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球有多少种语言,这是一个很难回答问题。国际语言学界通常根据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SIL)出版Ethnologue提供信息来确定语言数量,但该书在收录世界语言资料时缺乏一定严肃性。主要是由于语言身份鉴定在国际上缺乏一种学术界比较公认科学可以量化识别方法。文章围绕美国《科学》杂志于2009年讨论中国语言识别问题文章为引子,讨论了语言身份鉴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反驳了该文对中国语言识别工作一些污蔑不实之词,提出需建立一种互通度与语言结构差异度相结合语言身份鉴定方法,以引起讨论,求得一种国际语言学界都能够接受语言身份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文章还认为在互通度标准以及技术在实践中还没有能够取得学术界一致认可之前,指派最终语言代码是不成熟做法。

  • 标签: 世界语言种类 语言身份鉴定 语言识别 语言与方言界限
  • 简介:随着社交网络盛行和泛图像时代兴起,图像在身份建构中作用愈加凸显。社交网络中,网友们可利用多模态手段,特别是图像符号建构多重符号身份,但其建构符号身份存在核心范围,且符号身份迫使符号自我做有限纵向位移。本文以图像为例进一步探讨社交网络中身份建构机制,发现图像所营造网络景观世界奴役个体无意识,控制个人欲望,从而影响个人身份建构,迫使自我发生位移,将其放入一个臣服于景观位置。同时图像、符号身份和符号自我三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 标签: 社交网络 符号身份 符号自我 图像符号 景观社会
  • 简介:近年来,名人草根化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这一趋势主要表现为名人构成草根化与名人战略草根化。现有的研究多关注其背后传媒环境改变及文化变迁,从宏观层面揭示文本社会文化联系。本文则对其进行微观打量,从个体对自我及身份认同层面入手,以期生发出新认识。

  • 标签: 名人草根化 自我
  • 简介:二战后,维堡市民身份由他们对其居住空间挪用与否定来决定。本文采用俄国形式主义者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创造术语——双重"陌生化"来分析身份问题。陌生化构成一个表达和保留地方独特性框架。维堡曾是芬兰维伊普里,在1940年3月苏联军队占领,现在成了俄国圣彼得堡一个部分,本文认为它同化是一个相互作用过程。对相关案例研究表明,人们在试图同化一个新地区同时又否定和重释他们过去。这个地区(包括景观、建筑、地形、文化标志)在同化居民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建构自我身份基本语境。本文通过细读两个以下葬为核心主题自我叙述来说明这一假设。只有当主体以自反性克服他们对过去否认,恢复主体性,身份叙述才能够清晰连贯地反映维堡集体记忆复杂性。

  • 标签: 地方身份 自我叙述 集体记忆 历史记忆 陌生化 自反性
  • 简介:在鲍德里亚看来,女性范例是消费逻辑对“女性依附于男性、其审美价值来自于男性”这一机制所进行符号化规训过程。在女性消费广告中,女性范例通过符号机制将女性置于消费逻辑隶属之下来完成。通过将广告中女性言语、姿态、表情、形象等各种能指进行编码,先将女性个性、特性统统纳入女性范例逻辑之中,而后通过“无意识”一体化消费意识形态调节机制,将其纳人消费社会整体秩序之中。正如波伏娃所说,“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不如说是‘形成’。”女性消费体现了一种代入感身份

  • 标签: 女性消费 符号化 广告 消费逻辑 消费意识形态 鲍德里亚
  • 简介:幻想小说是全世界普遍叙述形式,但武侠小说却为中国所独有。充分展现幻想四大主要因素武侠小说,在中国20世纪才出现。本质是幻想文学武侠小说,基本上是与现实无涉,而它在20世纪中国地位节节攀升,直至知识分子对武侠小说“庙堂”式认定,或许也正说明中国叙述艺术越来越幻想化。

  • 标签: 武侠小说 侠客叙述 幻想性
  • 简介:区别于面向作者/文本同类研究,本文侧重挖掘与解释学术文本建构过程中读写身份转换及相关问题,依次论析:同一研究主体读写身份强势/弱势转换四种类型,包括读写身份均强势、作者身份强势、读者身份弱势、读写身份均弱势;四种类型共时/历时交互运动呈复杂态势;读写转换是“我”和“他”相互馈赠,尊重“他”同时,以“我”方式读,才可能以“我”方式写。

  • 标签: 学术文本 读写身份 学术叙述 广义修辞
  • 简介:身体与语言符号一样是人与世界对话中介,它把各种概念、观念和情感用可见、可阐释形式具体化。身体物化和符号化为一种言说和身份建构方式,实施某种社会行为。本文在综述不同学科身体研究基础上,探讨了身体、身份与权力关系,并以中国转型期边缘群体为例阐释了他们如何用身体参与身份与社会现实建构。身体像话语一样是一种可以消费产品,社会行为者通过消费身体来获取社会关注和身份认同,表达自身诉求和捍卫自身利益合法性。

  • 标签: 身体 身份建构 话语 意义
  • 简介:摘要本文比对新兴“XX”结构与传统字句在格式、语义和用法上差别,以及新兴“XX”词法化明显状况下将“XX”作为一个词来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新词“XX”几种组合形式、内含意义以及它折射社会意义。最后根据对新词“XX”研究,结合新词对外汉语教学情况,提出了对于新词“XX”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建议。

