简介:本文用《文心雕龙》的“六观”说来析评莎剧《铸情》(RomeoandJuliet)的各方面,包括主题、风格、文学地位等,指出本剧有其“炳耀仁孝”之处,有其“辞浅会俗”之风。《铸情》的语言华丽,多处用“英雄偶句”和十四行诗,其音乐性、其近于中国戏曲的“曲”元素,我们可用《声律》篇的理论来分析;它常用比喻,我们可透过《比兴》篇的理论来加强认识此剧的审美性;它常用夸张手法,《夸饰》篇的理论正用得着;它多有矛盾语,还有类似中国文学常见的对偶语句,我们可用《丽辞》篇的理论来加以剖析。本文引用《丽辞》篇的“正对”、“反对”等说法,对本剧的对偶语句,作重点式讨论:说明其运用增强本剧语言的华丽风格;并指出对偶语句与本剧的求偶情意和对立情态,或有关联..
简介:从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建国以来的儿童影片创作可以1981年6月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建立、1984年12月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成立和1985年童牛奖的设立为分界分为萌发期和发展繁荣期。后者的繁荣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近十几年的创作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前三十年的创作总量;第二,对儿童片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分出了幼儿(2—6岁)、狭义的儿童(7—11岁)、少年(12—16岁)三个不同的年龄段,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适应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特点的影片。第三,题材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不仅涉及了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教育、心理、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还有不少革命历史和古
简介:一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和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文艺学建设影响最大的两本著作。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1934年出版,1948年莫斯科教育一教学书籍出版局再版。在苏联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这套书一直在出版,是影响很大的正统教材。这部著作在中国也早有中译本,是新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开拓者。季摩菲耶夫的教材是前苏联最早的具有大学教材性质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被高等教育部批准用作大学语言文学系及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的教科书,具有权威性,由著名翻译家查良铮译成中文,1953年12月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作为当时苏联屈指可数的文学理论家之一,季摩菲耶夫在前苏联文论界享有崇高声誉与地位,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使得他的《文学原理》一书成为当时中国文论界的理论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