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我国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含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饮食管理现状及医生认知程度。方法202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通过微信在全国加速康复外科(ERAS)交流群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全国进修医生交流群中推送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禁水时间、术后恢复进水时间,医生选择围手术期饮食管理的依据,医生对现有指南的了解程度,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禁水、术后恢复饮水的时间及糖尿病相关的问题,以及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进食的时间(对于术后恢复进食问题,没有区分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析医生的有关职业信息与其选择管理策略的依据及对指南了解程度的关系。结果共收回565份有效问卷。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求术前至少禁水2 h的比例为12.92%(73/565),实际从手术当日0时开始禁水的比例仍然最高,为24.07%(136/565);选择"一旦清醒即可进水"的比例为22.83%(129/565),选择术后至少6 h恢复进水的比例为42.12%(238/565)。要求所有患者术前至少禁食6 h的比例为33.98%(192/565),选择"进水后无不适反应后2 h恢复进食"的比例为44.25%(250/565)。21.06%(119/565)的医生表示对指南相当了解且根据指南的要求进行围手术期饮食管理。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禁水管理更加不统一,较多的医院倾向于传统的禁水原则,选择手术当日0时、术前8 h、术前6 h和术前4 h开始禁水分别占22.83%(129/565)、19.12%(108/565)、21.95%(124/565)、18.94%(107/565)。医生所在医院级别和医生职称是医生对指南了解程度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我国创伤骨科围手术期饮食管理指南执行率及知晓率均较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饮食管理流程亟待优化。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糖尿病 禁水 禁食 问卷调查
  • 作者: 窦若虚 周佐霖 汪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广州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胃肠外科,珠海 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广州 510655
  • 简介:摘要对于结直肠癌的择期手术,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联合口服抗生素。由于患者肠道通畅程度各异,需要实施个体化术前肠道准备方案,以避免不良事件。本文概要介绍相关高级别证据、指南和共识更新,并结合本中心的实践经验作出以下分层推荐:(1)无进食受限、肠镜可通过肿瘤的患者,可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和预防性口服抗生素;(2)无典型梗阻症状,但因肿瘤肠段狭窄导致进食受限或肠镜不可通过的患者,建议术前数日开始口服小剂量缓泻药至手术前夕,并在术前预防性口服抗生素;(3)梗阻患者无须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或灌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择期手术 肠道准备 肠梗阻
  • 简介:摘要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自我准备度的概念、内容、测评工具及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进行综述,旨在为丰富国内术前患者自我准备的内容、提高择期手术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和生命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自我准备度 择期手术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微信问卷星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内容为参与调查者职称、所在单位级别,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是否进行饮食准备及饮食准备方案、术前是否口服泻药及口服泻药种类、术前是否常规口服肠道制菌药物、术前是否留置胃管或进行机械性灌肠等。按参与调查医师所在医院等级不同做分层分析,了解不同层面医院的医师对择期结直肠手术患者的胃肠道准备情况。结果共发出600份调查问卷,回收516份(86.00%)来自不同医院、从事结直肠外科或普通外科医生参与的调查问卷,其中三级医院366份(70.93%),二级医院150份(29.07%)。调查结果显示,右半结肠手术行饮食准备的比例为81.59%(421/516),左半结肠和直肠手术的比例均为84.88%(438/516),平均饮食准备时间为2.03 d。有85.85%(443/516)医生选择在所有结直肠手术前常规口服泻药进行肠道准备,仅有4.26%(22/516)的医生选择不口服泻药。对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及直肠手术采用机械性灌肠的医生比例分别为19.19%(99/516)、30.04%(155/516)和32.75%(169/516)。另有34.69%(179/516)的医生选择术前口服抗菌药物。94.38%(487/516)的医生对通过实施肠道准备后患者肠道清洁度表示满意,55.43%(286/516)的医生认为患者对实施的胃肠道准备方案耐受良好。在术前口服泻药方面,不同级别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级医院比三级医院:90.00%(135/150)比84.15%(308/366),χ2=2.995,P=0.084];与三级医院比较,二级医院的医师进行饮食准备[87.33%(131/150)比76.78%(281/366),χ2=7.369,P=0.007]、留置胃管[54.00%(81/150)比36.33%(133/366),χ2=13.672,P<0.001]、口服肠道抗菌药物[58.67%(88/150)比24.86%(91/366),χ2=12.259,P<0.001]及选择机械性灌肠的比例更高[28.67%(43/150)比15.30%(56/366),χ2=53.661,P<0.001]。结论虽然国内大部分医生对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与国际上的主流方法基本一致,但在术前行机械性灌肠及留置胃管的比例仍较高。

