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比对在直肠患者中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开始于2019.05,结束于2022.05从我院接诊的直肠手术患者中,选出35例行传统开手术患者(参照组)、35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率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手术用时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直肠患者中,行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开腹手术;并发症;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对116例直肠会阴联合切除患者会阴部伤口分别采用“H”缝合法和传统间断缝合法,比较两组在会阴部伤口愈合情况、平均愈合时间及平均换药次数的差异。采用同类抗生素预防感染、相同手术方式及同部位骶前间隙的引流方法,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会阴部伤口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平均愈合时间缩短,平均换药次数减少(均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镜直肠根治已在临床上受到广泛认可。在中对于手术层面的识别非常的重要,正确的层次识别有利于间隙的游离、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其对于手术成功与否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中需注意直肠系膜与神经前筋膜之间游离,紧贴直肠系膜游离间隙保证直肠系膜的完整,以及实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 简介:摘要腹腔镜直肠根治已在临床上受到广泛认可。在中对于手术层面的识别非常的重要,正确的层次识别有利于间隙的游离、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其对于手术成功与否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中需注意直肠系膜与神经前筋膜之间游离,紧贴直肠系膜游离间隙保证直肠系膜的完整,以及实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 简介:摘要中自肠系膜下动脉下方切开乙状结肠系膜,游离Toldts间隙,暴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及生殖血管。切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清扫253组淋巴结。切开乙状结肠侧腹膜,游离乙状结肠下段。提起肠系膜下动脉血管蒂(已切断),沿Toldts层面分离直肠系膜与骶前间隙,环形完整游离直肠系膜,于肿瘤标记处远端约5cm处以直线切割闭合期切断直肠肠管。肠管断端提出体外,距离肿瘤近端约10cm,切断乙状结肠肠管,并包埋吻合器钉座。行乙状结肠-直肠端端吻合(Dixon手术)。

  • 标签: 直肠肿瘤 机器人
  • 简介:摘要于2020-04-24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根治(低位直肠前切除)。探查腹腔无远处转移后提起乙状结肠系膜,超声刀游离出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静脉,分别结扎切断。继续游离乙状结肠以及直肠,游离直肠后间隙,于肿瘤下方使用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切断直肠。再切断肿瘤上方乙状结肠。使用管型吻合器作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切除直肠上段以及部分乙状结肠。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吻合术,外科 低位直肠前切除 端端吻合
  • 简介:摘要于2020-04-24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根治(低位直肠前切除)。探查腹腔无远处转移后提起乙状结肠系膜,超声刀游离出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静脉,分别结扎切断。继续游离乙状结肠以及直肠,游离直肠后间隙,于肿瘤下方使用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切断直肠。再切断肿瘤上方乙状结肠。使用管型吻合器作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切除直肠上段以及部分乙状结肠。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吻合术,外科 低位直肠前切除 端端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根治(LCS)治疗结直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64例结直肠患者,男37例,女27例,年龄(52.71±2.68)岁,年龄范围为33~72岁,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LCS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30)及传统开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137.21±19.11)min]、中出血量[(141.25±8.33)ml]、术后住院时间[(5.84±1.72)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1±0.69)d]均优于传统开组[(178.57±15.38)min、(197.55±10.41)ml、(8.46±2.37)d、(3.89±0.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9%(3/30)]低于传统开组[26.4%(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S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 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经会阴联合切除与传统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的近期随访效果及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110例低位直肠患者分为两组,开组(55例)接受开手术治疗,联合组(55例)实施腹腔镜经会阴联合切除治疗。通过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行χ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肠道功能以(±s)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中出血量、切除标本长度低于开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会阴部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组(P<0.05)。相比开组,联合组术后3个月MSKCC肠道功能问卷评分较高,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1.8%)与开组(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会阴联合切除与传统开手术均可有效治疗低位直肠,且近期复发率均较低,但前者具有操作精细、视野暴露充分、出血量低、并发症少等优势,利于保护肠道功能,安全可靠。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复发 疗效比较研究 肠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会阴联合切除(LAPR)盆底腹膜关闭在治疗低位直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1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LAPR的90例低位直肠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中关闭盆底腹膜与否分为关闭盆底腹膜组(研究组,42例)和未关闭盆底腹膜组(对照组,48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10.8±3.0) d比(12.4±3.1) d,t=2.569,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造口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会阴切口感染、会阴切口裂开分别为2例和1例,对照组分别为10例和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P=0.025;χ2=6.077,P=0.033)。