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伴复杂椎管内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贵州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4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伴复杂椎管内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19.8±5.0)岁(范围:13~34岁)。患者均在头盆环牵引3~7周后行脊柱矫形手术治疗。收集患者牵引时间,以及牵引前后和矫形术后身高、主弯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肺功能、营养状态等。各评价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4例患者牵引时间为(35.2±8.3)d(范围:20~49 d),身高由牵引前的(156.7±7.6)cm(范围:141~166 cm)增至牵引后的(167.0±6.4)cm(范围:154~177 cm)(t=-10.49,P<0.01)。主弯冠状面Cobb角由牵引前的(117.4±17.2)° (范围:91°~176°)降至牵引后的(56.4±8.1)°(范围:44°~68°)(t=13.90,P<0.01);矢状面 Cobb角由牵引前的(92.5±11.6)°(范围:62°~132°)降至牵引后的(41.7±7.7)° (范围:29°~51°)(t=12.11,P<0.01)。牵引过程中均未出现钉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未发生神经功能减退。9例患者行单节段顶椎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5例行双节段邻椎不对称短缩截骨术,患者均未行骨性纵裂切除。术后肺功能、营养状态均较牵引前改善(P均<0.01)。术后随访(22.5±9.1)个月(范围:12~3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冠状面Cobb角为(56.3±7.1)°,矢状面Cobb角为(37.7±6.5)°,与牵引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P=0.88,t=2.28,P=0.32)。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移位、松动及断裂。结论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伴复杂椎管内畸形初步观察安全有效,值得进行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 300 例头位难产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产妇,研究组头位难产产妇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助产护理,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助产护理。结果:研究组头位难产产妇的阴道分娩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显著。结论:将徒手旋转胎头术应用于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索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诊治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患者110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电针疗法,对比两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64%(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CM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与电针疗法联合应用能促进长头肌腱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分为联合组、冲击波组及电针组。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冲击波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则在电针治疗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及8周时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主动活动度(ROM),采用超声检测患者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主动ROM、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时联合组疼痛VAS评分[(3.8±1.0)分]较冲击波组及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该差异持续至观察结束时(治疗后8周时)。治疗后4周时联合组肩关节主动ROM[前屈(158.4±13.8)°,后伸(40.2±3.7)°,外展(110.3±20.3)°,内旋(40.3±5.7)°]均较冲击波组及电针组明显增加(P<0.05),结节间沟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厚度[(2.0±0.2)mm]均较冲击波组及电针组明显减小(P<0.05),且上述差异持续至观察结束时(治疗后8周时)。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增加肩关节ROM,减小腱鞘厚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肾内科收治的32例动静脉内瘘(AVF)头静脉弓狭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17例患者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8例患者行开放手术头静脉转位贵要静脉,7例患者行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PTA术修复成功率88.23%,开放手术修复成功率100%,覆膜支架置入术修复成功率100%。随访1至6个月,动静脉内瘘头静脉弓狭窄修复后内瘘通畅中位生存时间:PTA术为5个月,开放手术为6个月,覆膜支架置入术为6个月。结果表明PTA和覆膜支架置入术具有微创、方便、快捷的优势,但PTA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开放手术和覆膜支架置入术高。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术治疗大及巨大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采用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术治疗的大及巨大肩袖损伤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58.7±18.4)岁(范围45~72岁)。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肩关节前屈上举、体侧内外旋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行MR检查,评估肩峰下间隙大小或肩袖愈合、再撕裂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2±33.5)个月(范围13~53个月)。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4±1.8)分降至术后6个月(4.6±2.2)分、术后12个月(1.9±2.1)分、末次随访时(1.7±2.0)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7,P<0.001);ASES评分由术前(56.4±20.9)分降至术后6个月(48.3±29.1)分,术后12个月增加至(77.2±18.2)分、末次随访时(82.3±13.8)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4,P<0.001);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52.7±17.5)分降至术后6个月(49.4±27.5)分,术后12个月增加至(80.1±20.1)分、末次随访时(87.4±11.9)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8,P<0.001);前屈上举活动度由术前102°±24°增加至术后6个月121°±33°、术后12个月140°±17°、末次随访时148°±15°,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4,P<0.001);体侧外旋活动度由术前57°±32°降至术后6个月45°±37°,术后12个月增加至70°±31°、末次随访时75°±30°,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8,P=0.042);内旋活动度评分术前(8±3)分、术后6个月(7±4)分、术后12个月(9±3)分、末次随访时(10±2)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6,P=0.015)。