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白皎煤矿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为进一步节约资源,拟将矿井废水直接在井下处理回用,每年节约废水处理成本85.41万元,为发展矿井水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水资源优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并且通过井下水处理回收利用的实施将填补煤矿工业用水在井下处理利用的一片空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癌症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符合标准的癌症患者70例,最终完成试验的患者有65例,艾灸预处理组(n=20)、艾灸组(n=22)、对照组(n=23)。3组患者均进行正规化疗,艾灸预处理组患者在化疗开始前7 d进行艾灸,每天1次,共14 d;艾灸组患者于化疗开始时进行艾灸,每天1次,共7 d;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比较3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骨髓抑制的发生及分度情况、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情况。结果3组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组间、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化疗后7、14 d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组间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组间=6.628,P=0.036;Wald χ2时间=43.018,P<0.001);化疗后7、14 d,3组患者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预处理能稳定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减少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在基于颅脑CT灌注数据重组CTA的图像后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7月河北省人民医院疑似脑血管疾病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检查方案的不同将分为A、B 2组,每组50例。A组行颅脑CT灌注检查(选取动静脉CT值差值最大期的前5个时相生成的时间最大密度投影数据集为A1亚组,差值最大期的原始薄层图像为A2亚组),B组行单时相CTA检查,分别进行人工和AI后处理。测量3组图像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客观评价指标并进行主观评分,记录并统计人工和AI后处理的血管分割合格率与后处理时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主观评分差异。结果3组横断面原始图像的主观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A1组动脉强化程度及小动脉细节显示评分、脑动脉CT值、SNR、CNR均高于A2亚组和B组(P均<0.05)。100例患者共1 100条血管,A1亚组[98.4%(541/550)]、B组[98.7%(543/550)]的AI血管重组合格率均高于人工重组[82.9%(456/550)、87.1%(479/550),χ²值分别为77.392、56.521,P<0.001],A2亚组的[78.4%(431/550)]AI血管重组合格率低于人工重组[85.6%(471/550),χ²=9.855,P=0.002]。AI处理完成时间较人工分别缩短56.30%、49.63%、50.81%。结论与人工后处理相比,AI在基于颅脑CT灌注降噪数据的CTA后处理的图像质量与工作效率上具有一定优势,结合人工质控,在脑血管病影像后处理方面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预防性治疗手段,是一种非侵入性和临床相关性的心肌保护策略,即术前给予肢体远端一定时间的急性间歇性缺血,可能减少远端器官(包括心脏、脑等)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研究发现,RIPC可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具有预防心肌I/RI的作用,但从实验转化到临床应用并获利于患者却非常困难。关于RIPC的研究与探索仍在继续,RIPC是否有临床应用的未来?这种治疗是否存在可行性?文章对近几年RIPC心肌保护效应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RIPC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困难所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再植离断耳廓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耳廓离断伤11例,其中完全离断2例,不全离断9例;手术距受伤时间1.0~8.5 h,平均5.5 h。运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损伤的耳廓动脉、静脉,术后予抗凝、解痉、预防感染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1例均完成再植,其中7例血管断端直接吻合,2例行静脉移植修复,共吻合血管17条。术后发生静脉危象1例,经切口放血后缓解,余10例顺利成活,外形满意;经6~26个月随访,再植耳廓外观良好,伤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耳廓离断伤,可提高微小血管吻合成功率,减少血管危象,提高耳廓再植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规范儿科护士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临床一线护士,观察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护士对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的依从性、掌握膀胱刺激术的护士人数比例、一次性留取尿液成功率及尿标本耗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循证实践后护士对婴幼儿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依从性明显提高,与循证实践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握膀胱刺激术的护士人数比例由0.00%提高至63.16%,一次性留取尿液成功率由41.30%提高至76.10%,尿标本耗时由82 min缩短至22.5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规范儿科护士的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行为,提高尿液标本采集成功率,可为婴幼儿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工作的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