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该文从语体语法的角度讨论了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构成机制,首先讨论了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结构类型;然后指出了动词的名词化凸显了由子状态所构成的整体空间范域,而忽略了对子状态的具体叙述,具有了泛时空化的特征,因而具有书面语体功能;最后,讨论了该研究对于语体语法理论的意义。

  • 标签: 书面正式语体 谓词性成分的名词化 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类型 泛时空化特征
  • 简介:文章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共提取了66条“有+名”类词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部分词或词的义项在不同词典中存在词性标注分歧,有的还存在词标注与释义、用例域上不一致的现象,而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动词与形容词。通过分析,文章发现分歧的根源在于该类词中“有”的多义性和名词语素的复杂语义。基于此,文章尝试性地提出了一套针对“有+名”类词词性的判定方案,即结合动-形量化标准、语义辨析和大规模语料库的语料验证来确定存在分歧的“有+名”类词的词性。此外文章还对其中部分形容词提出了增加深层义的阐释以及改进相关配例的建议。

  • 标签: “有+名”类词 词性标注分歧 成因分析 判定方案 释义用语
  • 简介:<正>班白”一词,又作“斑白”、“颁白”、“辬白”,在古籍中屡见。前人、今人释“班白”、“斑白”、“颁白”者,多以为“班”通“斑”,而“斑”为杂色之意,故“班白”即须花白之意。这种解释,没有说出“班白”的真意所在。我以为,“班白”即半白,在古籍中,作为指人,即头发半白(白了一半)的老人。我之所以这样说,其理由于下。

  • 标签: 释义 瑞玉 四岳 群牧 古籍 信物
  • 简介:<正>“一尺水,十丈波”这条俗语,《俗语五千条》(邱崇丙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释作:“喻小事情引起大麻烦。”这样解释是没有根据的。请看以下几个用例:①元·无名氏《桃花女》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则你那口似悬河。”

  • 标签: 俗语 无名氏 陕西人 用例 出版社 献疑
  • 简介:<正>1.“难免”是“形容词性语素+动词性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是“不容易避免”,“避免不了”的意思。这一点,恐怕大家意见一致,不会有什么分歧。可是,“难免”是什么词?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就很不一致。比如,《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下称《例释》)说是副词,但有时是实词(没有说是哪一类实词);《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下称《小词典》)说是副词,但有时是动词;《现代汉语八百词》(下称《八百词》)和《词类辨难》说是形容词。

  • 标签: 名词性成分 形容词性 小词典 例释 虚词用法 接受批评
  • 简介:<正>“双双获得男女团体冠军”中的“双双”是什么词?吴伟中等同志认为是副词,而吴辄青同志则认为是形容词,(分别见《汉语学习》1989年第1期和第5期)因为他认为“双双”不仅可以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而且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作定语的例子,他举了两条:④她快步踏进园中小石子铺成的甬道,简直没有留心到那满园的菊花娇娜万朵,黄白争艳;也没有感到那从桂花树上飞来的阵阵清香;更没有看到那双双的蝴蝶在花丛中戏舞翩翩。(谌容《人到中年》)

  • 标签: 量词重叠 定语 词性 语法意义 词的同一性 女团
  • 简介:“螮蝀”又作“蝃蝀”,《汉语大词典》“蝃蝀”条下引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虹》:“带孳乳为螮,螮蝀,虹也……虹形横而长似带也。”杨树达在《述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虹》中云:“余初谓螮之从带无义也,既明虹字受声之说,乃悟螮之以其形似带也。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辨正 释义 杨树达 小学
  • 简介:“家”是多义词,其中一个义项作谦词用。“用”和长上亲属的称谓组成“家×”,成为谦称,用于对他人称说自己亲属中的长辈或年长的同辈,例如“家你”“家慈”“家岳(父)”“家嫂”等。

  • 标签: 谦词 义项 多义词 释义 谦称 人称
  • 简介:<正>“垄断”,又作“垅断”、“陇断”、“龙断”。非引用时,本文都写作“垄断”。有一篇辨析文言文“古今形同义异双音词”的文章解释“陇断”说:“古汉语里‘陇’通‘垄’,高地。陇断是两个单音词连用,指山冈高地的阻隔。”举《列子·汤问》“无陇断焉”为例。该文又说:“现代汉语写作‘垄断’,当一个词用,泛指把持和独占。”这种说法值得商讨。众所周知,垄断一词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但一般引用时忽略了同一段文字中这个词两见的事实。现录有关文字于下:

  • 标签: 词义 孟子 释义 古今形 列子 合成词
  • 简介:“蹲石”释义勘正杨宝生蒲松龄《促织》(高中语文第五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成名)循陵而定,见蹲石磷鳞,俨然类画。”课本是这样注释的:“蹲踞着的一块块石头像鱼鳞排列。”一些较有影响的注本也如此作解。“立石”、“卧石”有形可像,不难想见;而“蹲踞”...

