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公司治理制度存在着全球性差异。即使在发达经济中,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系差异仍然是显着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治理范式:(美国式的)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和(德国式的)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这两种公司治理模式无论是在控制系统方面,还是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关于两者差异的生成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这些不同角度的制度诠释对两者也持有不同的相对价值判断。对于处于转型和改革进程中的国家而言,对发达经济下不同结构的公司治理范式的比较制度分析有助于拓宽这些国家企业治理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中国国有企业在选择治理改革路径时,应该如何借鉴和学习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并吸收其成功经验,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发达经济下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探究了两种最具代表陆的公司治理范式的结构和功能差异。通过对这两种存在根本差异的公司治理体系的结构特微和制度背景的深入考察和评价,本文从理论上挖掘了发达国家公司治理制度的结构及其演进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借鉴意义。作者认为,公司治理体系是其所依附的经济、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产物。中国的国有企业治理改革应在强化市场功能和法律约束的基础上,选择一条折衷和多元化的道路。
简介:前言本文旨在研究生态标识计划潜在的对全球环境的益处,并对进行国际贸易的产品给予特别的关注。这种关注是很重要的,因为:第一,我们将讨论生态标识方案之所以在一些情况中被采用是因为它们可以作为更多贸易一限制性环境政策的一种替代方案,比如说禁止危害环境的产品的进口或对其课以重税。但是,我们应该研究一下,生态标识计划对环境的影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替贸易限制。第二,因为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所以对进行贸易的商品要求拥有生态标识可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如滥用生态标识要求,把它作为技术贸易壁垒,还有实施生态标识的成本(例如监控进口产品的技术成本)。鉴于这些成本,人们推测对进口产品的生态标识要求会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
简介:在过去的五年,WTO危机起伏不断。无可否认,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多边机制的发展会一帆风顺,更不用说是像WTO这样涉及如此众多成员方的国际组织。然而,WTO部长级会议失败的频率及陷入僵局的次数要比GATT时期高很多,并还有可能继续增加。公众在西雅图部长级会议及其后一系列会议上举行的反WTO的抗议活动表明,这一次危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频率上都与20世纪90年代偶尔发生的反GATT的示威游行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这些危机的爆发使WTO深深地陷入发展困境,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所遇到的困难。它们迫使WTO成员方及观察员为此进行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