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妊娠后,孕期发生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患者妊娠后,孕期发生子宫破裂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由于既往剖宫产术导致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后,孕期发生子宫破裂者为95例(89.6%);由于非剖宫产术(子宫穿孔术、子宫角楔形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导致瘢痕子宫患者妊娠后子宫破裂者为11例(10.4%)。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9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按照再次妊娠后,孕期发生子宫破裂类型,将其分别纳入完全性子宫破裂(CRU)组(n=17)和不全性子宫破裂(ICRU)组(n=78)。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对CRU组与ICRU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孕期瘢痕子宫破裂发生率: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瘢痕子宫患者孕期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129%(106/82 157);每年瘢痕子宫患者孕期子宫破裂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90,P<0.001)。②临床特点分析:本组106例患者的年龄为32岁(19~40岁);104例(98.1%)瘢痕子宫破裂发生在晚孕期(≥28孕周),2例发生在中孕期(20~27+6孕周);74例(69.8%)破裂者无典型子宫破裂症状,32例(30.2%)有典型子宫破裂症状。在11例非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中,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为8例,包括死胎、新生儿窒息、失血性休克及子宫切除术各为3、5、3及2例。③CRU组与ICRU组比较:孕次、产次、既往剖宫产术分娩次数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U组患者年龄、孕龄、本次妊娠距离前次剖宫产术分娩间隔时间及临产率,均大于、小于、短于及高于ICRU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4.323、P<0.001,Z=-32.578、P<0.001,Z=-7.268、P<0.001,χ2=4.720、P=0.030)。④治疗与随访结果:本组106例患者中,3例接受子宫切除术,18例于剖宫产术中接受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及子宫修补术,85例接受剖宫产术分娩及子宫修补术。对其中保留生育功能的85例患者随访5~52个月,无一例再次妊娠。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妊娠,是导致孕期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最为常见。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时,其发生CRU与本次妊娠距离前次剖宫术分娩间隔时间密切相关。对于非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妊娠时,若其发生子宫破裂,则后果往往更严重。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的妊娠并发症及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方法。患者35岁,孕2产0,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3年,停经66 d,间断阴道流血20余天,血β-hCG水平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子宫底壁肌层瘢痕周围囊性灶,考虑异位妊娠,予甲氨蝶呤(MTX)肌内注射及妊娠囊内注射治疗成功。妊娠囊内注射MTX后28 d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治疗后2个月月经恢复,复查影像学检查提示妊娠囊缩小。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少见,MTX进行保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给产科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针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所面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如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管理、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不良结局以及保守治疗的远期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等进行探索和总结,为我国瘢痕子宫的管理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子宫剖宫产瘢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剖宫产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75例行前瞻性诊断试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TVS)及CEUS检查,其中11例接受宫腔水造影检查。与TVS和宫腔水造影对比,分析CEUS对剖宫产瘢痕憩室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对CEUS与TVS两种方法测量瘢痕憩室形态学参数的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瘢痕憩室组和完整瘢痕组,对比分析2组瘢痕部位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结果TVS检出瘢痕憩室40例,检出率为53.3%(40/75);CEUS检出瘢痕憩室51例,检出率为68%(51/75),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36,P<0.05)。CEUS测量瘢痕憩室的深度、瘢痕残余肌层厚度平均值分别为(5.55±1.55)mm、(3.22±1.37)mm;与TVS的测量值(4.24±2.76)mm、(3.96±1.80)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3、6.480;P均<0.001)。瘢痕憩室组瘢痕部位的峰值强度及增强速率分别为(15.07±1.82)dB、(2.60±0.61)dB/s;均明显低于完整瘢痕组的(17.37±1.97)dB、(3.72±1.89)dB/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61、-3.837;P均<0.001)。结论CEUS对子宫剖宫产瘢痕憩室的检出能力优于TVS,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峰值强度、增强速率)可以通过造影剂微泡的灌注情况,反映瘢痕部位的微血管密度,对瘢痕愈合情况进行评估,CEUS在子宫剖宫产瘢痕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并评估个体化预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17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产妇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将其分为瘢痕愈合不良组(48例)和瘢痕愈合良好组(122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应用R语言(R 3.6.3)中的rms程序包绘制预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产前BMI、剖宫产次数、胎膜早破、切口位置临近宫颈内口、手术时间是剖宫产后发生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预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ROC结果显示,此列线图模型预测剖宫产后发生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AUC为0.902;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912,P=0.657,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一致性及较好校准度。