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复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这节内容时主要是通过基于常态下的教学教材,实现学生对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的掌握,从而加深对基因突变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基因重组内容涉及减数分裂过程,这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 标签: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教学设计 学生实际 复习过程 教学教材
  • 作者: 孔德俊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0-04-14
  • 出处:《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0年第4期
  • 机构: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当基因突变后,由其转录的信使RNA上碱基排列顺序发生相应改变,经翻译而形成的多肽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可能发生变化。下面结合例题研究基因突变如何影响基因的表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基因,是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引起的。

  • 标签: 基因突变 原癌基因 激活 恶性肿瘤 细胞 调控
  • 简介:基因突变”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占重要的地位。基因突变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分子水平上的,而表现结果——变异是在个体水平或器官水平,从基因突变到生物变异的实现是一个很复杂的基因表达过程。学生在构建新知识时容易发生以下理解上的误区。

  • 标签: 基因突变 概念辨析 遗传变异 生物变异 基因表达 新知识
  • 简介:本文针对“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章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通过归纳理解基因突变概念的本质;利用已学知识理解基因重组的本质;利用图表进行染色体变异的教学;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人类遗传病;以可遗传的’变异为切入点构建全章概念图,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

  • 标签: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人类遗传病
  • 简介:基因突变是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一种形式,它常给生物体带来明显而有害的表型变化,但有些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本文通过研究基因突变的有害性与有利性,旨在探索加强人类对有害基因突变的控制、对有利基因突变的利用的途径。

  • 标签: 基因突变 遗传密码 错义突变 等位基因
  • 简介:摘要:采用自主学习、边做边学、问题导学、游戏互动等方式,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将全体学生凝聚到学习活动中来,分享体验学习过程。在教学设计中,适当改变了课本内容的呈现顺序: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生物的遗传问题,故而将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特点提前讲授,而后再讲教学重点:突变的类型、原因、概念、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材料的类比活动,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的难点。

  • 标签: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 简介:1概念转变的现状前段时间参加了扬州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三教学督导工作,听了几所学校高三生物老师的一轮复习课,其中有几位教师上的是“基因突变”一节,课上得都不错,只是对“基因突变多大多有害”这个知识点的处理,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课堂上几位教师在总结基因突变的特点时,都不约而同地补充了“基因突变大多数有害”这个概念。当时笔者就感到很诧异,基因突变的“多害少利”这个概念早已发生了转变,包括人教版等版本的教材均已经删除了这个概念,高考试题也明确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对生物既无利也无害”。

  • 标签: 基因突变 概念转变 教学督导工作 高考试题 教育局 扬州市
  • 简介:摘要:概念转变教学是让学生消除迷思概念、建构科学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而5E教学模式是目前国内外科学教育中影响非常广泛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之一。本研究采用5E教学模式设计高中生物教学案例,通过概念转变教学对学生迷思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影响,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 标签: 概念转变 5E教学模式 高中生物
  • 简介:在现代汉语学界,“N1+V1+N2V2”句式从名称到内部结构到涵盖范围一直都存在争议,与“N1+V1+N2V2”句式有关的歧义现象,并没有被人们当作一种专门的歧义现象来加以分析。试图在描写此句式的基础上,讨论“N1+V1+N2V2”句式中的歧义现象,并且从其中存在的歧义现象入手,探寻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

  • 标签: 歧义 可参与 参与度 补语
  • 简介:高一物理教材中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推出了一个很有用的公式:vt2-v02=2as.这个公式直接表明了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在许多问题中用起来很方便.下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 标签: 中的应用 物理题中的 解物理题
  • 简介:通过对汉语V1+N+V2结构的自主/依存分析,认为V1+N+V2结构表达的语义内容是[V1N]和[V2N]两个事件的联结,N的语义重合是[V1N]和[、陀N]两个事件联结的必要条件。汉语V1+N+V2结构既可以表达因果关系又可以表达动作/目的关系的内在动因是N与V1和V2不同的联结方式。因果类V1+N+V2结构中的N凸显的语义侧面,对V1和V2凸显的界标和射体做出阐释,形成[V1N]和[NV2]两个事件,表达一种因果关系;而动作/目的类V1+N+V2结构中的N凸显的语义侧面,对V1和v2凸显的界标做出阐释,形成[V1N]和[V2N]两个事件,表达一种动作/目的关系。

  • 标签: V1+N+V2结构 语义概念化 自主/依存联结
  • 简介:V1+着+V2”格式是一个复杂结构,可分析成四种类型:偏正结构、连动结构、动宾结构和递系结构。其中偏正结构最多,动宾结构次之,连动结构再次,递系结构最少。结构划分分歧极大,方式序列能否构成连动结构是导致分歧的主要原因,时序原则是连动结构的结构原则,即满足时序原则的方式序列可以作为连动结构处理。但语言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语言焦点也会对语义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四个结构之间存在很多交叉部分,必须结合语境详细说明。

  • 标签: “V1+着+V2”格式 时序原则 方式序列 焦点
  • 简介:摘 要:连动结构是表征宏事件的重要句法形式之一。当前有关讨论集中于连动结构的语言类型学比较研究和英译研究,而较少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探究连动结构中动词所表征的事件之间的融合。本文基于BCC语料库实证研究,以汉语连动结构“V1+V2”表征宏事件为例,以Talmy(1991)的事件融合理论为为理论基础,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和定性分析法,考察连动结构中V1表征的事件和V2表征的事件发生事件融合的事件关系、语义维度和句法层面。研究发现:1)V1表征的事件和V2表征的事件主要基于先发、因果、方式、伴随四类事件关系发生事件融合;2)两个事件的事件融合主要涉及时间融合、空间融合、指称融合、和意向性五个语义维度;3)该结构的事件融合也涉及到句法层面,包括动词的句法语义和整体结构的语法功能。

  • 标签: 事件融合 宏事件 连动结构 V1+V2构式
  • 简介:摘要位移公式是高中物理运动学部分中比较重要的公式,要求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对位移公式S=1/2at2及S=V0t+1/2at2阐述了一些新见解,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 标签: 位移公式高中物理新见解
  • 简介:本文考察了"-V/V"式的各个构成成分的句法和语义特点;探讨了该句式在语法分布上的特点,即该句式一般只出现于肯定句和表示肯定的反问句中而不出现于否定句中;研究了该句式在语用表达上的作用,着力解释了动词后成分所具有的超乎寻常性及其形成的原因.

  • 标签: “一V/V”式 不对称性 超常性 句法 语义 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