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提起电影《黑骏马》,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出演该片男主角的蒙古族著名歌唱家腾格尔,他为该片赢得了国际电影节的三项大奖.为此,腾格尔出演的《黑骏马》已名声大震,家喻户晓.而《黑骏马》的原作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张承志(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草原插队),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很陌生的,尤其内蒙观众对他的了解甚少.所以,有必要对草原的读者和观众介绍这位懂蒙语的回族作家.张承志写了很多反应草原生活的作品,所以,人们习惯称这些作品为“草原系列小说”.张承志的草原系列小说具有草原民族独特的草原芬芳和情趣,草原韵味和旋律.张承志对草原人民的心境、情绪、生活方式、风俗人情,对草原人民的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把握.纵观张承志前期的小说创作,草原始终是洋溢在他血液里的生命热力.他的心里始终是隐含着一
简介:本文从叙事学的视角分析并阐释张承志草原小说的个案,以《黄羊的硬角若是断了》这部关注度不高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独白"与"对话"互为表里的叙述形态、"内聚焦"与"外聚焦"互为远近的叙事结构模式、"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互为明暗的叙事机制为阐释维度,厘清故事文本和作者、叙述者、接受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解构作品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从故事文本结构的解读深入挖掘小说的内在意蕴。旨在为作家的作品研究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提供多重选择,建构文本研究意义。
简介:以原型批评方法对张承志作品进行分析,发现张承志的作品中都有三个原型:孤儿原型、追寻原型和原始成年礼仪原型。在承张志作品中,主人公大都为孤儿角色,父亲大都缺度或不在场,这表现了作家潜意识深处的“弑父”情怀。张承志的文本不仅主人公大都是孤儿,而且都在重复一个主题,即“寻父”,主题“寻父”这一行为一方面标示了男孩未成熟的存在状况,另一方面也标示了男孩要成年的渴望。张承志的文本描述和记录了成我式,要孤儿要完成具体的社会角色转换,必须经历一系列的考验方能成人,这种成人仪式是人们追求理性和完善的表征,是人们企图克服自身的缺陷和不完善,达到理性和至善的美好愿望。
简介:张承志是当代文学界特立独行的一个存在,他拥有多重身份,作家、学者和回教徒,黄土高原的西海固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84年首次接触西海固直接刺激他创作出集文学、历史、宗教于一体的生命之作《心灵史》,从此在文体上由小说创作完全转向散文创作。同时他也逐渐偏离主流文学话语,开始了几十年在民间的"行走",亲身实践着"知行合一"的原则。作为典型的"民间派"作家兼学者,他常年在书斋之外考察游历,足迹遍布海内外多地,丰富的异域文化参照系极大地拓宽了他的精神视野和思考维度,也为其作品提供了生命力之源。本文试从文体形式和生命存在形式两方面探究西海固对张承志的深刻影响。
简介:摘要:张承志笔下《绿夜》、《黑骏马》中的“他”与白音宝力格对草原的怀念与失望正是知青心态的象征写照。他们陷入与城市之间格格不入的痛苦,返身回到草原寻找精神力量。但当意识到精神力量已不复存在时,他们陷入迷茫与失落。张承志寻找青春时期理想的合理性,却在追寻的过程中又不得不承认理想的无所托付。张承志以现代精神批判性地思考草原文化,延伸至追问知青这一代人的历史与现实。面对理想遭遇现实与历史的双重否定,张承志践行着“青春无悔”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