结论本研究基于孕妇产前BMI、剖宫产次数、胎膜早破、切口位置临近宫颈内口、手术时间这5项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并评估个体化预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17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产妇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将其分为瘢痕愈合不良组(48例)和瘢痕愈合良好组(122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应用R语言(R 3.6.3)中的rms程序包绘制预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产前BMI、剖宫产次数、胎膜早破、切口位置临近宫颈内口、手术时间是剖宫产后发生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预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ROC结果显示,此列线图模型预测剖宫产后发生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AUC为0.902;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5.912,P=0.657,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一致性及较好校准度。结论本研究基于孕妇产前BMI、剖宫产次数、胎膜早破、切口位置临近宫颈内口、手术时间这5项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CSP)的发病特征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CSP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患者年龄范围为26~39岁,中位年龄为32.5岁。结果23例患者中,3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者,阴道流血时间长,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后2个月恢复正常。13例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中,7例患者联合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者,阴道流血少,血HCG术后30 d内降至正常;6例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术中出血<50 ml,血HCG术后2周内降至正常。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妊娠囊,术中出血350~500 ml,血HCG术后3周内降至正常。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早孕期间需行经阴道B超检查,确定妊娠囊着床部位。对于CSP的患者,在人工流产手术或药物流产前,建议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或联合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待胚胎灭活后,作好输液备血及手术准备的情况,在B超引导下清宫或宫腔镜下妊娠包块切除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且术后血HCG较快恢复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郑州仁济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2例行阴道分娩试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年龄(28.76±2.41)岁,年龄范围为23~35岁。记录产妇的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孕周、孕次、瘢痕厚度、距离前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合并前置胎盘情况,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自然分娩成功者79例,失败者23例。根据自然分娩是否成功将所有产妇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失败组产妇产前BMI[(31.12±1.26)kg/m2]高于成功组[(27.25±1.35)kg/m2、距离前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18.64±3.73)个月]少于成功组(25.84±5.18)个月],合并前置胎盘的比例[78.3%(18/23)]高于成功组[24.1%(19/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产前BMI偏高、合并前置胎盘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的危险因素(OR>1,P<0.05),距离前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偏长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失败与产前BMI、距离前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及前置胎盘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对辅助生殖助孕策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鲜胚移植的瘢痕子宫组109例和阴道分娩史组6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超促排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⑴年龄<35岁的瘢痕子宫组和阴道分娩史组患者超促排卵时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总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瘢痕子宫组患者获卵数、成熟卵子数、2PN数、优良胚胎数与阴道分娩史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年龄≥35岁时,两组患者间Gn总量、Gn总天数、获卵数、成熟卵子数、2PN数、优良胚胎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年龄<35岁患者无论是单胚胎移植还是双胚胎移植,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移植两枚胚胎时,瘢痕子宫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稍低于阴道分娩史组患者(57.57% vs 71.05%,39.39% vs 4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的患者中,单胚胎移植和双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年龄<35岁的患者和年龄≥35岁的患者中,瘢痕子宫组和阴道分娩史组患者的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后IVF助孕可能会影响患者获卵数和成熟卵数,既往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再生育前建议尽早评估卵巢功能,必要时积极助孕。单胚胎移植并不降低剖宫产瘢痕子宫患者IVF-ET助孕结局,建议剖宫产瘢痕子宫患者行单胚胎移植,降低双胎妊娠后孕产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先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2~3 d后再行宫腔镜下妊娠病灶电切术。对照组26例,直接行宫腔镜下妊娠病灶电切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失败2例(均为Ⅲ型),其中1例联合腹腔镜行妊娠病灶清除术,1例转行经阴道病灶清除术。对照组失败6例(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1例),其中3例术中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其后行宫腔镜手术,2例联合腹腔镜行妊娠病灶清除术,1例Ⅲ型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立即转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来潮时间、术后阴道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17.09±3.62)min、(32.6±5.6)mL、95.2%(40/42)、(4.76±1.63)d、(18.00±6.62)d、(30.28±4.23)d、(32.75±8.32)mL、(3.26±1.06)d,对照组分别为(49.51±3.41)min、(60.3±13.6)mL、76.9%(20/26)、(7.23±1.96)d、(22.00±6.91)d、(36.41±7.62)d、(46.23±11.73)mL、(6.42±2.45)d,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8、14.09,χ2=5.189,t=5.62、2.30、4.27、5.54、7.35,均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成功率较高,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Ⅰ型与Ⅱ型瘢痕妊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瘢痕处妊娠物切除术联合宫腔镜下探查术治疗Ⅱ型或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Ⅱ型或Ⅲ型剖宫产术后CSP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阴式手术局部切除子宫瘢痕处妊娠物,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瘢痕处妊娠物切除术联合宫腔镜下探查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围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前、术后1 