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编辑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与互通度有显著相关性,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方言间的编辑距离越大,互通度越小;反之,编辑距离越小,互通度则越大。对五个吴方言点的互通度来说,辅音与互通度的关系并不显著,元音在吴方言内部的互通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吴语 互通度 语言距离 编辑距离
  • 简介:反讽叙述,是指一个叙述文本被解释出两个相互冲突的意义。叙述文本包含隐舍作者、叙述者、人物、读者等多个主体,他们在认知、道德一价值和审美这三个轴上的距离是反讽形成的重要机制。反讽叙述的主要类型有:第一,叙述者与隐含作者距离形成的反讽;第二,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形成的反讽;第三,叙述者与叙述者的距离形成的反讽;第四,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形成的反讽;第五,复调与反讽。

  • 标签: 叙述 主体 隐舍作者 距离 反讽
  • 简介:乙”一词习见于明清白话小说,现有辞书解释各不相同,有的释作指称排行第一的年轻男子,有的释作指称排行第二的,甚至有的释作指称排行最后的。请看以下五部辞书的解释:

  • 标签: 明清白话小说 指称 辞书
  • 简介:“白地”一词有“荒地”义,继而又引中指贫瘠之地。《三国志》中的“白地虏”指的是“穷山恶水的贼”,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对此语理解有误,《汉语大词典》据胡三省注为“白地”一词设“沙漠地带”义项并不合理。

  • 标签: 白地小虏 白地 荒地
  • 简介:“嘲”字少见,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柳宗元那篇最有名的寓言《三戒》认识这个字的。《三戒》共讲了三个故事,其二日“黔之驴”,文云:“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嘲,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其中的“嘲”字,一般都解作“(虎)吼叫”。就这篇文章而言,这样注没什么问题。而国内有些权威的语文词典也如此释义,我们以为就值得深究了。

  • 标签: 《三戒》 语文词典 柳宗元
  • 简介:<正>《汉语大词典》工程浩大。以我所看到的部分初稿来说,我觉得,大词典对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是分得很清楚的。当然,我也想表示我的一点看法和希望。我看了“角”部,“角”字单列出lu音,下面出“商山四皓”有个“角里先生”《史记》作“禄里”,除此外未列别的意义。其实“角”读

  • 标签: 假借义 汉语大词典 引申义 句成语 说文 本义
  • 简介:邵武方言声调的演变表现异常。中古舒声调类中都有少量字归在入声,这一现象被认为是与黎川话相一致的称变调,这个角度上的邵武方言被认为是赣语型。称变调不能解释因调类不同而归到入声的字数存在显著差异,也不能解释个别调类下的属字存在区域上的一致性。舒声字读入声不属于赣语性质,浊平字读入声反映的是闽语特征,其他舒声字读入声则来源于周边方言和普通话。

  • 标签: 邵武方言 小称变调 入声 赣语
  • 简介:<正>《广韵》一书中的重出韵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所谓"重纽",学者们对其进行了长时期的探讨,使"重纽"成为音韵学研究中的一个专题。另一类重出韵,它们的出现是由于《广韵》作者或刊印者归错韵或刻错字而造成的。这样的重出韵共16对:

  • 标签: 广韵 切韵 经典释文 玉篇 重纽 说文
  • 简介:摘要本文以甘肃省藏族英语教育为例,首先从少数民族语言生态环境、语言负迁移以及民族主义文化意识三方面详述了藏族学生心理语言距离产生的根源;然后分析了其对少数民族英语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最后基于心理语言距离的调试目的,呼吁构建少数民族英语教育语料库来应对多语种干扰,并倡导英语习得从语言权力观向语言资源观过渡来克服民族文化意识,实现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平衡。

  • 标签: 藏族英语教育 心理语言距离 语言生态环境 语言负迁移 民族主义文化意识
  • 简介:通泰方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词末变调现象,即部分多音节词的末字不论其单字调为何一律读作同上声一样的调值。文章首先以如皋(桃园)话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共时描写,然后考察它的地理分布状况,最后讨论其性质,认为词末变调是通泰方言早期称变调的残迹,并指出它形成的基础不是现在的儿尾,而是历史上的鼻音儿尾。

