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世界文学崛起并迅速成为国际文学理论界和比较文学界的又一个前沿理论话题。本文是对王宁教授的访谈录,主要涉及世界文学的概念、发展模式和体系、世界文学作品构成、比较文学的新问题和方法,以及作为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理论升华的世界诗学的建构等。作为学贯中西的国际知名学者,王宁教授结合自己学习、考察、研究经历,在西方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比较的和中国的视角提出了一种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这一理论话题值得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和讨论,并将改变和修正现有的世界文学和文论格局。

  • 标签: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 世界诗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王寅教授践行中西合璧之学术研究理念,为我们建构了一幅语言研究和教学的宏观蓝图,引领了语言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趋势,如后现代哲学与语言学等的结合。本次访谈主要从为学、为师、为文、为人四个角度对王寅教授进行访问。

  • 标签: 王寅教授 语言教学 语言研究
  • 简介:本文是对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生先生的访谈录。笔者就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的发展与成才等问题采访了朱教授,话题涉及朱教授的人生轨迹、国外求学经历、治学和做人方面的体会与经验,以及青年教师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等,以期对广大青年外语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 标签: 朱永生 功能语言学 治学 做人
  • 简介:在本篇访谈录中,申丹教授就其近年来对西方文论中诸多理论概念的辨析、修正和理论创新做了精彩的阐述,主要涉及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的历史化潜能,修辞性方法与认知(建构)方法对"不可靠叙述"不同看法之间的关系,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符号理论之关系,"隐性进程""双重叙事进程"等一系列前沿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阐释于学界无疑很有启发意义。

  • 标签: 申丹 叙事理论 隐含作者 不可靠叙述 隐性进程
  • 简介:本文讨论了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授会话含义理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教学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教授基本的语言学理论特别是会话含义理论的相关知识,改革传统听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互动架构。研究表明,学生在掌握相应的会话含义理论之后,经过有指导的学习实践,成功地掌握了教材中听力会话的基本结构以及会话含义的推导过程,进而实现对篇章的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授会话含义,可以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

  • 标签: 会话含义 理解 听力教学 课堂模式
  • 简介:本刊编辑部近日采访了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杨治中教授。杨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大学英语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对大学外语教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对一些政策的制订起了重要

  • 标签: 中教授 南京大学杨 教授访谈录
  • 简介:翻译的媒介是语言,语言由意义和形式组成。本文顺着意义与形式适一思路探讨可译度问题,认为:从翻译过程来看,翻译无非两件事:理解与表达;从表达看,翻译也无非两件事:意义与形式。如果我们顺着意义与形式这一思路去探讨可译度,问题便迎刃而解。给翻译造成障碍的是形式,而不是意义。意义基本可译或基本意义可译,形式不完全可译或完全不可译。形式的可译与否取决于两种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的同与异,有与无。

  • 标签: 可译度 意义 形式
  • 简介:本文是对上海大学教授方梦之先生的访谈录。方梦之先生长期致力于应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访谈中,他回顾了自己从事科技翻译实践与研究的经历,畅谈了多年来从事科技翻译及其研究的一些体会。方梦之先生认为,应用翻译的蓬勃发展是翻译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他回顾了策划首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的始末与思考并畅谈了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应用翻译量大面广,他认为应结合实践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指出了应用翻译中可供深入研究的潜在选题及其各种制约因素,并就应用翻译批评、教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他还就学者们关心的投稿事宜,尤其是应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的投稿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 标签: 科技翻译 应用翻译 翻译教学 文本类型 方梦之
  • 简介:回答了“倒莎派”对莎士比亚著作权的否定,再次重申莎士比亚确实写了归于他名下的38个剧本。

  • 标签: 莎士比亚 肯定 否定
  • 简介:5月10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赵彦春教授来到南师大外院,在700号楼报告厅为大家做了一场题为“语言表征与形意张力——以宋词英韵为例”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杰教授、副院长辛斌教授以及各位老师出席了讲座,由张杰院长致开场词。

  • 标签: 学术讲座 教授 科技文化 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学院 副院长
  • 简介:在本次访谈中,多萝西·J.黑尔教授回溯了自己的学术历程,着重谈及小说形式与社会及伦理价值、小说艺术与异质美学、叙述转向等,并介绍了当前美国叙述研究的新动向及其正在思考的问题。对从事相关研究的中国学者当有所启发。