d生理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3%)与对照组(84.7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HCG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COR、CRP水平均较术前增高,但观察组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9%)与对照组(8.4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瘢痕处妊娠物切除术联合宫腔镜下探查术治疗Ⅱ型或Ⅲ型剖宫产术后CSP患者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可减少围术期出血量,减轻生理应激,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且具有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组(UAE组,44例)及药物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组(药物组,38例)。记录两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治疗成功率、病情恢复情况[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卵巢储备功能[促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结果UAE组清宫术中出血量及β-HCG转阴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药物组(P<0.05);UAE组治疗成功率为81.82%(36/44),高于药物组的60.53%(23/38),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储备功能(FSH、AMH、INHB)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UAE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CSP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利。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 2019年6月运城市中心医院诊治的CSP患者158例,分型依据《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其中Ⅰ型(55例),Ⅱ型(86例),Ⅲ型(17例);采取手术方式分别为超声引导下清宫术(A组)、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加清宫术(B组)、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加瘢痕修补术(C组)。比较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比例、术后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33±72.31)mL、(34.41±17.16)mL、(65.71±70.52)mL,F=8.51,P=0.014];术后HCG下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4±0.18)、(0.79±0.10)、(0.76±0.19),F=19.21,P<0.001];B组术后月经量减少发生率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P=0.003);术后12例患者再次宫内妊娠,其中A组8例(其中2例为Ⅰ型CSP,3例为Ⅱ型CSP,3例为Ⅲ型CSP),B组4例(其中3例为Ⅰ型CSP,1例为Ⅱ型CSP),最终6例足月剖宫产分娩(A组4例,B组2例)。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加清宫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HCG下降明显,但可导致月经量减少;对于Ⅰ型及Ⅱ型CSP可首选超声引导下清宫术,若术中大出血可行球囊压迫止血;Ⅲ型CSP可考虑直接采用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加瘢痕修补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以及瘢痕憩室对行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的再生育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SET的再生育妇女的临床数据,根据既往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分娩(cesarean delivery,CD)组及经阴道分娩(vaginal delivery,VD)组,根据移植胚胎的时期分成两个亚组,分别比较移植卵裂期胚胎CD1组(928例)和VD1组(928例),移植囊胚期胚胎CD2组(570例)和VD2组(480例)的妊娠结局。将CD组进一步分为憩室组和无憩室组,观察子宫瘢痕憩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无论移植卵裂期胚胎或囊胚期胚胎,CD组同VD组两组之间的活产率、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早产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VD组相比,CD组妊娠期并发症如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剖宫产术后无憩室患者相比,合并憩室的患者,移植囊胚期胚胎活产率下降[30.00%(12/40)比51.32%(272/530),P=0.013],移植卵裂期胚胎的妊娠率[18.97%(11/58)比32.30%(281/870),P=0.034]和种植率[18.97%(11/58)比31.26%(272/870),P=0.049]均下降。结论采用SET策略,具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同阴道分娩史患者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并且没有增加围产期并发症的风险。但是瘢痕憩室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推荐对瘢痕子宫患者行单囊胚移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孕妇继续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妊娠早期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CSP并强烈要求继续妊娠的55例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55例孕妇中,15例(27%,15/55)于妊娠早期终止妊娠,1例因子宫颈管扩张于孕23周行剖宫取胎术,39例(71%,39/55)继续妊娠至妊娠晚期行剖宫产术获得活产儿。39例剖宫产术分娩孕妇的中位分娩孕周为35+6周(范围:28+5~39+2周),其中,孕28+5~33+6周分娩7例,孕34~36+6周分娩20例,孕37~39+2周分娩12例;病理检查结果为胎盘正常3例(8%,3/39),粘连型胎盘植入4例(10%,4/39),植入型胎盘植入9例(23%,9/39),穿透型胎盘植入23例(59%,23/39)。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孕妇中,产前最后一次超声检查提示为前置胎盘者27例(75%,27/36),9例未提示合并前置胎盘。39例剖宫产术分娩孕妇的中位术中出血量1 000 ml(范围:300~3 500 ml),中位自体血回输量300 ml(范围:0~2 000 ml),输注异体悬浮红细胞400 ml(范围:0~2 400 ml);产妇子宫保留率100%(39/39),仅1例因术中发生膀胱内出血行膀胱造瘘术;中位新生儿出生体重2 580 g(范围:1 350~3 800 g),仅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结论CSP孕妇经充分超声评估及医患沟通后、在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可以获得较好的母儿结局,但CSP孕妇继续妊娠发展为PAS的可能性极大,围产期需要有效的止血手段及多学科团队协作以保障母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