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狭窄是导致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且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病变引起的卒中危害更大。强化内科治疗为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的一线治疗手段,但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血管内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而限制了其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治疗中的推广。本文对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主要并发症的特点,并对其处理流程和预防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狭窄是导致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且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病变引起的卒中危害更大。强化内科治疗为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的一线治疗手段,但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血管内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而限制了其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治疗中的推广。本文对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主要并发症的特点,并对其处理流程和预防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项止血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项止血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6.12%)明显低于对照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行为习惯、饮食睡眠、人际关系、情感、思维以及感觉评分〔(2.54±0.43)分、(3.32±0.68)分、(4.32±0.91)分、(2.71±0.47)分、(2.32±0.48)分、(2.64±0.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3±0.86)分、(5.64±1.09)分、(6.64±1.42)分、(5.54±1.36)分、(4.03±0.76)分、(4.35±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级为5级、4级所占比例(28.57%、53.06%)明显高于对照组(12.24%、32.65%),观察组GOS评级为3级、2级所占比例(16.33%、2.04%)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1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止血护理可降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心理、躯体健康程度,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01日-2022年12月31日的80例行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剩余40例为观察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及心理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后其心理焦虑抑郁状态明显缓解(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后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有效降低了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的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鼻窦炎眶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与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24例急性鼻窦炎眶颅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3~159个月,中位年龄47.5个月。24例病例中,单纯眶骨膜下脓肿12例,合并眶隔前脓肿2例,合并眶内脓肿2例,合并视神经炎7例,合并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1例。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临床特点、脓液细菌学培养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24例病例均有发热史,伴鼻塞流涕9例;均存在患眼肿痛、眼球突出移位,伴视力下降7例。术中17例脓液送细菌培养,其中阳性1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鼻内镜手术,一次性手术成功23例,二次手术成功1例。术后随访5~64个月,除术前无残余视力的2例患儿遗留永久性视力丧失外,其余均实现临床治愈。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儿童急性鼻窦炎眶颅并发症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对于并发视力下降、出现颅内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应及时进行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及眼眶脓肿引流术。
简介: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颅咽管瘤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挑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证实并行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儿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手术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尿崩、垂体功能低下、电解质紊乱、脑脊液鼻漏、高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癫痫、精神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率,患者对护理较高满意度,应大力推广此护理方法。
简介:摘要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生命线,制作内瘘后以及在长期的血液透析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内瘘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内瘘感染、窃血综合征、肿胀手(静脉高压)综合征、高流量性心衰和神经损伤等。讲者结合30多年临床经验,根据2019年第2版中国透析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专家共识,并借鉴2015年日本透析学会发布的更新版血管通路指南、2018年欧洲血管外科发布的血透血管通路指南、2020年4月发布的更新版KDOQI血管通路指南的内容,详细讲解了内瘘狭窄的分类、内瘘狭窄的CTA和DSA检查、PTA治疗;血栓的尿激酶溶栓方法;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的鉴别诊断与处理;内瘘感染的分类与处理要点;窃血综合征的分类与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技术;肿胀手的处理要点;以及高流量心衰的发生原因与处理等。