  • 标签: 多萝西·J.黑尔 小说 伦理 叙述
  • 简介:2012年4月17日下午,著名日语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皮细庚教授,在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西报告厅举行了一场题为“日语语法学习和研究”的讲座。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皮细庚教授是我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并专注于日语语言和语法的系统研究,其主要学术成果有编写日语教材《新编日语语法教程》、《日语》精读,出版各类日语权威译著、专著、辞书,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等,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

  • 标签: 日语教材 讲座 教授 专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法学习
  • 简介:本文是对著名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教授的访谈,内容涉及他的学术背景、学术著作、学术争拗等;通过对谈,他向我们解释如何解读他最新的理论成果;另外他也表达了对学术研究方法的看法、对翻译研究最新进展的关照等。

  • 标签: 翻译研究 身心翻译 研究范式
  • 简介:本文是对乔国强教授的访谈录。乔教授长期致力于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访谈中,乔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走上美国犹太文学研究道路的经历,而后根据自己20多年的研究体会谈了美国犹太文学的一些特点,以及青年学者在从事美国犹太文学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谈到美国犹太作家辛格时,乔教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辛格研究的新视角,还将其与另外三位著名的美国犹太作家贝娄、马拉默德和罗斯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并把这一代作家与以多克托罗和奥斯特为代表的新一代美国犹太作家进行了纵向的对比解读,得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结论。针对目前争议颇多的犹太身份问题和比较热门的空间问题,乔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并揭示了美国犹太作家笔下城市的独特性。乔教授对美国犹太文学的创见对我们深化和拓展美国犹太文学研究大有裨益。

  • 标签: 美国犹太文学 辛格 犹太身份 空间 城市
  • 简介: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Munro),在刘意青教授看来,加拿大的首个诺贝尔文学奖给了门罗是众望所归,门罗之所以获奖显然因为她那现实主义的、充满加拿大本土风情和人文关怀的作品比政治含义为主、将后现代技巧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作品更能得到诺奖评委们青睐。刘教授觉得,以后现代手法示人的阿特伍德,凭借其几乎每年发表一部小说的速度和优秀作品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迟早也会获诺贝尔文学奖。刘教授担忧,在目前世界和中国这样一个追逐功利、只在意经济效益的大环境下,文学整体会逐渐失声,更不要说边缘文学了。如果不及时关注,恐怕加拿大研究和文学教学在中国会继续衰落,并接近无声无息。她呼吁,在目前世界的多元环境中,我们还是应该大力扶持边缘国家文学。

  • 标签: 刘意青教授 爱丽丝·门罗 加拿大文学 边缘文学
  • 简介:朱振武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的主译者。近年来,朱振武教授一直致力于英美文学与文化及文学翻译研究,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学者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学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在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受《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委托,笔者有幸对朱振武教授就新时代外语人的文化担当和家国情怀进行了采访。访谈中,朱振武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和体会,分享了他对于新时代下,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自由和民主、文学创作与政治和现实的关系这些关键词的观点和看法,提出通过重读经典,我们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相对客观的答案。

  • 标签: 美国文化 文化自信 道路自觉 家国情怀
  • 简介:本文是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刘润清先生的访谈录,内容涉及高校英语教师关心的教学、科研及教师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诸如: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开启学生智慧;如何看待文学与语言学的关系;如何协调英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等.刘老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他对外语教育的深度思考,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读后给人以鼓励和启迪.

  • 标签: 刘润清 英语教学与科研 人文关怀 教师发展
  • 简介:针对异化翻译与直译在本质上相同的观点,本文指出韦努蒂的异化翻译与直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的体系来看,其联系表现在:1)异化翻译观起源于新直译论;2)直译是实践异化翻译的重要话语策略。其区别体现在:1)就理论范畴而言,异化翻译属于翻译伦理的范畴,而直译属于翻译方法的范畴;2)就翻译标准而言,异化翻译可以偏离忠实,而直译是以忠实为基础;3)就翻译实践而言,异化翻译还包含了除直译以外的话语策略。另外,异化翻译与直译的区别还必须考虑文化语境的差异。

  • 标签: 异化翻译 直译 翻译伦理 话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