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核病合并慢性肝病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常困扰着感染和结核科医生,目前国内外缺乏共识或指南可供参考。为最大程度避免肝毒性发生和保证疗程完成并获得治愈,本文查阅文献并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浅谈二者的治疗现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儿童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抗结核治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儿童抗结核治疗的疗程一般较长且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使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明显升高,因此儿科医师掌握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对于儿童结核病的合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抗结核治疗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皮肤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药物热、球后神经炎。对于不良反应轻、可耐受的患儿,应对症处理并继续抗结核治疗;如不良反应严重或者不能耐受,应及时停药。如不良反应复杂、严重或者罕见,应进行多学科讨论,做出最优的临床决策。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9 845例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发生不良反应者与未发生不良反应者的单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 845例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有2 90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54%;两组性别、BMI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69岁、初治、涂阴、饮酒史及肝病史占比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9岁)、治疗类型(初治)、诊断类型(涂阴)、饮酒史、肝病史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治疗类型、诊断类型、肝病史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

  • 标签: 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的影响因素,并建立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收治的5 681例住院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 342例,女2 339例,将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ATB-DILI的患者作为病例组(214例),非ATB-DILI患者作为对照组(5 42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线特征、结核病情、行为及疾病相关资料等,经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筛选分析影响因素,据此构建Nomogram模型并进行验证。使用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有3.8%(214/5 681)例患者发生ATB-DILI。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肺外结核(OR=1.876,P<0.001)、营养不良(OR=4.411,P<0.001)、合并基础肝病(OR=4.961,P<0.001)以及间断使用护肝药(OR=2.137,P=0.007)是其发生ATB-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程使用护肝药(OR=0.292,P<0.001)是其保护因素。将以上5个相关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95%CI:0.713~0.786),敏感度0.640,特异度0.752。使用Bootstrap法内部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验证,平均绝对误差0.003,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基本拟合,预测值和实际值一致性较好。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较好拟合度(χ2=3.068,P=0.381)。决策曲线显示Nomogram模型在高风险阈值范围(0.10~0.68)时,有着一定的临床实用性。结论本次研究所构建的住院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能为临床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防控ATB-DILI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结核病 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药 影响因素 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抗结核药物对眼部的损害随着结核患病率增高而逐年上升。乙胺丁醇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偶见视网膜毒性。其机制可能是线粒体与金属的螯合作用,使线粒体功能受损,三磷酸腺苷合成受阻,进而影响神经轴突从胞体向远侧运输线粒体,能量被耗竭并发轴突水肿、神经细胞的凋亡。每日剂量、肾脏功能情况对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影响大,停药后少于1/3的患者视力有改善。老年人和肾功能障碍者,乙胺丁醇的使用剂量应低于常规剂量。异烟肼不良反应主要是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偶尔出现外展神经麻痹和儿童球后视神经炎。其机制可能是异烟肼与维生素B6发生竞争性抑制,导致体内维生素B6的丢失或阻碍吡哆醛合成,从而消耗神经递质。异烟肼的总剂量对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发生影响大;常规剂量可出现外展神经麻痹。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较少见。(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77-282)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中毒性视神经病变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伪膜性肠炎的机制、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报道并分析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1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1990年1月至2020年5月国内外报道的抗结核药物导致伪膜性肠炎的文献,分析导致伪膜性肠炎的药物及疾病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联同本例共复习抗结核药物导致伪膜性肠炎病例28例,男女比例为1.0∶1.5,中位年龄65.5岁,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22例,占78.6%,28例患者症状出现时间最早至抗结核治疗后6 d、最长为126 d,中位时间为32 d。所有患者确诊伪膜性肠炎后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给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活菌剂治疗后预后良好,继续抗结核治疗有7例复发,复发的病例中4例仅停用或以其他药物替代利福平后未再复发。结论老年患者长期使用利福平抗结核治疗伪膜性肠炎发病率增高,且易复发,应避免长时间使用利福平或以其他抗结核药物药物替代。

  • 标签: 抗结核药 利福平 肠炎,伪膜性 芽孢杆菌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治肺结核患者80例,对其痰标本进行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分离,分析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8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共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80株,其中耐一线抗结核药物45株(56.25%,45/80),包括耐1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药18株,耐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药10株,耐3种一线抗结核药物8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均有耐药性9株。任一耐药中对链霉素(33.75%)的耐药性较高,其次为利福平(32.50%)。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复治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筛查,动态监测耐药情况,以指导抗结核药物的合理选择。

