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支线航空成为了民航强国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支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全国来看,云南省地域面积大、地理位置不便,航空成为不可或缺的运输方式,特别是在支线运输方面极具代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支线运输发展现状,并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就云南民航支线运输发展做相关探索。

  • 标签: 支线运输 建议
  • 简介:摘要动力治疗(PDT)是日光性角化病、尖锐湿疣和中重度寻常痤疮等难治性皮肤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中照参数和光源对PDT疗效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着重从光源波长、光源类型、照剂量几方面阐述PDT中如何设定照参数和选择光源,并综述新型PDT光源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光化学疗法 皮肤疾病 照光参数 光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省大姚县2例疑似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对2020年6月15 - 20日大姚县2例疑似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尸体解剖,并采集血液及组织样本等进行常见毒物毒品定性分析。结果2例病例所在地区均为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历史重病区村,且死亡时间均发生在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发病季节。2例病例间无血缘关系,死前均无明显异常症状,无特殊饮食,无农药和其他有毒化学药品接触史,常见毒物毒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尸体解剖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病例1死于冠心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致急性心功能障碍,病例2死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结论2例病例均通过尸体解剖排除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并确定了死亡原因。提示在发生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时应尽快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积极通过开展尸体解剖,从病理学角度明确致死原因。

  • 标签: 猝死 尸体解剖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论文以帮卖盆地毗邻的勐撒盆地为研究区,基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以及盆地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等分析,探讨了盆地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区含煤地层、含煤性及煤层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煤中锗等伴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标签: 勐撒盆地 元素分析 煤中锗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云南省师宗县蠓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7月采集自云南省师宗县的74批3 705只蠓虫进行检测,然后对扩增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使用MEGAX软件ALIGN进行序列比对和基于Maximum Likelihood (ML)方法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在云南省采集74批蠓虫样品中3批标本(SZC33、SZC42和SZ625C8-2)扩增出600 bp左右大小电泳条带;经过对以上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SZC33和SZ625C8-2样本获得西藏环状病毒序列,而SZC42样品测序失败;对SZC42样品PCR产物进行克隆,挑取5个克隆进行测序,5个克隆均获得一段长为589个核苷酸(nucleotide,nt)序列,经BLASTx比对发现这5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均与美国蚊虫中发现的星状病毒样病毒(culex bastrovirus-like virus, CAVL)的非结构蛋白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最高,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蠓虫(SZC42)样本检测到的病毒基因序列与美国蚊虫中检测到的CAVL(NC_040647)、巴西污水中检测到的星状病毒(Astrovirus,AV)(MF042208)以及越南蝙蝠检测到的AV(NC_032426)遗传进化关系较近,但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论云南省蠓虫中发现的SZC42病毒序列为星状病毒序列。

  • 标签: 蠓虫 星状病毒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日光的累计照射可加速皮肤老化与癌变,使皮肤的生物学及临床反应发生改变,包括急性损伤(日晒伤)和慢性损伤(老化、癌变或色素沉着等)。文章概述了近年来紫外线对皮肤老化及癌变影响的研究进展,揭示老化和致癌机制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产生活性氧和DNA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细胞损伤、炎症、免疫抑制、细胞外基质重塑及血管生成改变所致,为临床防治老化和癌变提供帮助。

  • 标签: 皮肤衰老 紫外线 细胞外基质 活性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简称云南猝死)病区人群常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桥粒蛋白基因的突变情况,探索ARVC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与云南猝死之间的病因联系。方法收集祥云县云南猝死病例(n = 1)的尸解心腔血,采集同发病例(n = 1)和病例亲属(n = 16)的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样DNA,PCR扩增后采用Sanger法对5个ARVC桥粒蛋白基因[桥粒斑菲素蛋白2(PKP2)、连接桥粒斑珠蛋白(JUP)、桥粒斑蛋白(DSP)、桥粒芯糖蛋白2(DSG2)、桥粒芯胶蛋白2(DSC2)]的97个外显子进行测序;同时,调查云南猝死病例、同发病例及病例亲属的基本情况和遗传家系,综合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云南猝死病例和同发病例携带JUP、DSP、DSG2基因突变,病例亲属中PKP2、JUP、DSP、DSG2、DSC2基因各有2、14、16、15、4人发生突变。云南猝死病例、同发病例及病例亲属携带6个相同的突变位点:JUP基因3号外显子c.213 T>C同义突变,14号外显子c.2089 A>T错义突变;DSP基因19号外显子c.2631 G>A同义突变,24号外显子c.8472 G>C同义突变;DSG2基因8号外显子c.861 C>T同义突变,15号外显子c.3321 T>C同义突变。结论祥云县云南猝死病例、同发病例及病例亲属携带的6个相同突变位点(JUP基因c.213 T>C、c.2089 A>T,DSP基因c.2631 G>A、c.8472 G>C,DSG2基因c.861 C>T、c.3321 T>C)可能与部分云南猝死的发病有关。

