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残炭和活性炭的穿透吸附试验数据,提出了残炭吸附等温线的数学模型.通过所取微元内气相汞和固相汞的总量平衡关系建立相关微分方程组,并运用Matlab软件结合Runge-Kutta过程推导出适用模型.穿透试验结果表明:在与电厂烟气汞浓度相近的低汞浓度条件下(〈0.3mg/m^3),残炭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ich理论的Ⅱ型等温线,而活性炭的数据则明显具有Langmuir关系,即属于Ⅲ型等温线.运用Matlab软件将实验数据对修正模型进行拟合计算,经过统计分析,出口汞浓度数据方差不超过0.81,表明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测试数据和模拟结果令人满意.该模型对汞吸附脱除效率预测和炭质吸附剂的汞吸附富集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吸附 残炭 飞灰 活性炭
  • 简介:以活性炭纤维吸附碘为基础试验,研究了温度、浓度等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活性炭纤维附碘的饱和附量和吸附速度,20次疲劳试验,吸附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变。热稳定性良好。

  • 标签: 活性炭纤维 吸附性能 试验研究 化学防护器材
  • 简介:以水玻璃和盐酸为原料,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出高比表面、对高放射性废液中的锆具有高吸附容量的硅胶.表面活性剂对初级溶胶粒子产生修饰作用,限制溶胶粒子的生长,但却促使溶胶粒子的连接.因此,表面活性剂起到了无机结构导向剂的作用,并且促使溶胶粒子连接成网络结构.该硅胶的比表面积可达998m2/g,对锆的静态吸附量可达32.6mg/g,吸附分配系数为56.1mL/g.

  • 标签: 硅胶 高比表面 高吸附量
  • 简介:以福建省清流县的天然软锰矿经草酸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改性锰矿对水中Zn^2+离子的吸附能力。实验表明,改性条件为:草酸用量2.0mmol·g^-1(锰矿粉)、高锰酸钾用量1.5mmol·g^-1(锰矿粉)、硫酸浓度1mol.L^-1,室温反应45min后,改性的软锰矿在25℃,溶液pH=5.0,吸附时间40min,对Zn^2+的饱和吸附量达63mg·g^-1(锰矿粉)。而天然软锰矿在相同条件下对Zn^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只有12mg·g^-1(锰矿粉)。表明经本实验条件得到的改性锰矿对Zn^2+离子的吸附能力比天然锰矿有显著提高。

  • 标签: 草酸法 锰矿 Zn2+ 吸附
  • 简介:利用锯末半焦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H为11,投加量为1.5g/L,温度40℃,吸附时间为60min,亚甲基蓝废水的初始浓度为15mg/L为吸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锯末半焦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脱色率可高达96.06%.

  • 标签: 锯末 热解 半焦 亚甲基蓝 吸附性
  • 简介:本文报道了高分子螯合剂大孔膦酸树脂吸附镉的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在HAC—NaAc体系中PH为5.6时吸附率最大,静态饱和吸附容量As=169.2mg/g·R,用1—3moL-1HCl可以定量洗脱,等温吸附遵循Freundlich曲线,表现吸附速率常数K298=3.6×10-4S-1,用化学法和红外光谱等方法探讨了吸附机理。

  • 标签: 磷酸树脂 机理
  • 简介:以桐壳为原料,采用以氯化锌为活化剂的化学活化法制备桐壳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物料比(氯化锌/桐壳质量比)等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SA3100型表面积和细孔分析仪、亚甲基蓝和苯酚吸附值等对活性炭进行表征,确定了制备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锌/桐壳比为3/1.在400℃下活化Ih时所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和苯酚吸附吸附值分别为373和450mg/g;对染料废水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 标签: 桐壳 活性炭 制备 吸附性能
  • 简介:采用免疫器官重量、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以及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等三项免疫学指标研究了中药白术乙醇提取液对氢化可的松(HY)和环磷酰胺(CY)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术乙醇提取液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具有良好的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 标签: 白术 免疫 单核吞噬细胞 迟发型超敏反应
  • 简介:OTG免疫活素是于圣德和范钦信两位教授以鲍鱼壳和蒙古黄芪为主要原料,用现代工艺加工精制而成。目前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9311079.3。主要含离子态Ca2+、黄芪多糖和多种氨基酸等有效成份。临床应用取得一定疗效,对多种疾病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我们从免疫学角度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研究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

  • 标签: 免疫功能 OTG 黄芪多糖 辅助治疗作用 细胞活化 蒙古黄芪
  • 简介:本文研究了大孔膦酸树脂吸附钴的行为,结果表明,在PH=3的HAc-NaAc体系中,树脂对话(Ⅱ)有较好的吸附,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56.10mg/g干树脂,用2moll~1HCI作洗脱剂时一次洗脱率高达95.1%。树脂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经过4次再生实验,吸附率基本不变,回收率在92—100%之间。

