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本权利限制问题思考,可以遵循“基本权利构成——基本权利限制——基本权利限制违宪阻却事由”三个思考层次。在第一个层次中确定基本权利保障范围和基本权利主体,其中需要分析基本权利内在界限和基本权利竞舍等问题;在第二个层次确定国家对基本权利限制认定标准;在第三个层次确定该限制行为是否有违宪阻却事由存在,并依此作出该限制行为合宪或违宪判断。在这一层次需要分析法律保留、比例原则、基本权利本质内容等问题。以上三个层次构成了基本权利限制问题思考框架。

  • 标签: 基本权利构成 基本权利限制 违宪阻却事由 本质内容
  • 简介:公民宪法基本权利可以受到限制,但只有法律可以限制,此处法律仅指狭义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通过规范性文件,而非指行政机关、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政府颁布规范性文件,并且不得是立法机关通过决议。同理,依法治国、法治国家与依法行政中“法”必须作狭义解释。行政法规只具备有限“法”属性,只在法律有明确授权或者法律根据前提下才可以限制公民基本权利,而地方性法规与政府规章则无权限制基本权利。

  • 标签: 孙志刚案 宪法 基本权利 法治建设 合宪性 合法性
  • 简介:言论免责与不受逮捕制度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一项制度.为保障议会内部讨论及表决自由,避免议会组成受到不法干预以及维护议员本身的人身自由考虑而设立。通过对言论免责及不受逮捕制度进行研究,使我国在充分借鉴民主宪政国家有益经验基础上,确立起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人大代表免责制度。

  • 标签: 议会 议员 言论免责权 不受逮捕权
  • 简介:社会和学术界普遍期待以法律手段解决年龄歧视,但这一主张存在众多M题。年龄歧视性质与其说是身份性歧视,不如说是市场中信息筛选规则。从平等保护角度看,生命周期理论提示我们,老龄人并没有受到不公平对待,因为公平必须以整个生命周期而非某个年龄片段进行比较。同时,老龄人作为一个整体也并非就业市场上弱势群体。从手段目的合理性角度看,以法律手段反对年龄歧视可能只会对少部分老龄精英具有正面作用,对于处于弱势地位某些老龄人来说,反而可能具有负面作用。我国目前不应当将年龄歧视纳入法律反歧视范围。

  • 标签: 年龄歧视 平等 身份 弱势群体 信息筛选
  • 简介:基因专利是特殊专利制度.申请时应注重程序公开性,本着专利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进行实质审查,其范围应包括基因成分专利和用途专利,在专利基因原材料提供者和基因专利者利益平衡中要注意原生权利和衍生权利区别,注意保护基因提供者利益.

  • 标签: 基因专利 法律限制 可操作性 实质要件 专利申请 实质审查
  • 简介:作为中小企业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尽可能限制不正当竞争,引进了竞业限制制度保护单位商业秘密,维护同行业公平竞争。竞业限制制度是公司通过契约方式对劳动者就业权限某种限制,有必要就竞业限制协议诚实信用、自愿平等、等价有偿基本原则进行探讨。

  • 标签: 竞业限制 商业秘密 实例
  • 简介:遗嘱自由原则是罗马法所确立重要继承法原则,并为现代各国立法所采用。但遗嘱自由有其弊端,应进行合理限制。本文比较世界两大法系国家对遗嘱自由限制具体作法,提出我国继承立法在遗嘱自由限制方面应采取具体措施,以完善我国遗嘱继承法法律制度。

  • 标签: 遗嘱自由 限制 特(保)留份 继承
  • 简介:实践中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已相当普遍,而我国现行却未曾十分明确地规定公司担保能力限制.本文经由评析学界和司法实践对第60条第3款及其他相关规定理解,并比较分析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相关立法例,论证得出我国公司法应赋予公司有限制担保能力,即不应禁止公司提供担保,但应当从担保数额、判断有效标准、决策程序上予以适当限制.

  • 标签: 公司担保能力 《公司法》 担保数额 决策程序 交易安全 担保对象
  • 简介:死刑限制应包括死刑观念、死刑政策、死刑立法和死刑司法在内全方位限制,而死刑司法限制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具其独到作用,死刑司法限制限制死刑适用最直接、最便宜,也是最具活力方法。死刑司法限制应遵循严格司法解释、疑罪从无和严格核准等原则。死刑司法限制之具体措施包括确立死缓制度作为死刑替代过渡性措施,严格解释死刑适用标准,在程序上保障死刑被告人基本权利以及死刑执行过程中限制,如彻底禁止游街示众等公开处决死刑执行方式、公开死刑判决数量和执行数量以及死刑宣判与执行应有一个较长间隔时间等。

  • 标签: 死刑 限制 司法对策
  • 简介:<正>刑罚权是刑法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历来受到刑法学家重视。在我国刑法学界,刑罚权研究可以说是十分薄弱。刑罚权关系到刑法之根本,是一个需要加以论证问题。同样,刑罚权也不是绝对和无限,是一个需要加以限制并为其进行界定问题。本文拟就刑罚权基本内容作一初步探讨,就正于我国刑法学界。刑罚权是国家运用刑罚惩治犯罪权力。因此,刑罚权属于国家权力范畴。那么,刑罚权是如何产生呢?对于刑罚权起源,在刑法理论上主要存在神授论与契约论之争。

