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分层、社会分工及相应的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在客观上对社会分层、职业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新韦伯主义认为:教育是限制经济领域中具有优厚报酬职位的竞争者数量的筛选工具,帮助那些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占据这些职位。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个体“身份团体”地位的获得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越来越感受到个体的职业获得与将来可能得到的权力、财富以及社会地位息息相关。我们在看到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产生着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发现了社会分层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换言之,不同社会层级的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否平等?本文试图通过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关系的探讨,分析社会分层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影响。
简介: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但没有实现均衡发展,而且中小学校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化。那些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普通中小学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同类学校。而来自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在获得这些学校入学资格的竞争中明显占据有利地位。而由于高校招生的唯一依据是高考分数,这样享受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学生又极有可能再次占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可见,高考不仅未能成为维护或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反而以高考录取分数平等的表象掩盖了因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均所造成的教育失衡。尽管如此,在现有条件下,我国高校还不能效仿西方高校实行水平测试加综合评价的招生方式,高考仍然有存在的空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在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降低高考分数在录取中的比重;在提高自主招生考试有效度的同时,为农民和弱势群体子女参加自主招生提供资助,使高校自主招生的实施更加有效和公平。远期目标是,应在建立健全中小学校的增值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学生进步幅度作为高校招生重要指标,使高校招生制度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