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在郭璞(字景纯)注释《尔雅》之前,注《尔雅》者约有十余家。见于著录的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见《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刘邵(见《补三国艺文志》、《初学记》)诸家。郭璞自少

  • 标签: 尔雅注 郭璞 经典释文 著录 经文 方言
  • 简介:<正>《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篇。文章集中阐述了孟子施"仁政"、弃"霸权"、倡"保民"、"去"残民"的学说的重要理论。它是孟子学说中具有代表性文章之一。文章中不仅贯穿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重要思想的主线,而且还设想了许多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措施。这些主张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更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在语言表达上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一)运用了眼前实事、情中至理构成富有夸张性鼓动性的比喻。论说,即是说理。它是"以理服人",以期达到使对方言听计从的目的。为此,或借助于生动具体的形象,或得力于严密的逻辑推理。在《桓晋文之事》章中,当论述施仁政时孟子机智地将上述两种手法熔于一炉。即采用眼前实事来比,从而又进行推理,请看:"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齐宣王"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又以"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来比喻"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小至日常生活中的一片羽毛,一根树枝,次之到一车柴薪,大至泰山、北海。对生活在北

  • 标签: 文语言 语言特色 齐桓文
  • 简介:乘释音》共有音注材料238条,其所反映的声母特点在与宋元通语保持一致的同时,又吐露了其独特的方音——元代苏州吴音。

  • 标签: 《齐乘释音》 声母 吴音
  • 简介:楚简《老子》所用文字属战国楚系文字,其间存有大量文字通假现象。本文在参照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及通行本的基础上,对楚简《老子》使用的、《汉语大字典》中未收录的通假字,进行了考辨和增补。

  • 标签: 楚简《老子》 通假字 《汉语大字典》 增补
  • 简介:裴务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427个反切上字分属51声类,自成系统,在对前代《切韵》系韵书的继承中有自己的创新。

  • 标签: 《裴韵》 《王三》 反切上字
  • 简介:《佩觽》是五代宋初忠恕所撰写的一部字书,是魏晋以来辨形字书的总结,对于规范汉字以及研究汉字的形体演变规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分析忠恕指出的34种当中的5种文字演化现象,从而展示忠恕的汉字演化思想概貌,分析和阐述忠恕关于汉字演化的思想理论,确定这些思想在后世流传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对今天文字学研究的启发和影响,从而在中国文字学史中给它一个恰当的定位,为今后写出科学的文字学史、辞典史提供翔实可靠的个案研究资料.

  • 标签: 郭忠恕 汉字 《佩觽》 形体演变 文字学
  • 简介:泽克这本书的国内译者学者季广茂用八个字评价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此处的“颠倒”和“混淆”,是以传统的中国逻辑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可以看见,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实质上与中国逻辑关注的领域和焦点是大相径庭的。

  • 标签: 齐泽克 似是而非 拉康 通俗文化 精神分析理论 中国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