  • 标签: 肺结核 一线抗结核药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吡法齐明(pyrifazimine,TBI-166)与抗耐药结核病A组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及新型抗结核药物德拉马尼(delamanid,DLM)、SQ109、Q203、PBTZ169两药组合在体外及小鼠体内的抗结核活性,为TBI-166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自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应用棋盘法测定TBI-166与BDQ、MFX、DLM、SQ109、PBTZ169两药组合的相互作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估具有部分协同作用的两药组合的抗结核活性;BALB/c小鼠急性结核病模型评价两药联用组(TBI-166+BDQ、TBI-166+SQ109、TBI-166+PBTZ169、TBI-166+Q203)与单药组(TBI-166、BDQ、SQ109、PBTZ169、Q203)治疗4和8周的抗结核活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TBI-166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后,最低药物浓度(MIC)降至应用单药的6.25%~25.00%,TBI-166分别与BDQ、SQ109、PBTZ169两药联用后,部分抑制浓度指数(FICI)值分别为0.56、0.75、0.75;时间杀菌实验显示TBI-166分别与BDQ、SQ109、PBTZ169两药组合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14 d后与单药应用时相比活菌量减少了至少3 log10 CFU/ml;在小鼠实验中发现BDQ、SQ109和PBTZ169分别与TBI-166组合后与单药组相比肺组织活菌量较少,其中TBI-166+BDQ组小鼠在治疗4周后肺组织培养阴性,小鼠肺内活菌数比BDQ单药组低1.49 log10CFU(P<0.01)。结论体外及小鼠体内实验揭示TBI-166分别与BDQ、SQ109、PBTZ169联用后均具有协同抗结核活性。

  • 标签: 结核 抗结核药 药物疗法,联合 TBI-16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治药物敏感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标准化治疗过程中及治愈停药后肝脏密度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脏密度不同程度减低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34例,治疗前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和痰菌培养。给予标准化治疗方案,根据3、9、12个月疗程分为3组,治疗3、6、9、12个月及治愈停药后3、6、12个月监测肝脏密度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3组于治疗期肝脏平均密度逐渐降低,治愈停药后逐渐回升。6个月疗程组于治疗3、6个月分别有5例和9例脂肪肝,治愈停药后3、6、12个月分别有6、2、0例脂肪肝;9个月疗程组治疗3、6、9个月分别有4、8、11例脂肪肝,治愈停药后3、6、12个月分别有7、2、0例脂肪肝;12个月疗程组治疗3、6、9、12个月分别有5、10、14、14例脂肪肝,治愈停药后3、6、12个月分别有12、10、5例脂肪肝。在治疗过程中部分肝脏密度出现不均匀减低,治疗6、9、12个月及停药后3、6个月肝左叶密度分别为(49.8±4.0)、(45.0±3.9)、(37.0±9.9)、(45.3±8.1)、(48.4±6.6) HU,肝右叶密度分别为(44.0±6.1)、(37.2±7.7)、(25.5±15.8)、(38.5±11.7)、(43.8±9.9)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11、4.512、2.307、2.803、2.291,均P<0.05),治疗3个月及停药后12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73、1.199,均P>0.05)。各有2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于治疗3、6个月升高(丙氨酸转氨酶>2倍正常值上限,天冬氨酸转氨酶<2倍正常值上限),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均未检测出异常。结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脏密度逐渐减低并出现不均匀脂肪肝,而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或减轻,脂肪肝程度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变化不同步,属于慢性可逆性损伤。

  • 标签: 结核,肺 药物性肝损伤 脂肪肝 临床转归 计算机断层成像
  • 简介:摘要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是造成儿童时期残疾和失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靶向性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对于改善JIA的预后起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统一对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认识,在JIA患儿中科学合理规范应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病学组等儿童风湿病专业学术组织联合制定了《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

  • 标签: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生物制剂 小分子靶向药物
  • 作者: 于丹 付雷 姚丛 邢青 易俊莉 李传友 刘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耐药结核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学研究室 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耐药结核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细菌免疫室 101149,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10003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初治和复治肺结核病病例中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M.tb)流行与抗结核药物耐药性出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各区县菌阳M.tb临床分离株1 140例,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方法鉴定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分析基因型流行和耐药性产生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初治病例中,北京基因型M.tb中异烟肼(INH)、阿米卡星(AK)、卷曲霉素(CPM)和对氨基水杨酸(PAS)的耐药率均低于非北京基因型(χ2值分别为2.670、15.282、16.219、22.676,P值均<0.05)。在复治病例中,北京基因型M.tb中AK、PAS的耐药率均低于非北京基因型(χ2值分别为15.167、4.574,P值均<0.05);北京基因型M.tb中耐多药结核病菌株的比例低于非北京基因型(χ2值为7.046,P<0.05)。结论在初治和复治病例中北京基因型M.tb的流行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出现有不同的相关性,在初治病例中和INH、AK、CPM和PAS耐药性的出现有关联,而在复治病例中只在AK和PAS耐药性的产生上有关联,同时在复治病例中北京基因型菌株中出现耐多药结核病的概率更低。

