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现象的总称。20世纪的上半叶,中国人民为消灭贫困与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浴血奋斗。新中国成立后,依靠农业的高强度积累建立起工业化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99年底的34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7%。湖南省由1978年1260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150万人左右。扶贫开发实现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多年来吃饱穿暖的愿望,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反贫困战略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政府为帮助最落后的农村地区摆脱贫困作了极大的努力,这种努力比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所作的努力要成功得多。”
简介:中国当前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关键一环是国家作用与政府行为,只要制造租金的各种社会条件没有改变,政府继续作为投资主体起主导作用,则具有可操作性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金融条件就无法形成,而各种反市场规律的经济现象将继续存在反市场规律的经济现象1-市场需求不旺与最终消费率下降90年代初的经济泡沫消退以后,市场疲软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刺激消费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主题。积压物资的日益增多,成了企业三角债清偿难的一大主因。早在1996年底,中国的积压物资价值已达5000多亿元,有人分析,今年第二季度的库存商品有所减少,但分析者显然忽视了一个因素:目前的库存下降与企业开工率下降二者密
简介:去年以来,面对供过于求、通货紧缩的“准萧条”状况,国内要求效仿罗斯福新政的议论随之而起,不少人以此为依据,要求加大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具体则以呼吁加大对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的投资力度为最。应该说,去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的投资实践大体就是上述政策主张的落实。但这种投资实践的客观效果却不够理想,原因何在?用两句成语可谓:淮橘为枳,东施效颦。效法未得其神,即使其形亦仅似一点(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其客观效果又怎能理想?何谓罗氏新政之神?美国历史学家拉尔夫·德·贝茨说:“诸多新政立法的基本信念是,经济收入较低阶层和经济特惠较少的集团消费力不足乃是造成萧条的首要原因。这种弊病尽可由政府采取行动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