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比较和分析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Potentiation,PAP)对跳跃类项目运动员纵跳能力的影响以及探讨PAP对于跳跃类项目运动员的最佳恢复时间,为将PAP运用到实际训练和比赛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试12名跳跃类项目运动员在5次90%1RM负重深蹲刺激后,经过不同恢复时间进行下蹲跳(CounterMovementJump,CMJ),对下蹲跳高度以及下蹲跳过程中动力学数据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下蹲跳高度在PAP诱导后的即刻(15s)相对于基准值下降幅度最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4min、12min、16min基本与基准值保持一致,在经过PAP诱导后的第8min的下蹲跳高度相对于基准值增长最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峰值输出功率(PeakPowerOutput,PPO)在PAP诱导后的即刻(15s)下降幅度最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PAP诱导后4min、16min时基本不变,8min、12min时相对于基准值增长较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基准值相比,峰值力量发展速率(peakRateofForceDevelopment,pRFD)在PAP诱导后的即刻(15s)下降幅度最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4min、16min时略微有所下降,12min时的峰值力量发展速率基本不变,在8min时峰值力量发展速率增长最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激活增强效应(PAP)对于跳跃类运动员的纵跳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且最佳恢复时间为8min。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3届世锦赛和里约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成套动作进行分析,认为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同步提高才能获得最优的比赛成绩。G组、H组技巧动作与E组舞蹈动作将有更多运动员采用;旋空翻类动作会继续加难与创新;舞蹈动作在成套动作中的比重增加;技巧、舞蹈动作的直接或间接连接形式更加丰富。备战东京奥运会我国应注重运动员选材时的身体形态。高度重视体能训练,加强旋空翻等高难技术动作的创新,提高成套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增加成套编排的动作类型并形成裁判认可的技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