  • 标签: 北京基因型 分枝杆菌,结核 初治 复治 抗结核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北京基因型MTB的流行风险因素及其与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各区县MTB菌阳临床株1 140例,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方法鉴定北京基因型与非北京基因型MTB;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 140株MTB临床分离株中,北京基因型941株(82.5%),非北京基因型199株;北京基因型菌株来源的患者中男性663例(70.5%),非北京基因型菌株来源的患者中男性124例(6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OR(95%CI):1.442(1.048~1.985)];北京基因型菌株来源的患者中流动人口441例(46.9%),非北京基因型菌株来源的患者中流动人口78例(39.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OR (95%CI):1.368(1.001~1.869)];北京基因型菌株来源的患者中年龄≥65岁的患者129例(13.7%),非北京基因型菌株来源的患者中40例(20.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OR(95%CI):0.631(0.426~0.936)];北京基因型菌株中对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Lfx)、阿米卡星(Amikacin, Am)、卷曲霉素(Capreomycin, Cm)、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PAS)的耐药率分别为5.5%(52/941)、1.3%(12/941)、3.2%(30/941)和3.0%(28/941),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对以上4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0.6%(21/199)、8.5%(17/199)、12.6%(25/199)和11.6%(23/199),二者对4种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北京基因型菌株中耐多药(MDR)菌株58株(6.2%),非北京基因型菌株中MDR菌株19株(9.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基因型MTB在北京广泛流行且在男性人群和流动人口中的比例较高;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相比,北京基因型菌株对Lfx、Am、Cm及PAS的耐药率低,但MDR-TB患者的比例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抗结核药物 耐药
  • 作者: 吴歆 戚务芳 王志强 徐沪济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 20000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天津 300192,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风湿免疫科,石家庄 05008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对风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物制药技术的迅猛发展,风湿病的靶向药物发展如火如荼。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为更好地规范风湿病诊疗及靶向药物的合理应用,就目前已取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的风湿病靶向药物逐一介绍,为临床医生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风湿病 靶向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药物对可切除黑素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检索可切除黑素瘤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基于风险比,应用贝叶斯固定效应模型对无复发生存期进行网状Meta分析来评估相对治疗效果。通过StataSE 15和OpenBUGS 3.2.3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章,包括5 587例患者和7种治疗方法。其中Ⅲ期亚组5 019例,存在溃疡亚组2 085例,不存在溃疡亚组2 629例,BRAF突变亚组2 054例;7种治疗分别为手术 + 观察或安慰剂、手术 + 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辅助治疗、手术 + nivolumab辅助治疗、手术 + ipilimumab辅助治疗、手术 + pembrolizumab辅助治疗、手术 + bevacizumab辅助治疗以及手术 + vemurafenib辅助治疗。在网状Meta分析中,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HR 0.47,95% CI 0.39 ~ 0.57)、nivolumab(HR 0.49,95% CI 0.36 ~ 0.65)和pembrolizumab(HR 0.57,95% CI 0.43 ~ 0.75)辅助治疗在改善无复发生存期上明显比单纯手术治疗更有效;Ⅲ期和存在溃疡的可切除黑素瘤患者亚组分析结果与上述网状Meta分析相同。不存在溃疡的可切除黑素瘤亚组分析中,vemurafenib(HR 0.48,95% CI 0.29 ~ 0.79)、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HR 0.48,95% CI 0.33 ~ 0.70)和nivolumab(HR 0.50,95% CI 0.31 ~ 0.79)辅助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但pembrolizumab(HR 0.69,95% CI 0.45 ~ 1.06)并没有比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在BRAF突变的黑素瘤亚组分析中,与单纯手术相比,bevacizumab(HR 0.60,95% CI 0.43 ~ 0.85)、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HR 0.47,95% CI 0.38 ~ 0.57)、pembrolizumab(HR 0.59,95% CI 0.38 ~ 0.92)和vemurafenib(HR 0.65,95% CI 0.50 ~ 0.85)辅助治疗均能明显延长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采用网状Meta分析对各种辅助治疗进行排序,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在网状Meta分析中以及Ⅲ期亚组、存在溃疡亚组和BRAF突变亚组中排第一的可能性最大,而不存在溃疡的亚组分析中,vemurafenib排第一的可能性最大。结论对于存在溃疡或BRAF突变的可切除黑素瘤患者,dabrafenib联合trametinib是最佳辅助治疗;对于BRAF突变状态未知或野生型的可切除黑素瘤患者,nivolumab是最佳辅助治疗。

