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信息技术带来的创造性破坏导致竞争加剧和公司分化,欧美股市特质波动随之上升,并于网络股泡沫破灭后步入下行通道,其后因次贷危机而急速飙升。通过梳理近期全球公司特质波动趋势表现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认为美、欧、日,以及中国股市的特质波动走势各异,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异质性。随后从样本构成、基本面的决定、投资者行为等三方面概括了特质波动的成因,认为基本面因素最为重要,特质波动上升的根源在于创新和竞争。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深化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途径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强化竞争机制的同时,为具有创新动力的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简介:本文首次系统研究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上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滞后价格波动、滞后非预期回报、季度效应、星期效应、年份效应、到期日效应、成交量、持仓量、预期和非预期成交量及持仓量、以及非预期成交量和持仓量的不对称效应等,而研究的重点则是考察成交量和持仓量及其组成部分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铜期货市场在1999—2002年间表现得比在1996—1998年间更为成熟和有效;(2)总体上说,在所考察的四个商品期货市场上,都可以发现成交量和非预期成交量对价格波动的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在1999一.2002年间的铜、铝和大豆期货市场上,非预期成交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比预期成交量的要高;(3)持仓量和预期持仓量对价格波动的显著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1999—2002年间的铜、大豆和小麦期货市场上,但在所有市场上非预期持仓量对价格波动都没有一致性的显著影响;(4)非预期成交量对价格波动的不对称效应主要在铜和大豆期货市场上有所表现,而非预期持仓量对价格波动的不对称效应则主要在铝期货市场上有所表现。最后,我们还对这些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简介:本文将中国上海股票市场1997年7月至2002年12月划分为盘整期、多头期和空头期,并运用GARCH和EGARCH模型,分别对不同时期股价波动与成交量代表的新信息流和ARCH效应代表的旧信息流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中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杠杆效应”,即在盘整和空头期,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造成股价更大的波动,但这种“杠杆效应”在多头期的表现恰好相反;第二,股价波动与成交量所代表的新信息流显著正相关,其中空头期最为明显;第三,新旧信息流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在三种市场态势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在盘整期和多头期,代表旧信息流的ARCH效应和代表新信息流的成交量共同解释价格的波动性,但在空头期,ARCH效应明显减弱,成交量的影响依然显著,说明新信息流的影响增强,而旧信息流的影响降低。这些研究发现为深入了解、认识和把握中国股市价格的波动性特征和变动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简介:从理论上来看,宏观经济周期是反映整体经济波动的经济变量,而中观的产业结构又是构成宏观经济的重要载体,因此,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选取1952-2011年的我国GDP和产业结构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VAR模型来分析产业结构和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同样,经济周期波动也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影响的Granger因果关系。
简介:保证一词有多种含义,在法律上具有特定意义的保证是债务的一种担保方式。按民法理论理解,作为民法上的保证是指由第三人作为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一种担保方式。对债务人履行合同提供担保的人称为保证人;受担保的合同为主合同,保证人是主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保证合同是从合同,与受担保的主合同是一种从属关系。被担保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为被保证人,被保证人是主合同的债务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时,有权向保证人请求履行义务和要求其承担责任的人为保证人的相对人,其是主合同的债权人。一般认为,保证关系的当事人只由保证人和债权人组成,不包括债务人。经济合同的保证属于民法上的保证。
简介:一般认为,外国资本的高度流动是导致新兴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偏离其价值并大幅波动的原因之一。本文研究只有外国资本才能进入的中国B股市场的波动性。研究发现,尽管存在着某种市场分割(指相对于A股市场而言),但B股市场并没有表现出与仅允许国内投资者进入的A股市场有显著不同的波动性。B股市场的日收益表现出显著的条件波动和非线性特征。在引入虚拟变量以排除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的剧烈波动后,B股市场的波动性和非线性特征并无显著改变。同时,我们在深圳和上海的A股与B股市场都没有发现在文献中普遍提及的星期效应。结果表明,除了上海B股市场这一唯一例外,条件波动并不影响股票的定价。虽然相关分析表明B股市场越来越多地与国际市场相关,但B股的价格波动仍然主要受A股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