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制作一种带磁分离器,并验证其在腹腔镜手术异物取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9月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缝针断裂、掉针、钛夹脱落等需寻找的46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采用传统方法寻找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采用带磁分离器寻找的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遗留异物寻找时间、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以及主刀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遗留异物寻找时间为(15.36 ± 3.62)min,短于对照组的(75.83 ± 10.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9.384,P<0.01)。观察组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为13.70%(3/22),低于对照组的83.30%(2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7.079,P<0.01)。观察组主刀医生满意度为100.0%(22/22),高于对照组的16.7%(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8.765,P<0.01)。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遗留异物患者,应用带磁分离器可明显缩短寻找异物的时间,降低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同时提高主刀医生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制作一种带磁分离器,并验证其在腹腔镜手术异物取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9月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缝针断裂、掉针、钛夹脱落等需寻找的46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采用传统方法寻找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采用带磁分离器寻找的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遗留异物寻找时间、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以及主刀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遗留异物寻找时间为(15.36 ± 3.62)min,短于对照组的(75.83 ± 10.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9.384,P<0.01)。观察组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为13.70%(3/22),低于对照组的83.30%(2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7.079,P<0.01)。观察组主刀医生满意度为100.0%(22/22),高于对照组的16.7%(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8.765,P<0.01)。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遗留异物患者,应用带磁分离器可明显缩短寻找异物的时间,降低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同时提高主刀医生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大学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非器质性失眠症大学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rTMS治疗,磁刺激部位为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磁刺激频率1 Hz,磁刺激强度为120%静息运动阈值水平,对照组给予假磁刺激。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发现观察组PSQI各项指标评分(除催眠药物指标外)均较入选时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其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HAMA评分[分别为(5.6±2.0)分和(6.2±2.3)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注意评分、延迟记忆评分及总分[分别为(4.43±0.69)分、(5.31±0.67)分、(4.19±0.74)分和(26.40±2.54)分]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MoCA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TMS治疗可显著改善非器质性失眠症大学生患者睡眠质量、情绪障碍及认知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儿童脑性瘫痪(脑瘫)的治疗效果仍不满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安全无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康复技术,现有研究提示其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瘫患儿临床症状。近年来,国内应用TMS治疗脑瘫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诸如治疗环境和设备要求不达标;治疗参数设置和设备操作不规范;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不准确等问题。为规范TMS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并保证其安全合理的使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联合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成立专家组,结合中国国情及新近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讨论并提出儿童脑瘫经颅磁刺激治疗专家共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SMS)对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刺激组和假刺激组,每组15例。实验一,刺激组第1天在膀胱容量为100 ml时给予1次SMS,第2天在膀胱容量为200 ml时给予1次SMS,第3天在膀胱容量为300 ml时给予1次SMS。SMS参数:刺激频率为15 Hz,刺激时间10 s,间歇时间30 s,共1500次脉冲。假刺激组SMS参数与刺激组相同,但将磁刺激线圈旋转90°;2组患者在100、200和300 ml膀胱容量下,在每次SMS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检测最大逼尿肌压力(MDP)。实验二,从第4天开始,刺激组接受SMS治疗,假刺激组接受假刺激,均为每日治疗2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膀胱容量为0、100、200和300 ml时的MDP。结果实验一,SMS刺激后即刻,刺激组在膀胱容量为200和300 ml时的MDP均较刺激前明显增加(P<0.05),且均较同时间点假刺激组明显增加(P<0.05),而在膀胱容量为100 ml时,刺激前与刺激后即刻MDP未见明显变化(P>0.05)。实验二,治疗4周后刺激组患者在膀胱容量为100、200和300 ml时的MDP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明显优于同时间点假刺激组(P<0.05)。结论SMS治疗对逼尿肌无力有效,但有效性可能与膀胱容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