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5G时代即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发展热点的今天,改革传统的卡片和现金缴费模式,将移动支付运用到高速缴费中,不但能解决传统缴费方式的流程多、收费慢的问题,提高收费站的车辆通行速度,还能减少现金清点,带来诸多便利。现如今,以NFC为代表的支付方式成为移动支付方式在高速上应用的典型,并且随着有关部门相关规定的制定,移动支付体系越发完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实际检验。本文结合移动支付在当下的发展背景和发展情况,阐释移动支付在高速领域应用的特点以及优势,具体分析移动支付在高速上的使用,最后对现如今高速上的移动支付体系尚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优化建议,结合安全问题作出进一步的阐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救护车运载条件下进行头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陆军某部训练基地的志愿者健康官兵95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77人),救护车在停止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Ⅱ组(11人),救护车在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Ⅲ组(7人),设置电磁波干扰环境。分析对比3组受检者在不同状态下,移动CT扫描成像质量、运动伪影、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情况。结果骨窗成像:3组受检者颅骨、眼眶、鼻蝶窦等成像清晰。脑组织窗成像:3组受检者均可清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脑白质等结构,但颅底部分层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伪影,其中Ⅰ组16.88%(13/77)受检者有较轻微的线状运动伪影,Ⅱ组81.82%(9/11)受检者有较明显的运动伪影;Ⅲ组14.29%(1/7)受检者有轻微线状运动伪影。经χ2检验,Ⅰ组、Ⅲ组分别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645、7.901,均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1,P>0.05)。在电磁干扰状态下,移动CT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3组辐射剂量CTDIvol均为36.27 mGy。结论16排移动CT在救护车行驶及电磁干扰状态下扫描成像稳定安全,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庭康复移动互联网远程指导平台在前庭康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线下门诊确诊且需要进行前庭康复治疗的成年前庭疾病患者,根据其症状、诊断及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基线评估,制定前庭康复方案。患者下载并安装前庭康复移动互联网远程指导平台app,注册并上传病历资料,平台根据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的前庭康复方案推送相应的锻炼指导视频,指导患者居家完成4周的前庭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前后平台对患者进行眩晕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ABC)、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以及焦虑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采用SigmaStat 4.0软件统计分析其康复效果。结果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共233例眩晕患者完成前庭康复指导平台注册,其中187例坚持4周康复训练并完成量表评测。187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122例;年龄(49.8±16.0)岁;病史1~192个月,中位病史8个月。与康复锻炼前比较,170例患者眩晕主观感觉改善,总体有效率为90.9%(170/187)。单侧前庭功能减退、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聋伴眩晕、Hunt综合征、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康复训练后眩晕主观症状基本全部获得改善,康复锻炼前后ABC、DHI、SAS评分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梅尼埃病间歇期及梅尼埃病术后患者中,超过90%的患者康复训练后眩晕主观症状改善,且ABC、DHI、SAS评分前庭康复锻炼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中,36.7%(11/30)的患者前庭康复锻炼后眩晕主观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但康复锻炼后DHI评分较锻炼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前庭功能减退患者,虽然大部分(6/8)主观症状评分较锻炼前改善,但ABC、DHI、SAS评分康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单侧前庭病变患者,借助于前庭康复移动互联网远程指导平台的前庭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主观症状、平衡能力和焦虑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年癌症患者对移动健康应用的使用体验,为提高健康应用的使用率及持续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5—6月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内科病房的12例青年癌症患者,采用描述性现象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归纳4个主题,分别为使用态度存在差异(用于康复管理、当作验证手段、产生抵触情绪、减少使用频率);功能开发不足,降低使用体验(自主性缺乏、智能评估不足);渴望专业的运营机构;认可发展前景,期待更加完善。结论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需在满足疾病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患者对健康应用的偏好及使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