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不久前,郭德纲弟子打人事件成为各媒体娱乐版的头务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事情的大概情况是:郭德纲被曝别墅侵占公共绿地后,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节目的记者对此展开调查时被拒,并遭其弟子殴打,有关节脱臼和脑震荡表现。目前事件的争点在于,北京电视台称是合法采访,而郭德纲称记者私闯民宅,侵犯其隐私权,还出言不逊,侮辱记者……
简介:10月,我采访“死磕派”代表杨学林律师,文章《死磕派不是瞎胡闹》作为封面《事件律师》的其中一篇,发表在本刊10月号上。未料想,这篇仅5000余字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不小的反响。仅在本刊新浪微博上,阅读量就以万计,转载近300,杨律师也在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上转载此文,转载量过千,其中不乏“法律大V”陈光武等人的再转载。文章以裂变的形式传播开来,数量巨大难以统计。
简介: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是媒体获取新闻素材保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媒体履行社会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隐性采访的不当运用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新闻工作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应当严格坚持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操守,注重隐性采访手段运用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在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对采访对象隐私的不必要暴露,以保护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
简介: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的社会,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多来自传媒,公众知情权的实现也主要依赖于记者的新闻报道,现实中记者的新闻采访权经常会与被采访人的个人隐私权发生矛盾。一定意义上讲,隐私权是一种消极的,静态的权利,记者的新闻采访权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权利。就权利本质而言,隐私权是阻碍人们获得某种信息的权利,而采访权则是获取某种信息的权利,加之权利边界的模糊性,这就使得两种权利的冲突不可避免。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使它们和谐运行,该文作者就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探讨。
简介:我是一名检察新人,跟龚勇同志生前并不熟。更没想到,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走近他。今年4月初,我带领10余家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了龚处的家门。正是通过这扇大门,一个清廉高洁的检察官形象慢慢矗立在我的面前。
简介:
简介:2013年8月28日,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在《公证法》颁布8周年之际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以“改革让公证事业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为题,从法治功能和社会价值日益彰显、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逐步健全、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公证队伍执业水平不断提高、为公证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总结了公证法颁布八年来公证行业在不断深化改革、推进自身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阐明了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公证工作必须矢志不渝走改革之路的深刻道理。
记者采访应有度
完美的采访对象可遇不可求
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伦理思考
论新闻采访权和隐私权的冲突
龚勇同志先进事迹 采访中的两件小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
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1996年12月1日颁布2002年12月2日修订)
改革让公证事业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就《公证法》颁布八周年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