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会阴疝0例,盆底腹膜疝1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对照组分别为7、8、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42,P=0.013;χ2=5.079,P=0.033;χ2=4.085,0.043)。结论LAPR关闭盆底腹膜治疗低位直肠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会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可以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膜 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直肠会阴联合切除(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对心理状态、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肛肠科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直肠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62例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直肠Miles术后的患者6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个月内造口并发症情况,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心理状态(恐惧、抑郁、焦虑、敏感及强迫症状)、生命质量(躯体、认知、情绪、角色及社会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造口水肿、周围皮炎、表面出血、狭窄及脱垂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29%(7/62),低于对照组的37.10%(2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261,P<0.01)。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恐惧、抑郁、焦虑、敏感及强迫症状评分降低差值分别为(2.51 ± 0.49)、(2.33 ± 0.57)、(2.33 ± 0.57)、(2.07 ± 0.54)、(2.66 ± 0.53)分,躯体、认知、情绪、角色及社会功能评分升高差值分别为(16.05 ± 5.45)、(13.54 ± 4.13)、(14.39 ± 4.26)、(15.51 ± 4.73)、(16.90 ± 5.0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3 ± 0.67)、(1.47 ± 0.45)、(1.83 ± 0.55)、(1.44 ± 0.42)、(1.82 ± 0.63)分和(9.23 ± 3.25)、(8.21 ± 2.44)、(9.08 ± 3.13)、(6.89 ± 2.25)、(7.35 ± 2.1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263~13.730,P<0.01)。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直肠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并发症,改善不良心理和情绪状态,提高者生命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 标签: 强化护理干预 直肠肿瘤 Miles术 结肠造口 并发症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高龄直肠患者会阴联合切除(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07年1月至2018年9月行APR的72例高龄(≥80岁)直肠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高龄直肠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为(81.8±1.8)岁。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3.6%(17/72),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切口延迟愈合8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洛铂冲洗液、盆底修复、糖尿病和冠心病与高龄患者APR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行盆底修复(OR=0.17, 95% CI为0.04~0.82; P=0.027)和糖尿病(OR=4.32, 95% CI为1.05~17.81; P=0.043)为高龄直肠患者APR后会阴切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APR的高龄直肠患者应尽可能保留盆底腹膜,并予以关闭。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也是预防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有力保障。

  • 标签: 直肠肿瘤 高龄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会阴切口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理念为直肠根治手术提供了可以遵循的质量控制标准,但是尚有部分解剖学问题存在争议。腹腔镜直肠根治虽然具有更好的手术视野、更佳的神经功能保护、更大的操作空间,但若者对解剖结构或解剖变异认知不足,可能会出现中不可控制的出血、术后排尿排粪功能障碍等副损伤。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总结,并结合临床经验,针对直肠根治涉及的几个解剖争议问题,包括肠系膜下血管解剖及变异、肠系膜下动脉离断平面的争议、第253组淋巴结清扫的争议、直肠中动脉的解剖学变异及直肠侧方淋巴结清扫的解剖学争议等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外科医师提供一个更好的认知过程。

  • 标签: 直肠肿瘤 根治术 解剖 左结肠动脉 直肠中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会阴联合切除(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收治的60例行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58±12)岁,年龄范围为38~75岁。60例患者中,30例行改良L-ELAPE,设为改良组,30例行传统L-ELAPE,设为对照组。改良组患者腹部手术步骤同传统L-ELAPE。改进部分如下:(1)当肿瘤位于直肠前壁时,采用折刀位直视下完成会阴部手术;(2)为避免小肠术后坠入盆腔,均在腹腔镜下关闭盆底腹膜,必要时放置生物补片。对照组患者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均在截石位下施行,将生物补片缝合于肛提肌边缘。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行盆腔CT检查,了解患者小肠坠入骶前间隙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情况: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及术后1个月内死亡患者。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全组标本质量评分、前壁肿瘤标本质量评分分别为(359±105)min、(192±99)mL、(17±6)枚、(4.1±0.8)分、(4.7±0.5)分;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68±37)min、(136±61)mL、(15±5)枚、(3.5±0.7)分、(3.9±0.7)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全组标本质量评分、前壁肿瘤标本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3,2.130,2.871,P<0.05)。两组患者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1,0.864,P>0.05)。(2)术后情况:改良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量、术后住院时间、会阴部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3.3±1.1)d、(8.7±4.8)d、(85±27)mg/L、(8.5±4.5)d、4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7±1.4)d、(7.7±2.8)d、(79±25)mg/L、(7.7±2.2)d、5例。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1,1.520,0.521,0.509,P>0.05)。两组患者会阴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现会阴部并发症的患者经引流、换药、营养支持、延长住院时间后治愈。(3)随访情况: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术后3个月随访CT检查结果示术后小肠坠入骶前间隙例数分别为2例和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2,P<0.05)。结论改良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安全、可行,对于超低位直肠前壁肿瘤显露更好、标本质量更高,可减少小肠坠入骶前间隙发生率,但手术时间较长。

