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清代是《文选》学最为繁荣的时期,政治上源于清政府的导向,学术上是因为考据学的兴起、李善注的阙失,文化上根源于骈体文的兴盛。清代《文选》学呈现出与往代《文选》学不同的特点:以小学释"选学";运用多种方法,系统综合研究《文选》;运用新思维,与现实相结合来评价研究《文选》。虽然清代《文选》学成为"显学",但是它仍然存在版本受限、严重因袭等不足。
简介:清代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为其向多种社会文化传播途径转化,并最终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提供了途径与平台。但对于清代"红楼"戏剧总数、第一部红楼戏剧和曲艺作品,以及舞台演出最红火的红楼戏剧等问题,学术界却至今未有定论。
简介: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到清代进入鼎盛阶段,《聊斋志异》的巨大成功引发了仿作的创作热潮,曾衍东的《小豆棚》就是其中成就较高、令人瞩目之作。时代、环境对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风格的重要影响,创作意图与作品评价息息相关,都在小说中充分体现出来。
简介:通事是清代处理台湾汉番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它的权力及其管辖范围随着番民的汉化、汉番交往的增多,以及清政府对通事地位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渐扩大.尽管通事制度存在许多弊端,但通事对于清政府理番、汉番关系以及番族自身的进化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简介:山西书院在清代达到顶峰,推动了清代山西的文化教育发展。从清代山西书院的发展、制度、人物与个案、其他研究四个方面回顾历年清代山西书院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发现,尽管清代山西书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仍存在研究过于零散,主题不够深入,范围过于狭窄等问题,今后清代山西书院的研究应注重系统动态研究、个案特色研究、跨学科研究等。
简介:<正>孟子身处"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的时代,以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承三圣为志事,其人气象高明,其书浩然奇绝,是以学显于当世。自李唐韩愈发显孟学,赵宋《孟子》入经,孟学自此盛名四达,天下共传。究其情,非独科举推波助澜之为能,实乃孟子继善成性,情悯千古价值之必然。自汉以降,注疏推阐《孟子》一书者纷然杂处,而在此基础上对后人研究之研究的著作也不乏其书。民国以来,孟学研究籍借西风,出现多种研究路数,其一文献
简介: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不仅从宏观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概括了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而且深刻地揭示出传统学术蕴涵着的理性批判精神与传统治学方法中的科学精神。梁启超之所以能对清代学术作出高度的概括和深刻的总结,与他深厚的传统学术素养、勇于接受西方新思想与新学理,以及不惜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的反思精神密不可分。
简介:李绂是清代中叶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其对于当时学术思想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是时正值清代理学发展的过渡时期,作为主心学的代表人物,李绂为发扬陆王学说做出了较大贡献。文章以“躬行心得、忌谈心性”为核心线索,探讨李绂获此美赞的历史缘由及其深层次原因。
简介:清代文论视野中的情景论,主要在三个维面上展开:一是对情景交融的探讨;二是对情景主宾关系的考察;三是对情景创造的其他有关问题的论说.上述三个维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古典情景之论,将其推到了完善的境地.
简介:自明末清初以来,最早在马六甲生活的汉传佛教僧众,都是冒着海禁之险,投身在化外之民斩荆辟棘的异域,照料开荒民众的生死大事。他们一代接一代,经历两百余年艰苦变迁,确保了汉传佛教在南洋华人垦荒的地区继续流传。今日回顾清代在马来亚弘法的汉传佛教僧侣,他们多数人默默无名,这些法师为了随顺文盲众多的垦荒社会,从赶经忏到提出开办佛教公司兴办实业,甚至有耍杂技和开动物园的,无所不为,俱是为了能深入民间广说妙法、建立汉传佛教在地方上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其贡献实不能以成败评价。后人可以为他们结论:"菩萨心肠是不能以著作等身评价的。"
简介:清代闽籍赴台诗人创作的诗歌有多方面内容,如对台湾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对当时时局和渡海情形的描述、对当时重大事件的记载和评议、对台湾民俗民风的描绘、对台湾风物名胜的状写、对台湾秀丽景观的激赏、对台湾物产的咏叹.