  • 标签: 猝死,心脏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桥粒蛋白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云南省大理州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简称云南猝死)病区推行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效果,为完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2010年,云南省针对云南猝死的病因模式,在病区推行综合性干预措施。2019年7月,在大理州鹤庆、祥云、云龙、洱源、剑川、宾川、南涧共7个县的31个云南猝死发病自然村,分别选取发生过云南猝死的47户家庭作为病例家庭和未发生过云南猝死的23户家庭作为对照家庭。对病例家庭和对照家庭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了解"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与"当前"两个时间点家庭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膳食结构、健康素养等。结果当前病例家庭年收入(中位数,20 492.6元)明显高于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3 883.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 5.27,P < 0.001)。当前病例家庭主食粮为大米(76.6%,36/47);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病例家庭中吃不饱的家庭占23.4%(11/47),当前病例家庭已没有吃不饱的情况。病例家庭当前与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相比,饮食习惯方面:吃毒沟褶菌人数占比由19.0%(39/205)降至0(0/190),吃野果人数占比由17.1%(35/205)降至9.5%(18/190),喝生水人数占比由55.1%(113/205)降至42.1%(80/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37、4.90、6.86,均P < 0.05)。生活习惯及健康意识方面:饭前便后勤洗手人数占比由9.8%(20/205)升至41.6%(79/190),不过度劳累人数占比由16.6%(34/205)升至34.2%(65/190),喷农药时做好防护人数占比由7.3%(15/205)升至21.6%(41/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3.17、33.94、16.48,均P < 0.001);如厕习惯方面:野外如厕人数占比由75.6%(155/205)降至9.5%(18/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5.21,P < 0.001)。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病例家庭吃毒沟褶菌、野外如厕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家庭(χ2 = 22.37、23.70,均P < 0.001),饭前便后勤洗手、不过度劳累人数占比均低于对照家庭(χ2 = 7.38、4.93,均P < 0.05)。结论大理州云南猝死病区经济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已明显改善,人群健康素养、防病意识均有较大提高。经济状况及生活水平、膳食结构、健康素养可能是云南猝死的相关影响因素。

  • 标签: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 影响因素 干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省剑川县2017年分离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菌株的生化特性、毒力因子等表型,分析该次新发鼠疫疫情性质及来源。方法收集由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中心实验室保存的2017年分离自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大庆村的鼠疫菌3株(JC109鼠、JC109蚤、JC113),可能关联鼠疫菌2株(丽江市玉龙县鼠疫菌LJ01、丽江市古城区鼠疫菌LJ04),对照菌5株(鼠疫菌JC1332、LJ485、BN2636、EV-76,假结核耶尔森菌PST-1)。采用阿拉伯糖、鼠李糖、密二糖、麦芽糖及甘油发酵实验及硝酸盐还原实验对比分析鼠疫菌的生化特性及生态型,结合毒力因子[色素沉着因子(pgm)、毒力抗原(VW)]检测和营养需求实验结果判断鼠疫菌的毒力强弱。结果鼠疫菌JC109鼠、JC109蚤、JC113均发酵阿拉伯糖、麦芽糖、甘油,不发酵鼠李糖、密二糖;且硝酸盐还原实验均为阳性,生态分型属于喜马拉雅旱獭青藏高原型鼠疫菌株。毒力因子pgm、VW检测均为阳性,营养需求类型为苯丙氨酸依赖、谷氨酸不依赖型。与LJ01菌株表型相同、与JC1332菌株表型不同。结论2017年剑川县大庆村分离的菌株与丽江玉龙野鼠鼠疫疫源地菌株表型相同,此次疫情来源可能是由丽江玉龙野鼠鼠疫疫源地的向南扩散输入。

  • 标签: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毒力因子 生化特性 生态型
  • 简介:摘要云南建水朱家花园朱氏家族商贸档案的发现,丰富了滇南工商业史料,对滇南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演变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简述朱氏家族商贸档案的修补抢救与存储保护手段及方法,提出延长档案寿命方法,以维护历史档案真实面貌,推动历史档案保护建设。

  • 标签: 历史档案保护 抢救 修复 管理
  • 简介:摘要云南建水朱家花园朱氏家族商贸档案的发现,丰富了滇南工商业史料,对滇南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演变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简述朱氏家族商贸档案的修补抢救与存储保护手段及方法,提出延长档案寿命方法,以维护历史档案真实面貌,推动历史档案保护建设。