  • 标签: 刑罚权 社会公正 社会功利性 社会自律 社会他律性 行为功利主义
  • 简介:在价值目标上,举证时限制度不仪偏离实体公正,而且不可能真正提高诉讼效率,同时也不能真正体现和实现程序正义。大陆法系国家几乎找不到类似中国举证时限立法体例,英美法系国家有举证时限,但其是以陪审制和漫长、充分证据开示为依托,且设立举证时限、证据开示真正目的不是在于提高效率,耐是发现真实,破除“竞技论”弊端。如果说我国举证时限制度是属于外国制度大胆引入,那么,忽视了其制度背景和功能实质移植是难以达到立法目的

  • 标签: 举证时限 实体公正 效率 程序正义 制度背景
  • 简介:作者著作权、传播者邻接权、使用者(社会公众)使用权,三项权利平衡是立法者期望。著作权法在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权利同时也应当对其权利进行合理限制,以平衡网络作品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对网络作品著作权权利限制是虚拟网络世界发展必然。应平衡网络作品著作权权利限制与反限制。网络作品著作权权利限制存在着尴尬,以网络作品权利限制为视角对网络作品权利限制在今后著作权立法时完善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网络作品 著作权 权利限制
  • 简介: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公布及施行前,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中基本奉行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而举证时限制度具有其内在程序价值,该制度设立,有利于民事诉讼法体系完善。

  • 标签: 民事诉讼 证据随时提出主义 举证时限 制度价值
  • 简介:德国民法典第119条以下是对意思表示错误规定。笔者拟从教义学角度阐释德国法上错误撤销限制。笔者以为,对于德国法上错误撤销限制情形大致包括制定法限制和制定法外限制两方面。超越制定法情形是本文主要论述对象。这种限制错误撤销情形,不再是封闭而是开放。因此,与制定法规定限制情形相比,通过法学方法发现限制毋宁说更为重要。这类法学方法包括:价值矛盾解决、目的性限缩和规范矛盾解决。

  • 标签: 撤销权 意思表示错误 价值矛盾 目的性限缩 规范矛盾
  • 简介:存在论意义上事实行为与“刑法上有意义行为”之间不一致,使得受制于禁止重复评价和充分评价而“从一重处断”想象竞合在拟制规则上涉及罪与刑两个方面。其中,罪拟制是取舍罪名规则,刑拟制包含着刑罚裁量规则。在我国,“从一重处断”规则是刑法基本立场,“从一轻”处断与数罪并罚是刑法重要立场,后者意味着我国刑法在想象竞合规则上有重大突破,因此,区分性立场才是我国刑法准确立场。完全置身于域外刑法语境来解决我国想象竞合问题论调与做法,会陷入“以偏概全”困境。立足于我国想象竞合区分性立场并最大化维持想象竞合传统规则,才能妥当处理“重罪”与“轻罪”难以判定时规则适用问题和刑罚拟制中加减刑罚事由如何准确适用问题。

  • 标签: 竞合 拟制 罪名 想象竞合
  • 简介:外交特权与豁免是为使外交官及外交使团作为派遣国代表能够独立、有效地执行职务,在接受国内享有的特殊国际法地位。使馆外交特权与豁免中包括使馆通讯自由。“从保护使馆每日有效工作方面来看,和派遣国自由而秘密通讯不仅过去是而且现在也可能是国际法所给予特权与豁免中最重要一项产”为保证使馆通讯自由,《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7条规定:“接受国应该允许使馆为一切公务目的自由通讯,并予保护。”其中第三款规定。“外交邮袋不得予以开拆或扣留。”正由于外交邮袋不可侵犯性,在国际实践中,外交邮袋被严重地滥用,侵犯了接受国安全和利益。本文将重点考察关于外交邮袋滥用及其限制问题,而不涉及其它滥用外

  • 标签: 外交邮袋 国际法委员会 不可侵犯性 外交信使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电子扫描
  • 简介:通过考察交易习惯性质可知,交易习惯具有非普遍性、不确定性等明显缺陷。因此,如果对交易习惯不加鉴别地予以概括适用,将给司法公正带来较大风险;这也可能导致交易主体在民商交易中的确定成本、解释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合理增加。建议在未来立法中对交易习惯司法适用进行严格限制,明确交易习惯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情形,以保护交易规则可预测性以及公平公正性。

  • 标签: 交易习惯 司法适用 成本衡量 限制适用 约束力
  • 简介:刑事责任年龄在中外刑事立法中均有明文规定,由于各国刑事政策和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不同,故刑事责任起始年龄也有较大差异.我国刑法规定该年龄起点为14周岁,为了适应犯罪低龄化及未成年人身心发育成熟提前等客观形势,有必要将该年龄适当下调至13周岁.

  • 标签: 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低龄化 责任能力
  • 简介:刑事侦查活动中信息公开是一国司法文明重要价值所在,不仅可以有效地监督侦查权行使而且可以提升民众对司法信心,但媒体不当报道也会侵害到犯罪嫌疑人人格权与公正受审权。在考察国外对侦查活动进行法律限制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利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完善。

  • 标签: 媒体报道 刑事侦查活动 法律限制
  • 简介:作为现代民法一项基本原则,公序良俗因其固有的抽象性和模糊性而存在被滥用风险。为此,设立公序良俗原则正面评价标准和消极限制标准能够为其适用提供良好参照;类型化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公序良俗现实表现;而必须穷尽规则、以实现个案正义为目的以及须充分说理则是对滥用公序良俗最后限制

  • 标签: 公序良俗 法律适用 自由裁量权 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