  • 标签: 新词&ldquo 被XX&rdquo 结构 语义 社会意义 教学
  • 简介: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真”、“假”没有程度上区分,不受程度副词修饰,是特殊形容词或是区别词。从语料调查结果和它们语法功能来看,“真”、“假”具有典型性质形容词各种特征,应是性质形容词。

  • 标签: “真” “假” 程度区分 认知
  • 简介:增长”之类X”结构是2009年度热词。这类结构“”字标注性扭曲了表层形式与语义关系,实际上“”字后隐含有施事及其行为,构成了二重语义结构关系。隐含施事及其行为在语境中可以找到或是推知,因此“X”真实语义不难识解。“X”结构具有一些语用特征,并反映出一些社会意义,可能会继续流行。

  • 标签: “被X” 语义结构 扭曲关系 社会意义
  • 简介:摘要对于学生而言,“重视感”对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关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重视,有利于促进其学习积极性。

  • 标签: 学生 &ldquo 被重视感&rdquo 学习 促进
  • 简介:《金瓶梅》中武大郎是一个胆小懦弱社会底层人物,其悲剧因身份压力下自我变形而产生。潘金莲是位四处转卖女人,也是自我认同于“物”异化了女性个体,同样是个悲剧性角色。武、潘二人冲突根本在于武大郎中途转换了元语言,从而引发了一场元语言“战争”。武大郎与潘金莲一样自私,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行事。但因潘金莲摆脱不了“武大郎妻子”这一伴随文本,而武大郎有由来已久夫权文化支撑,所以相对于武大郎,潘金莲处于道德劣势地位,背负着千载骂名。

  • 标签: 金瓶梅 武大郎 潘金莲 身份 元语言 伴随文本
  • 简介:本文分析了结构关系不同、分别表示结构被动义和标记被动义两种由字被动句,认定它们是相辅相成一对互补句式;两种句式之间既交叉又相通,既可以转换,又互有分工;选择不同句式,常同复句关联和篇章衔接有关.本文还辨析了由字句和字句差别,发现在结构上这两种被动句谓语动词、核心论元、附加成分、变化形式等存在着程度不等差异,在表达上这两种句式句式语义、表义重心、信息焦点、语用倾向、时体特征等都具有重要而细微不同.

  • 标签: 由字句 被字句 现代汉语 语法 标记被动句
  • 简介:有人认为汉语里不存在“NP1+把/将NP2+在L+VP”句式。本文用大量例句说明汉语里存在这种句式。这种句式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动词都没有“附着”语义特征。“在L”有多种语义指向,蕴涵多种语义角色;受动词限制,“在L”可以次范畴化为[原点][起点][终点]和[方向]对立。“在L”语义功能制约该句式与相关句式变换。“在L”位于“把/将”字短语和动词之间受诸多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包括“在L”语义指向、“在L”蕴涵语义角色、时序原则和成分照应原则。

  • 标签: “把/将”字句 在L 语义功能 变换 位序
  • 简介:本文以符号学中符号自我理论为工具,以薛忆沩三个中篇小说《广州暴乱》、《一段虚构掩盖家史》和《通往天堂最后那一段路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个人在历史中身份与自我。考察发现在历史中个人身份和自我存在着非常复杂关系,由于种种原因,身份脱离了历史语境,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各种身份累加而成自我就与身份之间产生了强大张力,并对历史构成了一种反讽。

  • 标签: 历史 身份 自我
  • 简介:<正>"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否定之否定匀齐排句,增强了肯定力量,构成了感人气势。它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乐于生活在太平安定环境之中美好愿望,它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乐于生活在长治久安环境之中美好愿望。"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就是《治平篇》开端句修辞特色。本文作者洪亮吉(1746—1809),清朝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是当时著名学者。1773年即乾隆58年,他写了《意言》、《治平篇》等重要政论文章,比较系统地说明了他的人口学思想。"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他以

  • 标签:
  • 简介:<正>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故乡榕树》,非常精美。放学后,师生同有回味无穷之感,其原因主要在于它精湛艺术魅力。一、缜密构思文章不太长,总共不到三千字,却是细针密线缝织而成,故枝蔓有序,浑然一体,我们可从三方面去琢磨作者在构思上匠心。1.首尾呼应起笔处是带儿子去住所附近“儿童世界”散步,卷制哨笛吹鸣而引发出遐思;收笔处是儿子再次要求做笛而停止了神思漫游。开头两段好比是一座横跨长江大桥引桥,表

  • 标签: 《故乡的榕树》 艺术魅力 哨笛 形容词 密线 卷制
  • 简介:包含“哪来句子从功能上看可分为三类,各有不同表现形式。甲类“NP(是)哪来”询问处所,“来”是实义动词;乙类“NP1(是)哪来NP2”询问处所或方式,“哪”有时可由“怎么”替换,谓语隐含了及物动词V,“V来”有“获得”义,“来”近于虚词;丙类“NP1(*是)哪来(什么)NP2”是反问句,功能是否定“获得”,“哪来”可由“哪有”替换。

  • 标签: 哪来的“获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