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镜吞咽功能评估(FEES)在指导气管切开合并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拔管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9年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住院并行气管切开的188例神经性疾病(合并障碍)患者FEES评估结果,同时分析FEES评估指标(包括声门活动是否正常、咽部分泌物分级及残留、渗漏-误吸评级等)对拔管成功与否的影响。结果入选患者根据拔管情况分为拔管成功组及拔管失败组。拔管成功组共有患者109例,拔管失败组共有患者79例,拔管成功率为57%;拔管成功组气管切开平均病程(184 d)较拔管失败组平均病程(292 d)明显缩短(P<0.05)。拔管失败组患者声门异常占比(55.0%)较拔管成功组异常占比(20.8%)明显增高(P<0.05);拔管成功组咽部分泌物分级、渗漏-误吸分级均显著低于拔管失败组水平(P<0.05);拔管成功组与拔管失败组患者在食物残留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FEES评估指标(包括声门活动、分泌物残留、进食误吸情况等)在指导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气管切开套管拔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神经性吞咽障碍 拔管 喉镜吞咽功能评估 残留 误吸 声门活动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配合构音障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接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和构音障碍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治疗效率为89.74%(35/39),对照组为69.23%(2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点洼田饮水、NHISS评分不断降低(均P<0.05),VFSS、FOIS评分不断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在治疗1、2、4周的洼田饮水、NHI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VFSS、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配合构音障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及神经功能,对患者言语功能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 构音障碍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康复训练措施对其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患者在此研究中共计纳入5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6月开始至2020年12月截止,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至两组,组别名称分别为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患者的例数均为25例,前者利用常规护理法,后者以此为基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法,对比研究结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吞咽功能障碍评分(20.36±1.01)明显低于对比组(31.28±1.21)(P<0.05),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均高于对比组(均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92%(23/25)]明显高于对比组[60%(15/25)](P<0.05)。结论通过运用吞咽康复训练措施能够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产生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吞咽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B/M型超声研究颏舌骨肌的运动变化规律,评估其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就诊的经综合康复治疗3个月后吞咽功能恢复正常的30例患者(病例组)为研究对象,应用B/M型超声分别于康复治疗前、治疗3周、痊愈后观察患者吞咽5 ml矿物质水过程中颏舌骨肌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及平均运动速度。招募20例无吞咽功能障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超声观察颏舌骨肌的运动。结果健康老年人颏舌骨肌的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平均运动速度分别为(7.798±0.996)mm、(0.897±0.113)s、(8.696±0.915)mm/s。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颏舌骨肌的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平均运动速度分别为(6.178±0.847)mm、(1.672±0.195)s、(3.719±0.885)mm/s。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3周:颏舌骨肌的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平均运动速度分别为(6.833±0.805)mm、(1.331±0.151)s、(5.735±0.684)mm/s。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痊愈后:颏舌骨肌的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平均运动速度分别为(7.693±0.422)mm、(0.848±0.294)s、(8.591±0.984)mm/s。结论B/M型超声能准确定量评估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颏舌骨肌功能改善情况,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颏舌骨肌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及早期训练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饮食宣教和指导的基础上,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GUSS评分、血清蛋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误吸、肺部感染及再插管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US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5.26±2.07)分和(66.71±4.13)分、(65.62±5.92)分、(47.89±1.15)分、(66.37±2.9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1±2.15)分和(55.41±5.23)分、(57.82±3.94)分、(45.23±1.11)分、(59.12±4.95)分(t=13.598、11.375、7.358、137.076、8.425,均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以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分别为(38.12±5.29)g/L、(149.62±13.85)g/L、(0.32±0.03)g/L、(2.35±0.35)g/L以及(0.91±0.23)m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1.87±4.58)g/L、(123.48±13.02)g/L、(0.21±0.04)g/L、(1.95±0.24)g/L、(1.26±0.21)mg/L(t=5.992、9.225、14.758、6.323、7.539,均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误吸、肺部感染及再插管发生率总发生率为2.22%(1/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χ2=4.444,P<0.05)。结论采用GUSS筛查和指导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误吸、肺部感染及再插管发生率。

