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俗话说,一称买来,千称卖,必短无疑。最近我们在对某公司审计中,却发现了这样一件怪事,该公司1994年度共购进石油液化气178.18吨,销售142.268吨,公司帐面记载:1994年3月报液化气升溢6吨,计款10613.94元;1994年6月报溢余10吨,计款17000元;1994年9月溢余6.5吨计款10309.00元,共计22.5吨,合计款37922.94元,溢余数占1994年购入数的12.63%,是销售数量的15.82%。产生如此结果,是公司采取了什么先进的管理手段,还是有什么「灵丹妙药」?带着这个疑问,审计组先对购进,再对销售,逐笔进行了核对,同时与部分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均未发现问题,几经周折,最后经过现场观察、了解,答案找到了,该公司售气方式实行
简介:<正>今年8月,我们对化油器厂、汽配三厂两个城区企业1997年1至7月的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了审计.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核实,97年1至7月,化油器厂实现利润11.1万元,比去年同期利润0.3万元增长10.8万元;汽配三厂实现利润38.8万元,比去年同期利润21.7万元增长17.1万元.从审计情况看,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以及产品销售利润率的提高.为了挖掘盈利潜力,我们对被审计单位的产品成本进行了审计分析.从上列被审计单位的产品成本构成来看,产品成本中,材料消耗占绝大部分(汽配三厂占60%以上,化油器厂占70%左右).可见,降低材料成本是主要的因素.同样的产品,消耗少,功能好,就能提高产品利润率.据统计,1997年1至7月,化油器厂、汽配三厂产品成本中的材料消耗价值分别为245.9万元和264.6万元,若通过加强材料成本管理,上列材料消耗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使利润分别增加2.46万元和2.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