  • 标签: 黑色素瘤 分子靶向治疗 Meta分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可切除黑素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患者肝脾CT测量值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ATB-DILI患者作为ATB-DILI组,其中轻度32例,中度25例,重度16例;并以1∶1配比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ATB-DILI组与健康对照组均行CT诊断,比较两组CT测量值,包括肝CT值、肝与脾差值、肝/脾比值;比较ATB-DILI组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CT测量值、肝功能异常率;比较ATB-DILI组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治疗前后肝CT值和肝功能异常率。分析肝脾CT测量值改变和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结果ATB-DILI组肝CT值、肝/脾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肝与脾差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B-DILI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肝CT值、肝与脾差值、肝/脾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肝CT值、肝/脾比值低于轻度、中度患者,肝与脾差值高于轻度、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B-DILI重度患者肝功能异常率为43.75%(7/16),高于轻度、中度ATB-DILI患者的6.25%(2/32)、12.00%(3/25),P<0.05。治疗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肝CT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肝CT值和肝功能异常率呈负相关(r=-0.641,P=0.007)。结论ATB-DILI患者CT测量值呈异常表达,肝CT值、肝/脾比值较低,肝与脾差值较高,并与病情程度、肝功能异常率密切相关,且肝CT值和肝功能异常率呈负相关,临床可据此实施疾病诊疗和预后评估。

  • 标签: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CT测量值 肝功能异常率 相关性分析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辅助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肠结核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奇偶法分组,奇数纳入观察组(46例),偶数纳入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基于此,观察组采用胸腺肽-α1辅助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肠黏膜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辅助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黏膜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肠结核 胸腺肽-α1 抗结核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对耐多药结核病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比例法药敏试验和WGS同时对2013至2017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结核病实验室菌株库保存的172株耐多药结核病(MDR)菌株进行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3种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检测。以比例法药敏试验为金标准,评价WGS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两种方法有差异的样本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法进行比较。采用McNemer检验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172株MDR菌株纳入本研究,WGS检测发现了2个突变基因:rrs和eis基因,rrs-A1401G是主要的突变位点,分别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耐药菌株的58.3%、14/18和14/14。WGS预测阿米卡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分别为14/15、93.6%和68.0%;卡那霉素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分别为15/15、98.1%和90.0%;卷曲霉素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分别为14/15、100%和96.0%。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菌株共13株,MIC复检1株为耐药菌株,12株为敏感菌株。阿米卡星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菌株11株,其中WGS检测结果显示8株发生rrs-514-A/C位点突变,而药敏试验和MIC检测均为敏感。结论WGS诊断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一致性较强,表明WG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MDR菌株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检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抗结核药 全基因组测序 抗药性 基因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度极高、预后较差的恶性疾病,多数患者诊断确诊时为进展期阶段,常失去手术指征或者只能行姑息性手术治疗,远期预后差。作为一种对化疗不敏感的肿瘤,长时间以来全身性治疗肝癌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本文对目前靶向药物在肝癌临床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 作者: 李国贤 韩根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免疫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开封 475000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神经免疫及抗体工程研究室,北京 100850
  • 简介:摘要肿瘤微环境可诱导一些免疫检查点分子的高表达,以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目前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protein 4, CTLA-4)以及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 Tim-3)等免疫检查点分子的靶向抗体药物研发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其中多种靶向PD-1和CTLA-4的抗体药物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上市,虽然有部分患者经以上药物治疗后出现完全缓解或生存期延长,但尚存在较多患者出现耐药或没有缓解病情的状况。最新的研究发现,靶向PD-1治疗的耐药患者Tim-3表达上调,Tim-3也被认为是潜在的新一代肿瘤治疗靶点,Tim-3与PD-1的靶向联合治疗有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国内外靶向Tim-3药物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免疫检查点 Tim-3 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佐剂在免疫学中的定义是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仅发挥辅助功能,随着各种佐剂的不断出现以及在一些传染病疫苗中的成功应用,其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应用于抗结核病疫苗中的佐剂种类、功能及前景做一简要综述,为合理选择佐剂和新型抗结核病疫苗佐剂的研发提供借鉴。

  • 标签: 佐剂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新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