  • 标签: 吞咽障碍 康复 吞咽功能评估量表 生活质量 白蛋白 前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均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营养不良、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吞咽障碍性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录像吞咽造影检查法(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能有效改善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降低吞咽障碍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 摄食细节管理 脑卒中吞咽障碍 预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吞咽功能障碍可较大程度影响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更能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积极开展相关的临床评估及治疗尤为关键和迫切。本文就国内外早产儿吞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为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早产儿 吞咽障碍 评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7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吞咽操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NA-SF评分、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SA评分、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应用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 标签: 吞咽障碍 家庭赋权方案 吞咽操 吞咽功能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继发吞咽功能障碍(SFD)患者应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鼻饲泵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CI继发SFD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65.87±10.64)岁;观察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66.12±9.39)岁。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鼻饲泵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摄食情况[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差异;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VDS口腔期评分、咽期评分、总分分别为(13.02±3.01)分、(29.37±9.31)分、(54.79±12.52)分,对照组为(25.42±8.36)分、(33.13±10.36)分、(61.96±13.89)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且两组干预4周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均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3.33±1.19)分比(2.89±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SWAL-QOL中的进食时间、食欲、食物选择、症状频次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6.36±2.36)分比(13.09±2.21)分、(14.63±1.61)分比(12.03±1.15)分、(17.36±1.56)分比(14.06±1.59)分、(16.96±1.32)分比(13.62±1.23)分],且两组干预4周后各项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10%(5/55),对照组为16.67%(9/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7,P=0.237)。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鼻饲泵可有效缓解ACI患者SFD程度,恢复摄食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训练 鼻饲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吞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雄安新区安新县中医医院内1科收治的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就诊顺序纳入患者,单盲法评价,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以及V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疗效评价指标为间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以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2周后,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0%(27/36),治疗组痊愈10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88.9%(32/36);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8,P<0.05)。(2)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该评分较各自治疗前均明显提高(t=2.02、2.42,P均<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增高(t=0.735,P<0.05)。(3)SSA评分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评分较各自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2.04、2.46,P均<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t=0.732,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和吞咽治疗仪合用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吞咽能力。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针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系统检索有关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1年3月。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7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相对危险度(RR)=1.28,P<0.001]、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0.67,P<0.001]、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口腔期评分(SMD=-0.61,P=0.020)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DS咽期评分中(SMD=-0.53,P=0.200),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舌肌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吞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雄安新区安新县中医医院内1科收治的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就诊顺序纳入患者,单盲法评价,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以及V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疗效评价指标为间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以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2周后,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0%(27/36),治疗组痊愈10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88.9%(32/36);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8,P<0.05)。(2)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该评分较各自治疗前均明显提高(t=2.02、2.42,P均<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增高(t=0.735,P<0.05)。(3)SSA评分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评分较各自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2.04、2.46,P均<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t=0.732,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和吞咽治疗仪合用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吞咽能力。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针刺疗法
  • 简介:摘要甲状旁腺素可作用于骨骼、肾脏及肠道,在人体钙磷代谢稳态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有关甲状旁腺功能障碍对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目前尚知之甚少。本文着重讨论甲状旁腺疾病与生殖功能和生殖健康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障碍 生殖系统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接诊的104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49例,年龄(71.84±3.12)岁。按照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分为吞咽功能障碍组22例和无吞咽功能障碍组82例。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脑干、多发性病灶、进食时间>30 min、牙齿缺失>6颗、固体食物、喂食是脑梗死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且OR≥1)。结论脑梗死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针对各危险因素加强护理措施干预,以避免吞咽功能障碍发生。

  • 标签: 吞咽功能障碍 脑梗死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换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有42例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1.0%。吞咽功能障碍组与无吞咽功能障碍组在年龄、病灶部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ADL评分、NIHSS评分、牙齿缺损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多发性病灶、合并高血压、NIHSS评分、牙齿缺失是导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必须加强对高危因素的重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吞咽器官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房的8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吞咽器官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8周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得分、洼田饮水试验(WST)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4、8周后的SSA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WST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器官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吞咽障碍 老年人 吞咽器官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流量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合并障碍患者的误吸与残留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17例,在气管套管处配接高流量湿化仪并抽空气囊,对照条件为气管套管堵管、抽空气囊、充盈气囊的三种状态,在不同状态下给予患者5 ml中稠食物,使用喉镜吞咽功能评估(FEES)对残留和误吸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7例患者在高流量湿化、气管套管堵管、抽空气囊、充盈气囊四种状态下的渗漏-误吸评分和残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接高流量湿化仪时,17例患者的渗漏-误吸评分为(3.2±2.0)分,明显低于另三种状态下的渗漏-误吸评分[气管套管堵管(5.2± 2.3)分、抽空气囊(5.6±2.3)分、充盈气囊(6.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接高流量湿化仪时,17例患者的残留评分为(2.8±1.1)分,亦明显低于另三种状态下的残留评分[气管套管堵管(3.8±1.2)分、抽空气囊(3.6±1.3)分、充盈气囊(3.9±1.4)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配接高流量湿化仪可以有效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吞咽功能状态。

  • 标签: 气管切开 吞咽困难,喉镜吞咽功能评估 残留 误吸 高流量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居家饮食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方案,研究组接受居家饮食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男性百分比、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主要照顾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67%和6.67%,研究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6.67%,研究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吞咽功能评级为1级15.00%、2级40.00%、3级35.00%、4级10.00%,对照组吞咽功能评级为1级3.33%、2级11.67%、3级63.33%、4级21.67%;出院3个月后,研究组吞咽功能评级为1级51.67%、2级25.00%、3级18.33%、4级5.00%,对照组吞咽功能评级为1级15.00%、2级35.00%、3级36.67%、4级13.33%;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38.57±12.46)分和(126.34±12.45)分;出院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48.25±12.63)分和(136.35±11.25)分;出院1个月及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显著性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制定并实施居家饮食护理方案,既能保证患者日常饮食过程安全,增加饮食量,又能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脑梗死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吞咽功能障碍 脑梗死 居家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以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为特征的可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为PICU收治患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时炎症、凝血反应相互促进,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普遍存在,在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脓毒症的最终转归至关重要。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非单一途径驱动,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均起重要作用,故针对单一途径进行治疗难有良好效果。故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临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及最佳干预时机提供参考。

  • 标签: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指标检测方法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入ICU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发生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脑肿瘤术后入ICU的1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47例脑肿瘤术后入ICU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1.1%(31/14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OR=0.573,95%CI:0.457~0.719)、胃肠营养管置管(OR=15.381,95%CI:2.698~87.700)和肿瘤部位(OR=6.264,95%CI:2.662~14.739)是脑肿瘤术后入ICU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结论脑肿瘤术后入ICU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有幕下肿瘤、胃肠营养管置管、低GCS评分,应对高危人群密切关注,以便采取早期措施预防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脑肿瘤 吞咽障碍 重症监护 危险因素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