6例经MRI证实出现再撕裂,其中4例于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2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发现。结论采用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固定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大及巨大肩袖损伤,无需额外取材,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及改善肩关节功能,再撕裂率较低。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是一种全球范围内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疾病,发病率高,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损害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基于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提出的新分级方法,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内界膜剥除方式的改良、黄斑扣带材料的革新等在传统内外路手术的基础上为MT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治疗方式如激光后玻璃体牵引松解、酶促玻璃体溶解、后巩膜交联等也开始受到关注,通过联合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玻璃体切除设备的改良,未来有望为MTM患者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2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54~79岁[(63.9±6.8)岁]。均采用肩关节镜下LHBT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术后12个月根据MRI的Sugaya分级标准评定肩袖愈合情况。观察LHBT脱位或回缩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7.0±3.8)个月]。术后3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162.5(160.0,170.0)°,外展170.0(160.0,170.0)°,较术前的90.0(73.8,120.0)°、85.0(70.0,112.5)°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3个月外旋60.0(48.8,70.0)°,与术前的50.0(37.5,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170.0(160.0,175.0)°,外展170.0(170.0,177.8)°,外旋60.0(48.8,70.0)°,与术后3个月比较,肩关节活动角度未进一步改善(P均>0.05)。术后3个月肩关节VAS为1.0(0.8,2.0)分,UCLA评分为23.0(23.0,25.0)分,ASES评分为79.1(72.9,83.3)分,较术前的7.0(8.0,9.0)分、9.0(10.0,14.0)分、25.0(16.6,31.6)分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VAS为0.0(0.0,1.0)分,UCLA评分为33.0(31.0,35.0)分,ASES评分为91.6(86.6,93.3)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UCLA评分和ASES评分进一步改善(P均<0.05),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 UCLA 评分优6例,良16例。术后12个月MRI提示16例肩袖肌腱连续性良好,愈合率为72.7%;6例冈上肌腱部分撕裂,再撕裂率为17.3%。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LHBT无脱位或向远端回缩,2例伴有肩关节前方疼痛。结论肩关节镜下LHBT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疼痛减轻,肩袖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袖损伤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bicep tendon,LHBT)病变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680例,男260例,女420例;年龄(56.1±8.7)岁(范围27~74岁)。左侧250例、右侧430例,主力侧436例,术前存在明确外伤者274例。Post肩袖损伤分型:部分损伤133例、中小全层损伤473例、大及巨大损伤74例;LHBT病变Habermayer-Walch分型:0型302例,1型216例,2型29例,3型104例,4型20例,5型9例。记录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单肩关节测试(simple shoulder test,SST)、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分析不同Post肩袖损伤分型组患者年龄、性别、是否主力侧、是否有外伤、是否合并LHBT病变的差异。将年龄、性别、是否主力侧、有无外伤、肩袖损伤分型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肩袖损伤合并LHBT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680例肩袖损伤患者中合并LHBT病变者378例(55.6%)。其中1型216例(占57.1%)、2型29例(占7.7%)、3型104例(占27.5%)、4型20例(占5.3%)、5型9例(占2.4%)。部分损伤、中小全层损伤、大及巨大损伤组LHBT病变的合并率为35.3%(47/133)、57.5%(272/473)、79.7%(59/74)。单纯肩袖损伤组VAS评分为(5.20±1.52)分、UCLA评分为(14.81±4.12)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41.45±4.93)分、SST评分为(4.56±1.96)分,合并LHBT病变组分别为(5.29±1.65)分、(14.34±4.01)分、(41.60±5.88)分、(4.47±1.97)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部分损伤患者组,单纯肩袖损伤患者VAS评分为(5.16±1.41)分、合并LHBT病变患者为(5.68±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肩袖损伤程度是肩袖损伤合并LHBT病变的影响因素。结论肩袖损伤合并LHBT病变常见,损伤越重LHBT病变发生率越高,60及60岁以上的肩袖损伤患者更容易合并LHBT病变。合并LHBT病变并没有影响肩袖损伤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肩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瘘(RCAVF)成熟的因素,尤其是术前血管直径和动静脉瘘成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接受RCAVF手术的患者资料。共有280例患者(女性105例,37.5%)纳入该项研究,年龄为(56.6±14.8)岁。桡动脉和头静脉的直径分别为(2.3±0.5)mm (范围:1.5~4.0 mm)和(2.4±0.6)mm (范围:1.5~4.3 mm)。术前常规行动脉和静脉彩超标记并测量血管直径。根据患者动静脉瘘功能性成熟情况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术前静脉和动脉直径、糖尿病、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吸烟以及抗血小板治疗方面有无差异。结果238例(238/280, 85.0%)RCAVF达到功能性成熟。成熟组和未成熟组在年龄、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吸烟以及抗血小板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成熟组,未成熟组的桡动脉[(2.1±0.4)mm比(2.4±0.5)mm, t=3.858,P<0.001)]和头静脉直径[(2.0±0.5)mm比(2.4±0.5)mm, t=5.019,P<0.001)]较小。女性患者(34.4%比54.7%,χ2=6.282,P=0.015)、合并有周围动脉疾病(8.8%比21.4%, χ2=5.929,P=0.026)也是动静脉瘘未能成熟的影响因素。当桡动脉直径大于2.05 mm(92%比74%, P<0.01),头静脉直径大于1.85 mm (93%比53%, P<0.01)时,动静脉瘘成熟率显著增加。结论术前血管直径是影响动静脉瘘成熟的主要因素,适合动静脉造瘘的最小桡动脉和头静脉直径分别为2.05 mm和1.85 mm。女性、合并有周围动脉疾病也是影响动静脉瘘成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