  • 标签: 释义 《促织》 《拟行路难》 《中山狼》 教师进修学校 高中语文
  • 简介:本体名词就是代表现实世界本体范畴的名词.文章研究本体名词的性质及其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1.本体名词是句子的灵魂.任何一句语义完整的话,其中都有本体名词起主导作用.该本体名词或直接出现,或至少可以明确推知.2.动词的"价",实际上就是动词所能联系的本体名词的数目.工具格,当它由本体名词充任时,是句法结构中的核心格,否则就不是.处所格,由于不可能是本体名词,所以也就不可能成为句法结构中的核心格.3.谓词性成分既可以指称本体名词,也可以指称附属名词,但当它指称附属名词时,该附属名词所依附的本体名词必须出现,或至少可以明确推知.

  • 标签: 本体名词 句子 动词的“价” 谓词性成分
  • 简介:<正>“火补轮胎”、“带锯加工”、“气功治病”、“体操健身”、“坛腌酸菜”、“野菜充饥”、“青椒炒肉片”、“土豆烧牛肉”、“优质服务”、“袋装精盐”、“沼气照明”……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短语。当然,见诸“经传”者少,生活中却经常使用。在这些短语的结构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一般名词作状语。一般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语法书中没有提出来研究过。只提过时空名词作状语的问题。我们认为一般名词作状语有必要提出来加以探讨,理由如下:

  • 标签: 名词作状语 名词状语 炒肉 精盐 青椒 烧牛肉
  • 简介:辞书“冒滥”释义辨证陈建初《辞源》和《汉语大辞典》均收有“冒滥”一词,前者释义为“假冒而滥行”,后者释义为“不合格而滥予任用”(例见原书)。两书所释大同小异,都将“冒滥”当作一个类似词组的松散结构来解释,“冒”、“滥”释义有别,而且,按《汉语大辞典》...

  • 标签: 释义 辞书 同义词 《水浒传》 《左传》 《辞源》
  • 简介:泉州话“煞”字,读作[sua?~(32)],用得多且广,它可作副词用,可作代词用,也可作动词用,不管哪种词性,它都有较强的造句功能。

  • 标签: 泉州话 “煞” 词性 功能
  • 简介:“莫众而迷”释义辨正立文古谚“莫众而迷”,有的辞书解释为:“不要因为众人说法不一而迷惑不定。”这个解释似是而非。“莫众而迷”,见《韩非子·内储说上》;“鲁哀公问于孔子曰:‘鄙语日:莫众而迷。今寡人举事,与群臣虑之,而国愈乱,其故何也?’”“莫众而迷”...

  • 标签: 释义 韩非子 晏子春秋 解释为 辞书 内篇
  • 简介: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陈昌来"上、下、进、出、起来、下去、上来、出去"等二十多个趋向动词用在句中主要动词之后时,语法学界对它们的性质、意义及功能的认识很不一致,有时同一学者在不同著作或同一著作中看法也有出入。这些差异,既体现了人们对这类语言单位研究...

  • 标签: 趋向动词 性质研究 《新著国语文法》 帮助动词 同一性 趋向意义
  • 简介:充当主语、宾语的动词是有条件的,不同的条件和语言环境,会呈现动态或静态的动作状态.文章从谓语动词的性质、修饰语、主语宾语的状态类别和谓语的状态指向逐一进行探索.

  • 标签: 主语 宾语 动词 词性 语言环境 谓语
  • 简介:比喻作为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在俗语的构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俗语结构的定型性,使得俗语中的比喻具有了独特性。文章以体词性俗语为考察对象,以比喻的“三要素、四成分”为标准,对体词性俗语中比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并对其比喻义的生成进行阐释。

  • 标签: 体词性俗语 比喻构成 体现方式
  • 简介:<正>一般语法书上都谈到动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的现象,但不说明动词重叠式和形容词重叠式的词性。它们分别为什么词性?根据是什么?动词重叠式还是动词,最主要的根据是(1)能受“不”的修饰,例如:你怎么不问问?他们为什么不讨论讨论?动词重叠式受“不”修饰只限于反问句。(2)能带宾语,例如:我每天只是看看报,听听收音机。你们也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 标签: 形容词重叠形 形容词重叠式 词性 动词重叠式 性质形容词 单音节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