  • 标签: 膦酸树脂 静态吸附
  • 简介:利用梯度筛选法,在Pb2+浓度为1100mg/L时从被原铅锌矿区尾矿库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株耐铅细菌。对此株细菌的初步鉴定和培养条件研究显示:该细菌为革兰氏阴性好氧菌,最适摇床速率为150r/min;对环境温度较敏感,最适培养温度为28-32℃;耐碱性环境,对酸性环境很敏感,最适pH为7.0-7.7。对该株细菌干、湿两种状态下的铅吸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干菌的吸附量始终大于湿菌。干菌和湿菌的吸附量都会随着Pb^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特定初始浓度下吸附量随菌量的增加而减小,干菌大于0.4g,湿菌大于0.8g时,吸附量趋于平缓。

  • 标签: 铅污染 细菌筛选 培养条件 吸附特性 吸附量
  • 简介:以硝酸镍为金属离子源、对苯二甲酸为配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Ni-MOF,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对样品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样品的c0,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150℃反应4h后得到Ni-MOF球形晶体,延长反应时间对Ni-MOF的结构及性能没有明显影响。样品的BET面积为1200~1221m2/g,平均孔径为1.95nm,在常压27℃时,对CO2的吸附量为17.9%,经10次吸附/脱附循环实验后,吸附量稳定在16.5%~17.9%,是一个良好的吸附材料。

  • 标签: 溶剂热法 Ni—MOF 反应时间 CO2吸附性能
  • 简介:采用共沉淀法以不同的Mg^2+、Al^3+与Cu^2+摩尔比制备一系列的镁铝铜三元类水滑石(Cu/Mg/Al—HTLc)。并研究了镁铝铜类水滑石的焙烧产(HTLc-500)对阴离子染料茜素黄GG的吸附特征。分别考察了不同镁铝铜摩尔比的HTLc-500、吸附剂投放量、反应温度、染料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HTLc-500吸附阴离子染料茜素黄GG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合有20mg/L的茜素黄GG模拟废水溶液,镁铝铜摩尔比为8:10:22的类水滑石,投放量为25mg。在25℃下反应360min。去除率可达到99.14%。

  • 标签: 类水滑石 茜素黄GG 吸附 三元类水滑石
  • 简介: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了不同生物炭用量、溶液pH、吸附时间及Cu(2+)初始浓度条件下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Cu(2+)浓度为200mg·L(-1)时,生物炭适宜用量为5g·L(-1),Cu(2+)的去除率可达97.2%.溶液pH值在2~7范围内,Cu(2+)的最佳吸附pH值为5.生物炭对Cu(2+)的吸附速度较快,在2h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最大吸附量为49.0mg·g-1.水葫芦生物炭对Cu(2+)的吸附以作用力更强的专性吸附为主,特别是在吸附未达到饱和时,专性吸附比率高达98%以上.水葫芦生物炭对Cu(2+)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金属离子吸附剂.

  • 标签: 水葫芦 生物炭 铜离子 吸附
  • 简介:以桃壳活性炭为载体,四乙烯五胺(TEPA)为改性剂,进行直接改性、HNO3氧化后改性,考察改性后活性炭的孔隙特征及其对CO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孔径增大。直接改性后,活性炭对CO2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增加,HNO3+TEPA复合改性后,对CO2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303K时,对CO2的吸附量从改性前的0.39mmol/g提高到0.73mmol/g。TEPA的投药量影响复合改性效果,最佳投药量为20%。

  • 标签: 桃壳活性炭 四乙烯五胺 CO2吸附
  • 简介:以笋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ZnCl2活化笋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并从动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活性炭主要影响因素为活化温度,其次是ZnCl2浓度,活化时间影响最小。制备活性炭的最佳条件是:ZnCl2浓度为3mol/L,活化温度控制在400℃,活化时间2h。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主要为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型和Freundlich型均拟合较好,吸附过程是优惠吸附

  • 标签: ZNCL2 笋壳 活性炭 正交实验 吸附动力学
  • 简介:在室温下,用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扩散三乙胺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5)的纳/微米颗粒.通过控制反应体系中水的含量,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微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MNMOF-6的形貌为纳米颗粒的聚集体,每个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0-100纳米,样品MNMOF-7,MNMOF-8和MNMOF-9的形貌分别为棒状、针状和带状,我们对不同形貌的MOF-5纳微米颗粒的氮气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扩散方法 金属有机框架结构 比表面积 孔性结构
  • 简介: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利用福建省漳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干污泥吸附剂。探讨了干污泥吸附剂制备过程中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剂与原料液固比四个因素对产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氢氧化钾浓度为3mol/L,氢氧化钾与干污泥液固比为2:1,活化时间为90min,活化温度为550℃。并且比较最佳条件下制备出的干污泥吸附剂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发现最佳条件下干污泥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平衡吸附值能够达到8.53mg/g,略低于活性炭。

  • 标签: 干污泥 活化 氢氧化钾 亚甲基蓝
  • 简介:以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在氯仿溶剂中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考察该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间歇式吸附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较快,最大表观结合量近270μg/g。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在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分子印迹聚合物 间歇式吸附
  • 简介:目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通过非酶促反应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在医学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方法,葡萄糖常规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很多,本文通过一种简单、快速,分离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等电聚焦分离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论,通过等电聚焦的方法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分离,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范围内,蛋白浓度与光密度(OD)值呈线性关系,从而计算出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本方法应用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等电聚焦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