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旨在通过讨论语言的问题提出并解决语言教学的问题。首先,将英语系统各模型按照发展脉络、观点的理论共同点分成三类:英语系统的三分模型、二分模型和整体一分模型。这体现出了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角色变化,即各变体的重要性逐渐均衡,国际通用语(EIL)的功能更加突显。在分析比较各模型的基础上,借鉴Yoneoka"英语伞"理论将EIL要素细分成语言要素、文化要素和交际要素,形成相对更全面的整体一分模型——伞型国际英语模型(REU)。其次,大学英语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基于计算机和课堂(CCB)的新教学模式,体现出全球化的发展引起了英语理论和英语教学方式的发展。在EIL情境下,中国学生未来的交际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重视。最后,结合CCB模式,将REU与之相结合,形成"改进的CCB模式"的框架设想。
简介:时间:2011年8月2328日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单位: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会主题:多样中的和谐:语言、文化、社会分议题:A.语言习得与加工:1.母语习得;2.二语习得;3.识字研究;4.心理语言学B.语言教学:5.母语教育;6.标准语教育;7.外语教学与教师发展;8.语言学习中的自主学习;9.多语言环境下的语言与教育C.不同职业中的语言:10.商务沟通及专业交流;11.翻译、口译和媒介作用;12.语言与法律;13.语言与职场D.社会中的语言:14.社会语言学;15.语言政策;16.多语言与多语言文化;17.跨文化传播;18.亚洲语境下的应用语言学E.应用语言学与方法论:19.语篇分析和语用学;20.修辞学与文体学;21.比较语言学与错误分析;22.词典学与词汇学;23.教育技术与语言学习;24.语篇与文本中的多模态;25.语言评估与测试参会形式:分组论文宣读;论文展示;专题研讨;工作坊工作语言:英文和中文,以英文为主论文提案:包括20字以内的论文英文标题、50字的英文概要和500字的英文摘要请登录大会官方网站(www.aila2011.org),...
简介:基于亚洲英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本文比较研究话语标记词so在英语通用语和英语本族语的特征。文章首先研究so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接着以Buysse的三大话语标记语元功能为框架,分析so在英语通用语语篇和本族语语篇中功能的异同。研究表明:1.亚洲英语通用语者使用so的频率较本族语者高;2.英语通用语者使用so的功能范围和本族语者相同;3.英语通用语者和本族语者在so的“充当提示词”“开启新话语序列”和“自我修正”功能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前者更多使用so的“标记结果”“标记结论”“占据话语权”“总结”“开启新话题”“回到未完成话题”和“修饰解释”等功能。本研究启示在教学中不应该把英语通用语视为是发展不完善的语言,再者,在学习话语标记语时除了关注狭义上的语义含义,还需要更关注其语用功能。
简介:本文旨在考察以使用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跨文化交际对于语言态度的影响,着眼于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如何描述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使用,从而探讨中国使用者如何看待多种英语。研究数据涉及769份问卷调查以及35个访谈,表明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英语作为通用语的经历会从四个方面对研究对象的语言态度产生影响。首先,缺乏跨文化交际体验,会促使人迷信英语本族语使用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流的必须条件;其次,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英语作为通用语的经历能够激励研究对象去质疑本族语特性与可理解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再次,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使用经历促使人去审视本族语英语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之间的绝对相关性;最后,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使用经历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策略意识,继而成功应对英语多样化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这四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态度都折射出研究对象对于什么是可理解的英语的考虑。本文考虑了语言的可理解性与(非)本族语特性之间的联系,以及跨文化交际在理解这种联系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探讨对教学的启示。
简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过去40年(1976年至2015年)应用语言学领域的1,366篇研究性文章进行密集文本分析,绘制出研究趋势。这些文章由四位分析师进行编码和分析,以确定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统计程序。本研究发现文章的平均长度有所增加。平均长度由1976.1985年期间的8.09页上升到2006—2015年期间的14.38页。对RA的详尽检阅还揭示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研究主题广泛,涵盖了34个研究领域。二语习得、技术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方法、语言测试和心理语言学是研究最集中的领域。定性方法(占33.97%)的是期刊发文的主导性研究方法。在统计技术方面,描述性统计学、皮尔逊相关、ANOVA和t检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性文章中最常用的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