简介:清代福建理学复兴,具体表现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学术传统形成和大批杰出人才的出现,而鳌峰书院的创办是其契机。鳌峰书院之成功,是地方政要与福建学人持续努力的结果。书院学术曾经历重宋学、重汉学、倡实学的变化,但始终贯彻注重人格养成、学行并重的主线,给福建知识界和社会风气带来重大影响,先后培养出许多杰出的经世人才,弘扬了朱子理学“躬行践履”的实践理性精神,并表现出有利于与近代文化相衔接的开放性品格。到了近代,福建知识界和教育体系比较顺利地实现从传统到近代形态的转变,知识精英活跃于全国舞台,这种现象与鳌峰书院所承载的实践理性品格不无关系。
简介:章法,是寺志撰写所遵循的隐性规则。特别是藏传佛教寺志中很少讨论寺志撰写的要求,这种隐性规定的深度更深。文章结合汉传佛教寺志撰写所遵循的一般要求,总结出清代藏传佛教寺志的章法结构。
简介:本文所评述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名学者与诗人严长明。严氏是江宁人,乾隆壬午召试举人,官至内阁侍读兼《一统志》纂修官。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尤以诗著名,在学术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他提出了传世学者的三个基本条件,并以此自许,对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影响。本文试图从他的政治才干、学术成就、诗歌创作等方面,对他的一生活动进行评介。
简介:科技合作是中俄两国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中俄两国科技交流可追溯至我国的元代。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了从元代到清代中俄科技交流起源、发展的基本脉络及特点,并归纳出国与国之间科技、文化交流的几条基本规律。
简介:明清更替对传统的中缅宗藩关系产生深远影响,缅甸东吁王朝拒绝向清王朝臣服。直到乾隆时期,因内忧外患的加剧,才重新向清王朝入贡,其媒介就是边境地区矿丁吴尚贤的劝说。然而,1752年东吁王朝的猝死令新建立的中缅宗藩关系流产。中缅关系的发展演变,揭示了清代中前期双方国力对比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双方的对外政策和宗藩关系。
简介:余怀是明末清初长期寓居南京的著名诗人、学者.清军下江南以前,他风流潇洒,才名震南都.并参与复社的活动,积极参加反对马士英、阮大铖的斗争;清军占领南京以后,他飘泊往来于南京、扬州、苏州、嘉兴一带,拒绝与清政府合作.他的诗文甚有声于时,受到吴伟业、龚鼎孽、王士祯等著名诗人、学者的高度赞赏.本文拟从散见的史料中,勾勒出他一生的大致活动,从一个侧面探讨明清之际江南社会的情况.
简介:朝鲜北学派实学代表人物朴齐家曾先后4次出访燕京,他冲破了夷夏之辨和小中华的传统狭隘观念,系统地总结了北学论思想,提出了从器物利用到思想文化对外开放的主张,以实现正德利用厚生之道,同时提出了发展工商、富民强国的具体措施。朴齐家的实学思想丰富了朝鲜实学的内涵,与嗣后的实事求是实学榫接,其历史地位极为重要。
简介:王筠作为嘉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才女,诗词研究历来为学者所忽视。因其淹通经史的学识、豪爽大方的性格、敏感细腻的情思、生离死别的经历、才女兼怨女的写作使得其诗词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魅力,主要表现为造语新警、情感凄恻、造境清幽、诗风豪放。
《雍正王朝》的诞生
清代《文选》学概述
清代“红楼戏曲”四考
评清代小说《小豆棚》
清代台湾通事考论
清代山西书院研究综述
《清代〈孟子〉学史大纲》读解
梁启超总结清代学术的贡献
略论清代王学巨擘李绂
清代文论视野中的情景论
论清代马来亚之汉传佛教
清代闽籍赴台诗人诗歌浅探
鳌峰书院与清代福建理学的复兴
清代藏传佛教寺志章法研究
清代金陵学人传略——严长明传
论元代至清代的中俄科技交流
清代中前期的中缅宗藩关系述论
清代金陵学人传略(六)——余怀传
试论清代实学与朴齐家的实学思想
清代才女王筠诗词艺术风格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