课件中展示了讲者本人大量真实的手术图片资料,对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探究脑脊液(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在颅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3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按照感染与否分为颅内感染组28例、非颅内感染组185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比2组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并分析其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4 h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感染组的CSF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均高于非颅内感染组,且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与颅内感染呈现正相关。结论患者的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100 mL以上、手术时间>4 h均为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患者的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协助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rupture intracranial aneurysms,RIAs)介入治疗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附属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89例行血管内治疗的RIAs患者临床资料,收集相关临床影像资料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分为无神经相关并发症组(61例)和有神经相关并发症组(28例)。分析临床各指标与RIAs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有关因素;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评分,构建评分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系数(consistency index,C-index)和校准曲线来评估模型的临床校准度,通过列线图依赖ROC曲线来评估模型的临床区分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OR=4.927,95%CI:1.189~20.426,P=0.028)、Fisher分级(OR=4.633,95%CI:1.012~21.208,P=0.048)、动脉瘤囊小阜(OR=5.918,95%CI:1.104~24.948,P=0.015)、宽颈动脉瘤(OR=4.381,95%CI:1.029~18.645,P=0.046)以及治疗策略(OR=4.887,95%CI:1.235~19.329,P=0.024)是RIAs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Hunt-Hess分级(Ⅳ、Ⅴ级)为100分、动脉瘤囊小阜(有)为98分、治疗策略(支架植入)95分、宽颈动脉瘤(是)92分、Fisher分级(Ⅲ、Ⅳ级)为81分;该预测模型的一致性系数为0.871;列线图依赖ROC曲线AUC为0.871,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24/28)、77.05%(47/61)。结论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动脉瘤囊小阜、宽颈动脉瘤以及治疗策略会影响RIAs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此建立的列线图能够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即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是一种常见的屈光矫正手术,手术量逐年提高,特别是新型ICL(V4c)的应用,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认同。为了更加规范地开展ICL手术,对于V4c等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有必要进行总结。本文总结ICL用于近视矫正术后发生的常见和罕见并发症,重点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和拱高等异常情况。与V4相比,V4c型ICL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前囊下白内障及瞳孔阻滞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术后光学相关并发症、拱高异常等问题依然存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97-103)
简介:摘要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可引起众多系统的并发症,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骨骼运动、神经系统等。咳嗽及其并发症对数量庞大的慢性咳嗽患者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导致医疗资源的使用增加。本文将就慢性咳嗽常见的并发症以器官系统分类进行介绍,以引起大家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浓缩生长因子(CGF)预防牙源性颌骨囊肿骨增量术后疼痛及肿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牙源性颌骨囊肿需术中同期进行骨增量的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例。观察组行CGF和骨替代品混合后上覆生物膜覆盖;对照组直接予以骨粉填充骨腔,上覆人工生物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瘢痕增生程度。疼痛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肿胀依据肿胀程度分为3个比较等级,瘢痕依照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1、2、3级肿胀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2.5%(5/8)、37.5%(3/8)、0.0%(0/8),对照组分别为50.0%(4/8)、37.5%(3/8)、12.5%(1/8)(Z=-1.71,P > 0.05);观察组、对照组肿胀持续时间分别为(3.8±0.9)d、(5.8±1.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P < 0.05);观察组术后3 d、7 d、14 d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21±0.25)分、(3.75±0.22)分、(0.57±0.13)分,对照组分别为(3.76±0.18)分、(2.38±0.26)分、(2.38±0.26)分,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23、t7=11.29、t14=17.61,均P < 0.001)。观察组术后1周、2周、4周温哥华瘢痕VSS评分分别为(4.26±0.26)分、(1.22±0.13)分、(2.47±0.11)分,对照组分别为(6.35±0.27)分、(4.47±0.73)分、(2.77±0.2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77、t2=2.67、t4=3.58,均P < 0.001)。结论CGF可以促进术后骨缺损修复及创面的愈合、减轻肿胀、疼痛、瘢痕等术后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通过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产科2011年至2016年剖宫产术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出院诊断、麻醉记录单和病程记录获取麻醉相关并发症情况。统计并分析各种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不同年份、年龄(≤19岁、20~29岁、30~39岁及≥40岁)、ASA分级(Ⅰ-Ⅵ级)、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及全身麻醉)和计划类型(计划内及非计划内)、合并瘢痕子宫进行分层分析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剖宫产术产妇7 595例,92例(1.21%)至少发生了1次麻醉相关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共91例,其中椎管内麻醉后头痛89例(97.81%),短暂性神经症状2例(2.19%)。非特指的系统性并发症(喉痉挛)1例。不同年份、年龄、ASA分级、麻醉方式及计划类型、是否合并瘢痕子宫的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以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