  • 标签: 直肠肿瘤 超低位直肠癌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标本质量 盆底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根治及传统腹腔镜结直肠根治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9.00±6.00岁);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9.00±7.00岁)。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根治,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根治。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及术后情况、疼痛程度、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29/30)比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30);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更少,术后第4天引流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术后肛门排气、早期活动、肠胃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更短,疼痛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57±5.34)mg/L比(26.84±5.12)mg/L、(16.28±5.64)ng/L比(33.54±7.50)n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85.63±11.84)kU/L比(74.25±12.35)k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2/30)比30.0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19)。结论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比较,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根治疗效更佳,安全性高,改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可减轻疼痛。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结直肠癌 并发症 炎性反应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直肠根治治疗直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开直肠根治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根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吻合口出血情况、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观察组CD4+、CD4+/CD8+上升,CD8+水平下降,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3/50)低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开手术均可有效治疗直肠,但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机体损伤,改善术后炎症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免疫功能。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治疗结直肠(CR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CRC患者98例,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开CRC根治治疗;观察组腹腔镜CRC根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腹胀持续、肠鸣音恢复、开始进食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12%,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腹腔镜CRC根治治疗CRC患者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可明显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五孔法,按TME及神经功能保护原则手术,骶岬前方切开后腹膜,打开血管鞘,分离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结肠动脉,清扫主动脉(253)淋巴结,结扎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沿Denonvilliers筋膜分离,注意保护下神经丛。游离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系膜,向下沿盆筋膜脏层和壁层之间游离至肛提肌平面,注意保护盆自主神经。切断直肠侧韧带游离直肠侧方,前方打开腹膜返折部及Denonvilliers筋膜向下游离至肿瘤下方5 cm。切断乙状结肠,3-0抗菌微乔线荷包缝合一圈,切断直肠,经肛门置入吻合器枪身,激发完成吻合。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NOSES
  • 简介:摘要五孔法,按TME及神经功能保护原则手术,骶岬前方切开后腹膜,打开血管鞘,分离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结肠动脉,清扫主动脉(253)淋巴结,结扎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沿Denonvilliers筋膜分离,注意保护下神经丛。游离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系膜,向下沿盆筋膜脏层和壁层之间游离至肛提肌平面,注意保护盆自主神经。切断直肠侧韧带游离直肠侧方,前方打开腹膜返折部及Denonvilliers筋膜向下游离至肿瘤下方5 cm。切断乙状结肠,3-0抗菌微乔线荷包缝合一圈,切断直肠,经肛门置入吻合器枪身,激发完成吻合。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NOSE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根治患者中低体温的预防方法。方法以2017年5月—2019年4月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100例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低体温预防护理。记录两组手术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比较低体温发生情况。结果中、术后1 h观察组体温分别为(36.82±0.11) ℃和(36.79±0.09)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为10%(5/50),观察组为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根治患者中实施综合低体温预防护理可提高中体温,降低低体温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低体温 直肠癌根治术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