  • 标签: 历史档案保护 抢救 修复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12岁儿童屈参数发育特点,分析其与屈不正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12岁儿童600例(1 200眼),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获得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角膜屈力、前房深度,并计算晶状体屈力。按年龄分成3组,分别为3~6岁组,7~9岁组和10~12岁组。按SE分成5组,分别为远视组、正视组、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年龄、屈力与各屈参数的关系。结果:3~6岁组,7~9岁组和10~12岁组SE(F=131.5,P<0.001)及晶状体屈力(F=276.4,P<0.001)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眼轴长度(F=235.02,P<0.001)、前房深度(F=228.7,P<0.001)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角膜曲率(F=0.01,P=0.66)变化稳定。3组SE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80、-0.85、-0.81,均P<0.001),与晶状体屈力呈正相关(r=0.98、0.92、0.91,均P<0.001)。轻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及晶状体屈力与SE存在相关性(r=-0.545、0.601,P<0.001);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及晶状体屈力与SE存在相关性(r=-0.675、0.784,P<0.001)。矫正年龄和性别后,眼轴长度解释了SE 73.6%的变异,晶状体屈力可解释SE 86.5%的变异。结论:眼轴长度与晶状体屈力是影响屈发育和近视发展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 近视 眼轴长度 晶状体屈光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儿童和孕妇食用盐碘和尿碘含量,评价碘营养状况,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1 - 12月,在云南省的16个州(市),每个州(市)抽取1个县(市),每个县(市)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个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在每个村(居委会)的小学各抽取20名8 ~ 10岁非寄宿儿童(男、女均衡),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盐样、尿样,每个县(市)共调查80名儿童;在所抽取的2个乡(镇、街道)各抽取20名孕妇,采集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尿样,每个县(市)共调查40名孕妇。分别进行盐碘、尿碘含量测定。结果在云南省的16个县(市),共采集8 ~ 10岁儿童和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2 009份、尿样2 041份(儿童1 375份、孕妇666份)。其中,盐碘中位数为26.0 mg/kg,碘盐覆盖率为100.0%(2 009/2 009),碘盐合格率为98.7%(1 982/2 00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7%(1 982/2 009),各县(市)间重点人群盐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58.98,P < 0.01)。8 ~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8.5 μg/L,不同年龄儿童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9.45,P < 0.01),不同性别儿童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 1.43,P > 0.05)。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41.9 μg/L,< 150 μg/L的占52.1%(347/666),各县(市)间孕妇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88.32,P < 0.01)。结论云南省重点人群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碘盐供应良好;8 ~ 10岁儿童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100 ~ 199 μg/L),孕妇碘营养处于碘缺乏状态( < 150 μg/L)。建议加强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防病意识,做到科学补碘。

  • 标签: 盐类 尿 孕妇 儿童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2021年云南省涉禽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状况。方法从云南省16个地区选择5类涉禽场所,并采集6种环境样本(笼具表面擦拭样本、案板表面擦拭样本、禽类粪便样本、清洗禽类的污水样本和禽类饮水样本),采用Real-time PCR法开展禽流感病毒A型核酸检测,核酸阳性样本进一步开展H5、H7和H9亚型检测。结果2015—2021年云南省共检测环境样本11 033份,禽流感病毒A型核酸阳性样本2 951份,阳性率为26.75%,以H9亚型为主(2 164份)。城乡活禽市场和活禽批发市场的样本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36.08%和35.06%。6种环境样本中清洗禽类污水阳性率最高(45.50%),其次为案板表面样本(35.06%)。保山、文山和怒江为云南省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前3位的地区。结论云南省涉禽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污染较为严重。

  • 标签: 禽流感 环境样本 H5/H7/H9亚型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医院HIV/AIDS病例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在云南省某医院就诊的HIV/AIDS患者455例,分析不同特征患者死亡构成比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55例患者中死亡67例(14.72%)。男性、单身、同性性传播、首次就诊CD4值≤200个/μL、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未服用美沙酮、合并乙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分别为19.91%、35.77%、26.79%、19.09%、25.85%、16.32%、42.86%和21.78%。男性(OR=2.301,95%CI: 1.592~3.653)、单身(OR=12.334,95% CI:6.691~27.236)、未进行抗病毒治疗(OR=2.884,95%CI: 1.093~6.265)、未服用美沙酮(OR=14.237,95%CI: 3.229~24.692)、合并乙型肝炎(OR=4.565,95%CI: 2.343~13.122)或丙型肝炎(OR=3.881,95% CI:1.401~6.745)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首次就诊CD4细胞数>200个/μL的患者死亡风险较低(OR=0.391,95%CI: 0.232~0.84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累计生存率高于不接受的患者(χ2=21.090,P<0.05)。结论男性、单身、首次就诊CD4值≤200个/μL,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未服用美沙酮,合并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是HIV/AI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HIV 死亡 危险因素 合并感染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