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历代诗人,都主张作诗文应以意为主。魏文帝曹丕曾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魏庆之《诗人玉屑》上一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亦云:「诗必先意、次局、次语」。这就是说,作诗之法,首在立意,其次是章法布局,再次才是词语。所谓意,即意义,也就是俗说的思想内容。一文有一文之意,一诗有一诗之意。所谓立意,也就是确立主题,确立中心思想或中心内容。为什么强调立意?强调立意,就是强调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方面来说,内容是决定性的,是首要的方面。因此作诗要首先强调立意。在这方面,古代诗人,也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清代张谦宜在《(纟见)斋诗话》中说:「造意,是诗骨,故居第一。」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亦云:「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清代王夫之在《菖斋诗话》中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就是说:意与文诃的关系,是主与次的关系,是骨与肉的关系,是帅与兵的关系。正由于「意」是「诗骨」所以只要意思好,内容好,思想性强,就能立得起来。正如宋刘救在《中山诗话》说诗只要「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关于这一点,对于读过古诗的人,都是能够领会的。比如我们熟悉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那首诗和金昌
简介:摘要在国家大力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部编版教材古诗文的篇目大幅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传统文化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而积累又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学生每学期20篇古诗词的学习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依托课本内容拓宽古诗词积累途径,让诗浸润学生心灵,成了一道难题。本文论述正是这方面的话题。
简介:摘要于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一些诗词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深化知识,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素质。
简介:摘要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长期以来,诗教都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然而,古代的诗教传统,又是中学语文教学最为缺乏的,现有的中学教育日益功利化,导致生命关怀的淡漠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灵源泉的枯竭。因此,有必要重新呼唤传统诗教,对中学语文教育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