  • 标签: 肠道准备 机械性肠道准备 结直肠手术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开始时间对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5月14日择期行CPB心脏手术患者928例,年龄18~81岁,BMI 14.5~37.7 kg/m2,性别不限。根据手术切皮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上午组(08:00至13:59)和下午组(14:00至20:00)或工作时间组(工作日08:00至15:59)和非工作时间组(工作日16:00至20:00、节假日08:00至20:00)。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已知混杂因素进行校正。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30 d内死亡和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3 d内急性肾损伤和术后30 d内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上午组和下午组间、工作时间组和非工作时间组间,术后30 d内死亡和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术后3 d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术后30 d内肺部并发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开始时间不会对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短期预后产生影响。

  • 标签: 心肺转流术 心脏外科手术 预后 手术开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择期手术患者机械通气时潮气量(TV)准确设置的方法。方法择期手术患者133例,年龄20~77岁,体重指数(BMI)16~37 kg/m2,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入室后患者仰卧位呼气结束时,在脐水平测量腹围,在剑突水平测量胸围,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腹围及胸围等基本体征。诱导气管插管(内径7.5 mm)后行机械通气(以8 ml/kg实际体重设置初始潮气量),呼吸频率为12次/min,吸呼比1∶2。机械通气后30 min取动脉血2 ml行血气分析,当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 mmHg或<35 mmHg时增加或减小潮气量(每次增加或减少潮气量为25 ml),30 min后再次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PaCO2调整潮气量25 ml。以此类推,直至连续两次PaCO2均在35~45 mmHg之间,记录此时设置的潮气量(1 mmHg=0.133 kPa)。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有100例患者完成研究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潮气量设置与年龄、身高、体重、腹围、胸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98、0.664、0.865、0.639、0.750,其均呈明显相关(P<0.05)。逐步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身高和胸围在逐步进入中被剔除(P>0.05),而体重和腹围作为潮气量设置的关键决定因素被纳入回归方程(P<0.01),其回归系数(b)分别为5.717和-2.798,回归方程为,Y=312+5.717X1-2.798X2(Y,潮气量需求;X1,体重;X2,腹围)。回归方程的调整R2为0.813。结论在择期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根据体重和腹围能准确预测患者所需潮气量,其回归方程为:Y=312+5.717X1-2.798X2(Y,潮气量需求;X1,体重;X2,腹围)。

  • 标签: 潮气量 机械通气 体重 腹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润方式缓解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口腔干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择期行腹部手术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纱布涂擦)和观察组(温开水喷雾),各50例。分别于术后2、6、10 h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干燥评分、唇舌口腔黏膜滋润情况及唾液分泌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口腔干燥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拔管后2、6、10 h的口腔干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7.93±1.30) vs.(8.54±1.42)分,(7.10±1.09) vs. (8.00±1.31)分,(6.78±0.94) vs. (7.29±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唇舌口腔黏膜滋润度均提高(P<0.01),观察组术后2、6、10 h的唇舌口腔黏膜滋润度均高于对照组[(2.24±0.60)vs. (1.85±0.58)分,(2.71±0.63) vs. (2.40±0.60)分,(3.57±0.74) vs. (3.00±0.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唾液分泌量均提高(P<0.01),观察组术后6、10 h的唾液分泌量高于对照组[(3.40±0.57) vs. (3.16±0.55)g,(3.96±0.64) vs. (3.58±0.60)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纱布涂擦法,采用温开水喷雾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口腔干燥程度,提高唇舌口腔黏膜滋润度,并刺激唾液分泌,改善患者择期手术禁食禁饮后的口腔干燥和不适。

  • 标签: 口腔干燥 腹部手术 择期手术 禁食禁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预康复对心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NKI、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预康复应用于心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1日。由2名评价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包括研究对象1 5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预康复对降低心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Z=4.79,RR=0.57,95%CI(0.45,0.72),P<0.01]、提高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Z=5.21,SMD=0.51,95%CI(0.32,0.70),P<0.01]和最大吸气压[Z=4.16,SMD=0.76,95%CI(0.40,1.12),P<0.01]具有积极影响。结论预康复可有效降低心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和最大吸气压。

  • 标签: Meta分析 心脏外科手术 预康复 心脏康复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现状与分析危险因素,以提高围术期患者心理护理质量,减轻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神经外科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通过生活质量量表(SF-36)、睡眠质量指数(PSQI)、数字疼痛评分(NRS)、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程度、生活品质、睡眠品质、疼痛分数以及健康知识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导致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常见原因。结果术前有78例患者(48.75%)存在焦虑情绪,术后有59例患者(36.88%)存在焦虑情绪,术前患者焦虑发生率较术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种类导致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疼痛评分和患者术前焦虑呈正关联(P<0.05),而生活品质、健康知识水平和患者术后焦虑呈负关联(P<0.05)。结论生活品质、医疗支付、性别、疾病种类等都会影响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出现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在围术期间应根据通过不同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个性化护理方案,以减少及缓解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发生及程度。

