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黑色衬底上,渐显金色字幕: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江泽民同志书写的总片名:《大进军》,伴以雄浑有力的重炮群急速射击声。一组交叉剪辑的黑白纪录片片断以及彩色的工作人员查找、收集本画创作素材和本片主要职演员字幕表的镜头:(黑白画面)解放军炮兵的重炮群急速射击。解放军集群冲锋。(彩色画面)胶片在放映机上蜿蜒地运转着。放映员把又一盘胶片装在另一台放映机上。(黑白画面)美、英、苏三国首脑出席雅尔诺会议。蒋介石与毛泽东在重庆欢迎宴会上举杯相碰。马歇尔与蒋介石、宋美龄合影。马歇尔走下飞机与毛泽东、周恩来握手。彩色画面)片库,铁架上一排排摞至屋顶的拷贝。管理员引导着摄制组人员查找着。(黑白画面)全副美
简介:电影导演冯小宁,继《红河谷》、《黄河绝恋》之后,即将为我们奉献出他的“洋人眼中的中国”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也是他“战争与和平交响诗”的最后一个乐章——《紫太阳》。这部情节凄美动人、场面恢宏壮烈,融艺术的画卷与高亢的民族精神、崇高的人性及对和平的呼唤于一体的影片,或许会再次引起中国电影界的关注。《紫太阳》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春节前一个严寒的冬日午后,在北影厂的第七剪辑室,围绕着《紫太阳》的创作与拍摄,笔者采访了冯小宁。我反对战争与欺侮,赞美和平与博爱我们的话题是从他拍摄《紫太阳》的初衷切入的,当我请他谈谈为什么要拍“三部曲”时,似乎触动了他的某个“敏感部位”,小宁略显激动地说:“生与死
简介:环顾中国影坛,宁瀛是一位颇有艺术成就的电影导演。她的作品,虽然没有山呼海啸般的凌厉气势,或者水击三千里一样的壮美雄奇;却内含深远,韵味悠长。其风格之独特、语言之优美、技法之洒脱,给人印象颇为深刻。不过,宁瀛作品在形式方面的突出表现,也使得对其作品的阐释往往集中于形式、技巧的层面。我以为,在宁瀛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下,还潜隐着某种强烈而深刻的主题或者情感:处于漂泊之中的心灵感受。正是这种心灵的漂泊触动了我们,而绝非只是那些技巧。让我们从《找乐》、《民警故事》和《夏日暖洋洋》这三部作品出发,从几个方面去探讨宁瀛电影之中漂泊的心灵。1.小人物小人物是我们社会的基石,也就是一个社会最广大的人群。它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的古往今来、传统和变化。《找乐》中的老韩头,原在京剧院传达室工作,退休之初,对新生活很不习惯,在彷徨了一些时候之后,与一群京剧票友结成伙伴。经过一段短暂的“蜜月”一般的幸福时光,老人们之间终于不可避免地产生出矛盾,老韩头离开了自己的伙伴,又是一段无聊的日子。最终,重新陷入孤独的老韩头望着公园墙根下的昔日旧友,缓缓移动了脚步。影片用纪实的手法,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老韩头的孤独与苦闷,执拗与倔强,渴望友情与理解,却...
简介:2001年,对电影导演冯小宁来说可谓三喜临门。一喜是他的影片《紫日》荣获第21届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二喜是他因《紫日》再次获得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三喜是他心仪已久的《嘎达梅林》拍摄完成。这部继他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战争与和平三部曲”之后,歌颂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海林,呼唤保护家园、保护生存环境的影片,将再次引起电影界和广大观众的关注。围绕着《黄河绝恋》、《紫日》、《嘎达梅林》的创作初衷和艺术追求,以及圈内圈外对他的不同评价与纷繁议论,我曾多次采访过冯小宁,留下了。“迂腐”──不懂时尚一次去他家采访,坐在那套使用面积只有三十多平米的两居室里,我怎么也想不到冯小宁的家如此窄小,简陋与寒酸。没有木墙围、没有地毯、没有华丽的吊灯,当然也更没有意大利真皮沙发,鹤望兰和沙皮狗;在我俩交谈的那间“书房”兼“客厅”里,东西摆放杂乱无章,窗台蒙上一层灰尘。只有靠墙的一组矮柜上排列整齐的一座座金光灿灿的“金鸡”、“百花”、“华表”、“童牛”、“飞天”等不同造型的奖杯和一帧帧电影界的领导、同行们与小宁的合影,才证明这的确是他的家。很难想象,那享誉影视界的《战争子午线》、《北洋水师》、...
简介:在新时期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王宁是个不能被忽视的人物,他本来的专业是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但在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又颇有建树.他积极活跃在国际理论争鸣的前沿,起到了许多国内同行所无法起到的作用,也许正是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角色转换给了他灵气和机遇,这种角色转换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他与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密切关联之程度:他与这个时代的文化可以相互参照、相互脚注.时代成就了他,抑或他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文化理论潮流前沿,或许二者兼而有之.为了理清20世纪末中国文学、文化和理论思潮与西方的关系,我们走访了王宁先生,就一些我们都关心的话题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