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梁漱溟本着文化立国的立场,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应以乡土社会的重组为基点,依靠伦理本位之乡村教育的重建,借助乡农学校的组织形式,走一条“老根发新芽”的文化复兴和社会结构重建的道路,以此来推动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族振兴。其乡村建设理论对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简介:田正平、陈胜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教育冲突是清末乡村教育领域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学界一般认为,教育经费增收造成的经济负担加重是乡村教育冲突产生的最重要原因。然而,从清末乡村教育负担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式教育给乡村社会造成的经济压力非常有限。
简介:杨效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乡村教育家。他认为乡村教育是十分紧要的,需要克服书呆子教育、游民教育、官僚教育、黑头老人教育、买办教育、田奴教育等六大弊病,乡村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乡党的佳子、弟、国家的好公民,乡村教育的手段是教学做合一。对于怎样创办乡村学校,他作了系统阐述。其乡村教育思想是民国时期乡村教育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乡村教育运动乃至乡村建设运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简介:乡村教师工作条件艰苦、任务重,压力大,地位、待遇不高,他们长期扎根坚守于乡村教育,特别需要具有韧性。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以湖南八位乡村小学教师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资料的三级编码分析,发现乡村小学教师韧性具有十种核心特征,即对教育拥有强烈情感、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感、将困难赋予积极意义、忍耐、知足、获得工作成就感、专业发展的活力、积极解决问题、积极情绪调节、善于人际沟通与交往。这些特征成为培育乡村小学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重要因素。
简介:面对中国自欧风美雨东来之后的日渐衰弱,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并且对当代农村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简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燕京大学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一支生力军。燕京大学重视为乡村服务,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教会大学世俗化和中国化的发展潮流以及校长司徒雷登的教育理念等因素密不可分。燕京大学的乡村建设实验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发展高潮和特殊发展四个阶段,具有整体性、国际性、宗教色彩等特点,对当代中国大学参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简介:要求,促进乡村教师校长队伍6月1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和整体素质水平提升,营造有利于乡村儿童学习的成长环境,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管理者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师范大学EDP中心”)联合发布了“2030中国未来乡村学校计划”(以下简称“2030计划”)。
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有着强烈社会服务意识的百年名校,它与乡村教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渊源。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于乡村教育有不同的主张和实践,其重心和表现形式也有相应的变化,但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始终没有因时局和环境的变化而中断和减退。在新的时期,抓住机遇,北京师范大学将紧密联系乡村教育,为乡村教育服务的光荣传统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简介:陶行知在乡村办学实践中发展出有中国特色并切合当时实际的乡村学校管理思想。陶行知批判传统的“死教育”,以学生的生活力为乡村学校管理的内在目标,并通过“教学做”合一和学生自治来实现;他立足乡村实际,在尊重乡村文化的前提下以学校教育推动社会进步;他秉持“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教育”的信条,想方设法筹集办学经费,把有限的经费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提升当前农村学校的办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乡村振兴战略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美丽乡村建设”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作为农村小学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中流砥柱,全科教师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深度访谈调查所获得的事实材料,揭示了职前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存在的“离农”“厌农”等问题,并提出调整培育目标、创新激励制度和培植“农村生活力”等政策性建议。
简介:梁漱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乡村教育理论对近代乡村改造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乡村建设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他的理论中关于重视传统文化、关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等见解,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简介: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中具有鲜明的本土化培养乡村教师的特色,对当前我国培养乡村教师和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价值。当前我国培养乡村教师过程中要树立“向农”的乡村教育观,采取“本土化”路径培养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培养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土资源”和注重培养乡村教师的“本土情怀”。
简介:作者通过对江西吉安地区的《五都文明书院志》和《七十一都萃英书院志》的解读,梳理了书院在民国时期演变的一种线索。发现在民国时期,一些地方组织虽然冠以“书院”之名,但是实质上是一种地方经济组织、基金会。
简介: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而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最为根本的内涵在于乡村师范教育领域不同主体之间权力博弈关系的变迁。在乡村师范教育的权力场域中,民众的教育需求、教育家群体以及教育团体的具体实践和推动、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制定,共同促成了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产生。
简介:苏泽龙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撰文指出,冬学是山西农村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以其形式多样、寓教于乐而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以山西根据地为依托对这一文化形式进行了重新构建,新“冬学”将农民的文化普及工作与民众教育相结合,
简介:2004年毕业季,我挥手告别了相伴四年的大学图书馆,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一”的成绩,任教于家乡海盐的一所城区中学。两年后,因为爱,我调到了海曙区集士港镇广德湖小学,成了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弹指一挥间,我已在此服务了11个春秋。如果说,每个教师的成长史都有一个专属的关键句,那么我用十一年乡村教育经历写下的句子是:阅读——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
回归乡村教育的本质
浅议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教育负担与清末乡村教育冲突
论杨效春乡村教育思想
何以坚守:乡村小学教师韧性特征研究
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燕京大学乡村建设实验及其现实启示
“2030中国未来乡村学校计划”启动
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乡村教育
简论陶行知的乡村学校管理思想
问题与对策:如何为“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全科教师
乡村小学生说谎的原因——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陶行知的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权力博弈与当代审思
1941—1949年的山西冬学与乡村社会——以文化变迁为视角的区域社会史研究
阅读,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一名乡村青年教师的阅读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