  • 标签: 神经外科 围术期护理 焦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整择期手术应答时间及相应综合改革措施对手术室运行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7—12月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择期手术应答时间进行调整,建立多部门协作系统,优化手术室管理制度及奖惩机制。回顾分析2018、2019年相应手术室医疗指标,比较改革前后手术室工作量、手术室护理人员加班情况、补时补休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019年1—6月与2018年1—6月相比,手术量增加(t=-7.249,P<0.001),手术室护理人员加班时数增加(t=-5.364,P=0.003),补休时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P=0.683)。2019年7—12月实施改革后,与2018年7—12月相比,手术量增加(t=-7.112,P<0.001),加班时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P=0.683),补休时数增加(t=-8.412,P<0.001)。结论调整择期手术应答时间及实施多部门协作支持,可以优化手术室管理制度及奖惩机制,在保持手术室运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保证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

  • 标签: 手术室 多部门协作 择期手术 运行效率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不断演变的大背景下,感染患者择期手术的需求将给医疗系统和临床麻醉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决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择期手术时机及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如何避免患者医院内感染将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可以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手术麻醉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手术 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禁食禁饮再造流程在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164例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按照禁食禁饮新流程介入时间点的前后分为对照组79例和试验组8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禁食禁饮方案,试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禁食禁饮方案,即通过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预排手术时间分时段进行禁食禁饮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术前口渴、饥饿和麻醉中误吸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差异。结果术前实际禁食时间:试验组(8.3 ± 2.7)h,对照组(14.2 ± 3.6)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727,P<0.01);术前实际禁饮时间:试验组(4.4 ± 1.8)h,对照组(11.7 ± 2.9)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9.515,P<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误吸事件。试验组患者术后1 d和3 d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6.46 ± 3.18、5.18 ± 2.38,均低于对照组的8.15 ± 4.09、6.16 ± 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966、2.401,P<0.01或0.05)。结论术前禁食禁饮流程再造能有效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改善患者术前不适体验,降低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且不增加误吸的发生。

  • 标签: 术前禁食禁饮 再造流程 胰岛素抵抗 耳鼻喉科 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本综述主要探讨耳针疗法中耳穴贴压技术在择期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耳穴贴压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特定穴位,来调节机体功能,减轻或预防疾病。耳穴作为体内脏腑和经络在耳廓上的反射区,其刺激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进而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本文从中医的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详细阐述耳穴贴压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及其在减轻术前焦虑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加系统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耳针疗法 耳穴贴压 择期关节置换手术 术前焦虑 中医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踝或中后足部择期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足踝外科择期手术治疗的109例踝或中后足部患者资料。其中男65例,女44例;年龄32~74岁,平均49.0岁。患者均于术前1 d、术后2、6周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DVT的发生、部位及临床症状。根据血栓有无和发现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DVT组、迟发DVT组和未发生DVT组。比较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止血带时间。结果踝或中后足部择期手术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为22.9%(25/109),血栓均在腘静脉以远平面,72.0%(18/25)的DVT患者无临床症状。早期DVT组(n=17)、迟发DVT组(n=8)和未发生DVT组(n=84)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VT组血栓发生率为68.0%(17/25),迟发DVT组为32.0%(8/25)。早期DVT组患者的术中应用止血带时间(77.7±12.3)min长于迟发DVT组(66.8±11.2)min和未发生DVT组(65.9±10.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或中后足部择期手术术后发生的DVT大多数呈无症状表现。血栓多发生在手术2周内,但2周后仍有DVT发生的风险,止血带应用时间长可能与早期DVT的发生有关。