  • 标签: 通泰方言 词末变调 小称变调
  • 简介:<正>上海《解放日报》曾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要治一治"气管炎"》,初读标题,以为是谈医说药的文章,既而读论述内容,原是针砭某种时弊,劝戒有些人不要由于夫人干预"朝政"而影响工作的,才知道是"妻管严"的谐音。"妻管严"者,惧内也。读罢不禁哑然失笑,赞佩作者命题风趣幽默,寓庄于谐。不直说本字,而借同音字来代替,"转了一个弯子",让人先不解、后会意,有一种说"俏皮话"的效果。古人有借音以对仗的。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见访》)借"杨"作"羊",与"鸡"相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

  • 标签: 义谐音 生义 谐音小札
  • 简介:摘要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这句话点明了读书的重要。长时间不读书,就会缺乏文学气质,言谈举止都很缺乏修养。作为一名教师,尤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不能够不读书的。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观点精准地道出了读书的种种好处。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用来探讨读书能够使教师的专业素养(理念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得以提升,也是很合适的。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个性风采的形成与读书实在是有很大关系!

  • 标签: 读书 专业 素养 个性
  • 简介:汉语目的句采用的标记手段是连词,不仅有为数不少的获取性标记,而且还有专门的免除性标记。汉语目的旬绝大多数后置,与VO型语言目的旬多是后置这一人类语言的共性相吻合。现有理论难以解释汉语里“为”类目的句为何大多前置。文章认为它与后置的目的句完全不同,在句法功能上,“为”类目的句相当于句首状语,而后置的目的句相当于补语;在篇章功能上,后置的目的句不具备任何话题性质,一般只是承上,“为”类目的旬则具有很强的话题性,甚至可看作话题,具有很强的“启下力”,理应前置。

  • 标签: 目的小句 标记 位置
  • 简介:文章考察了将乐城关和樟坪畲话的低变调.认为这种调值为[21]的声调和黎川等地方言中高频的称变调具有一样的性质。同时指出这些方言存在的称变调形式具有语言地理类型学的意义,也为探讨赣方言中今读声母为塞音和塞擦音时却又不送气的阳调字的成因提供了线索。

  • 标签: 汉语方言 畲话 赣方言 低调 小称 阳调字
  • 简介:<正>1981版《澳大利亚百科全书》,是一部对澳大利亚及其人民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全面描述的著作,是了解澳大利亚联邦的参考工具书之一。这部百科全书最先是在1912年由安格斯和罗伯逊出版社(Angus

  • 标签: 澳大利亚联邦 百科全书 安格斯 参考工具书 罗伯逊 条目
  • 简介:北京话的"那谁"和安庆话的"他"都是"舌尖现象"。"那谁"又衍生出一些新的用法,由表示"不能说1(事实)"演变为"不能说2(虚拟)"、"不能说3(道义)"、"不必说"、"不愿说"、"不好说(修辞)"等等。"那谁"、"他"上述用法固化以后,成为语言的中一个指称单位,具有称呼、话语标记、指代等功能。"那+谁"、"+他"这种组合形式以及称谓功能的形成机制均源于心理联想过程中的"由新及旧"和"以旧读新"原则,其中的核心构成成分只能是表示远指性的代词。"那谁、他"和人称代词"你、他"一样,也有标记空间—人际距离的功能,其关系为:你〈他〈他。

  • 标签: 舌尖现象 “那谁” “小他” 情态 指称
  • 简介:广东廉江方言有语素“儿、子、仔”,它们都可作后附成分。只有“-仔”具备称功能,表年龄或个头/容量、职位低、数量少、程度低、持续时间短等。称形式“仔”可附着在名词、临时量词、谓词重叠、数量词及“副+形”词组之后。从语义和分布看,廉江方言称具有连续性,该连续性是其语法化不同程度的表现。廉江方言后附成分“-儿子/仔”的用法是粤、客、闽三大方言接触和影响的结果。

  • 标签: 粤语 廉江方言 小称标记 连续性 语法化 方言接触
  • 简介:在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中,视之所及,必然形成一个空间性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之中,我们靠把握对周围空间的认知来定位自身的存在。自从人类降生于世,其所可感知到的世界就早已并非原初的客观实在,而是一个意向性的世界,通过空间表意的诸种方式,直接意指其自身。

  • 标签: 巴别塔 空间性 客观实在 世界 意向性 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