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61年11月22日生于黑龙江省扎来特旗17岁开始练铁饼28岁获亚洲冠军十几年苦练,全身没什么伤病1990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周年的喜庆日子,恰逢第11届亚运会开赛第三天。这一天,首都北京万里晴空,金风送爽,参赛的我国健儿都想在这一天摘金挂银,为祖国母亲献上一份厚礼,下午3点30分,男子铁饼比赛开始了,只见一个虎背熊腰、身高1.90米的东北大汉走进场地,他平静地深吸一口气,开始预摆、旋转,铁饼像离弦的箭一样砸在远处的绿色草坪上,电子计分牌显示:61.18米。他就是黑龙江籍选手——张景龙,他获得亚运会冠军,终于圆了他的梦。一、与体育结缘扎来特旗是内蒙古与黑龙江的交界地,20世纪70年代归黑龙江管辖,这里多是蒙族人。淖尔河畔的音德尔一中是自治区的重点中学,这所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学校的体育老师杨万义虽不是名校出身,但对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不乏深厚的功底。他教学严谨,注重基础,对学生严中有爱。这一时期学校开展较好的项目是篮球,杨老师在这方面是强项,所以音德尔一中的篮球队连续几年都是全旗的冠军。张景龙是从初二开始接触体育活动的。杨老师很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每天放学后除了篮球基本技术必练...
简介:在高尔夫运动中,一杆进洞是所有球手梦寐以求却求之难得的事情,很多高球手甚至一生也没能实现一次一杆进洞。
简介:中国男排已基本上丧失了奥运会亚洲出线的资格,很多人都关心汪嘉伟的去留。“下课”这个词已经在某些媒体上出现。我跟汪嘉伟在日本时,谈过辞职的事情,不过谈的是美国教练比尔。他在领导美国男排获得1984年奥运会冠军以后,辞去了主教练的职务。在日本我问比尔当年为什么辞职。他说,当主教练获得奥运会冠军仅仅是他一生中的梦想之一,不是全部。汪嘉伟听了以后很赞同,说:“比尔是对的。”当时中国男排还没有开始连续地输球。第二次谈到辞职的话题是在饭桌上。我说有的报纸已经在讨论你的退路问题,他瞪起眼睛不解地说:“怎么会这样?”在日本,汪嘉伟多次谈到他的规划,这些规划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他没有流露出半点要走的意思。除了赶他走,轰他走,汪嘉伟是绝对不会离开中国的排球事业的。首先,他是不会甘心当败将的。从汪嘉伟的性格来说,他是不会在打了败仗的时候,临阵脱逃的。倘若这次赢了日本和韩国,汪嘉伟还有可能追寻别的梦想。第二,他这个主教练是他自己争来的,不是组织任命的。他觉得自己有能力才回来,没有人请他回来。成绩不好,输得最厉害的是他汪嘉伟,不是别人。他只能在哪跌倒,再在哪里爬起来,别无选择。第三...
简介:他曾经扫清了道路上无数艰难险阻,他的名字与中国体育和世界排球历史上无数的“第一”相联系———这就是中国的马启伟先生———任何一个懂得排球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他。在新千年前夕,马启伟先生迎来了他的80寿诞。作为一名教育家和体育活动家,他的人生经历就象一本充满传奇色彩而令人久久回味的小说。也许人们并不了解他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1984年,马启伟先生出任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主席。十五年来,他实际上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则,包括每球得分制———排球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变革。马启伟出生于商业世家,他的父亲马约翰则是一位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令人尊敬的教育家。他的思想,特别是“体育是重要和有效的教育手段”的理论影响了马启伟整个人生。在年轻的时候,马启伟喜爱多种体育运动:游泳、滑冰、田径、足球和九人制排球等,特别是网球,他曾在1943—1945年间连续荣获三届全国网球赛冠军。他本可以成为一名一流的体育明星,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做一名教师,并开始钻研心理学、哲学和生理学。为了进一步深造,他来到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春田大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六人制排球,并深深喜欢上这项运动。他回到中国之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