  • 标签: 外科手术 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足踝
  • 简介:摘要目的用超声评估择期手术术后老年患者应用镇静药物对膈肌活动度及脱机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所有符合条件的60例择期手术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各20例,3组均应用瑞芬太尼镇痛以保持重症医学科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评分<3分,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分别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镇静,镇静程度评估表(RASS)评分保持-2分,测量膈肌活动度、记录自手术结束转入外科重症医学科(SICU)至脱机拔管的时间、评估是否发生谵妄,并与未应用镇静药物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丙泊酚组膈肌活动度为(1.10±0.12)cm,咪达唑仑组膈肌活动度为(1.17±0.30)cm,对照组膈肌活动度为(1.63±0.25)cm,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的膈肌活动度均小于对照组(F=30.170,P=0.000),但丙泊酚组与咪达唑仑组的膈肌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340,P=0.615)。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及对照组的脱机拔管时间分别为(1.41±2.08)d、(1.25±1.53)d、(1.19±1.4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89,P=0.915)。丙泊酚组、咪达唑仑组及对照组谵妄的发生率分别为20.0%(4/20)、55.0%(11/20)及15.0%(3/20),咪达唑仑组谵妄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泊酚组(χ2=5.230,P=0.022)及对照组(χ2=7.030,P=0.008),但丙泊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0,P=0.677)。结论择期手术术后老年患者应用镇静药物会对膈肌活动度产生影响,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膈肌活动度的影响相仿,但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均不会对择期手术术后老年患者的脱机拔管时间产生影响;与丙泊酚相比,咪达唑仑会使择期手术术后老年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升高。

  • 标签: 镇痛 谵妄 手术后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支气管气囊测压法在胸科手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于全麻下接受择期胸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组与听诊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成功满足插管条件后给予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球囊组给予气囊测压法定位,听诊组给予传统听诊法定位,对比两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结果、定位时间、定位满意、各个时间点通气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球囊组与听诊组相比,初次肺分隔成功率较高、一次插管位置准确率较高、插管位置过深及过浅率较低,定位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球囊组与听诊组相比,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听诊组与球囊组麻醉前和单肺通气5 min、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SpO2、PETCO2、Paw各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听诊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球囊组为11.11%,听诊组与球囊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支气管气囊测压法相比于传统听诊法具有更高的定位成功率,操作简便,可以获得相同的通气氧合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 标签: 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 气囊测压法 传统听诊法 定位 胸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后行择期手术时应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非插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烧伤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氯胺酮1~2 mg/kg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丙泊酚4 mg/(kg·h)恒速泵注,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h)泵注10 min后0.5 μg/(kg·h)维持泵注。比较两组基础麻醉例数、手术时间以及术中输液量;比较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T1)、手术开始前1 min(T2)、手术开始后3 min(T3)、手术结束(T4)以及苏醒时(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差异;比较两组患儿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两组基础麻醉例数、手术时间以及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SpO2较T1时点降低,并低于观察组同时点SpO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T2、T3、T4、T5时点MAP、HR均显著低于本组T1时点,同时低于对照组同时点MAP、H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4.0%(6/25)比4.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53,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静和躁动量表评分高于观察组[(3.14 ± 0.76)分比(1.22 ± 0.41)分],Ramsay评分低于观察组[(1.53 ± 0.36)分比(3.27 ± 3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烧伤后行择期手术时应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非插管麻醉是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

  • 标签: 烧伤 儿童 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Ramsay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后行择期手术时应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非插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烧伤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氯胺酮1~2 mg/kg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丙泊酚4 mg/(kg·h)恒速泵注,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h)泵注10 min后0.5 μg/(kg·h)维持泵注。比较两组基础麻醉例数、手术时间以及术中输液量;比较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T1)、手术开始前1 min(T2)、手术开始后3 min(T3)、手术结束(T4)以及苏醒时(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差异;比较两组患儿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两组基础麻醉例数、手术时间以及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SpO2较T1时点降低,并低于观察组同时点SpO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T2、T3、T4、T5时点MAP、HR均显著低于本组T1时点,同时低于对照组同时点MAP、H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4.0%(6/25)比4.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53,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静和躁动量表评分高于观察组[(3.14 ± 0.76)分比(1.22 ± 0.41)分],Ramsay评分低于观察组[(1.53 ± 0.36)分比(3.27 ± 3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烧伤后行择期手术时应用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非插管麻醉是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

  • 标签: 烧伤 儿童 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Ramsay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择期闭孔疝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1例择期行无张力闭孔疝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探讨手术治疗方法,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为女性,确诊为闭孔疝,病程2个月至14年,平均体质量指数(17.62±2.16)kg/m2,平均年龄(76.63±9.15)岁,合并心肺疾病4例。均有反复下腹痛。术前诊断为双侧闭孔疝4例;术前诊断为单侧闭孔疝,术中探查后证实为双侧闭孔疝6例;1例术前及术中证实为单侧,仅行右侧闭孔疝无张力修补,半年后出现新发左侧闭孔疝。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无闭孔疝复发,无再腹痛,无肠梗阻及腹股沟区慢性疼痛,无大腿及膝部放射性疼痛。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无感染。结论择期闭孔疝常见于高龄消瘦女性,病程长,往往并发心肺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反复下腹疼痛,通常不伴肠梗阻,腹部CT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上误诊率高,通常是双侧并发,采用无张力修补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供借鉴。

  • 标签: 闭口疝 疝修补术 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