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想象的目的是让未来告诉当下,从而更好地迎接未来法治2019年春节档最热的影片是《流浪地球》,上映初期就凭借'中国人自己的硬核科幻电影'的标签迅速升温。虽然后期也出现了评价上的争议和随之而来在口碑上的两极分化,但这不仅没有妨碍,反而助推了它在票房上的成功。《流浪地球》讲的仍旧是人类家园的毁灭与救赎的故事,与《圣经》里的'诺亚方舟'和前些年的电影《2012》可以说是同一个主题。

  • 标签: 流浪地球 后喻时代 科幻电影
  • 简介:<正>刑法的竞合论(DieLehrevondenKonkurrenzenodDieKonkurrenzlehre)是刑法学上最复杂且棘手的问题。其中,因法条的错综关系而极易混淆的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分,莫衷一是。二者的界限,一方面,以真假竞合的区分为前提,涉及罪数本质、不法内涵、同一法益、构成要件的评价等一系列关乎犯罪形态竞合理论的本体问题;另一方面,在行为单数的基础上,法条竞合犯和想象竞合犯所该当的犯罪数、所侵犯的法益数的差异还有有重要的刑罚适用意义。因此,法条竞合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区分,牵一而动及犯罪论、刑罚论的疑难问题,既是基本理论的推敲,又是诸多实践问题的根本,无愧于犯罪形态理论最为重要的问题。

  • 标签: 法条竞合 想象竞合 犯罪形态 法益 罪数 刑罚适用
  • 简介:<正>引言刑法竞合论(Konkurrenzlehre)处理之问题,系一行为实现多个构成要件(规范),对此复数构成要件如何进行整合适用,以实现对行为之完整评价,继而求得正确刑罚之效果。然竞合论者,诚为学理上之"百慕大三角"地带。百年来之理论纷争,不仅无助于理论之澄清,反而更使此问题陷入"令学者绝望,实务上无解"之境地。其中最为混乱者,当属假性竞合(法条竞合、法条单一、法律单数)与真实竞合中之想象竞合(观念竞合)各自之认定及其相互关系。盖竞合论之要旨,系属对进入刑法视野之行为如何适用规范,即如何实现对一行为充分不过度、不重复评价,亦即禁止过度评价((U|¨)bermassverbot)及禁止不足评价(Untermassverbot)之问题。故竞合论可谓对落实罪刑法定原则、实现刑法目的之最后一道步骤。处理真假竞合问题稍有不慎,定罪量刑之工作便满盘皆输。而事实为,对于真假竞合问题,我国当今之理论现状充斥着纷

  • 标签: 想象竞合 法益 行为概念 行为犯 重法优于轻法 法条竞合
  • 简介:想象竞合犯是指实施一个犯罪,其危害行为之全部或一部又基于另一罪过侵犯另一客体,而形成的一个危害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它可以发生在实行犯之间、实行犯与非实行犯之间,以及非实行犯相互之间.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想象竞合犯进行不同分类.

  • 标签: 想象竞合犯 实行犯 罪过
  • 简介:苏曼殊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任性而率真、多情善感、"出世"与"入世"的性格气质直接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这使得他的多部小说呈现出自叙传性质,在以爱情为题材,注重女性形象的塑造,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和浓郁的佛家思想.

  • 标签: 苏曼殊 性格 小说创作 自叙传 感伤
  • 简介:通说认为想象竞合犯的法律本质是一罪,其处断原则是从一重处断,但这一理论面临实践的困境。根据犯罪构成标准,想象竞合犯的法律本质应是数罪,应当数罪并罚,如此才能摆脱通说的困境,而且并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通说的修正理论“从一重重处断”学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因而亦不可取。

  • 标签: 法律本质 想象竞合犯 数罪并罚 犯罪构成 根据 原则
  • 简介:中国第一部由监狱犯人编剧、导演、主演的话剧诞生了。这个在监狱里生活两年多的犯人,被无数的真情故事所打动,决定用笔表现中国监狱犯人真实的改造生活。一年间,他每天夜里趴在床铺上写作,创作出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和一部5幕话剧,创作、修改的文字竟达90万字,可以说,他创造了奇迹。

  • 标签: 监狱管理 服刑人员 电视剧 话剧 监狱系统 于型奎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创作作品”在现实中大量出现,法律不得不对新技术引发的新问题作出回应.受制于独创性和作者资格的要求,计算机“创作作品”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但其非物质性的客体本质在功利主义的支持下可扩张为著作权法的特殊保护对象,并可采用邻接权的保护模式.那些主要依赖程序运行、或用户虽能控制但无法改变运行结果的计算机“创作作品”,作为计算机软件与操作系统互动产生的必然结果,被排除在保护范围以外.同时为了兼顾投资保护与公众利益,在计算机“创作作品”上仅设立为期十年的财产权,且该权利归属于用户.

  • 标签: 计算机“创作作品” 独创性 作者资格 邻接权模式
  • 简介:本文总结并评论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审查国会贸易权力的系列判决中使用的司法标准。本文发现,以1937年为界,该判决脉络清晰地呈现出"州际贸易性质"和"实质性影响"先后两种审查标准,这两种标准是对州际贸易条款完全不同的解读。虽然"实质性影响"标准遭遇一些批评,但笔者基于两个原因认可联邦最高法院的转向。一是同联邦最高法院一样,笔者认为面对经济大萧条与政治机构的强烈反应,不得不确信当时的社会现实迫切需要联邦政府的调控,不能满足这种迫切需要的标准应当让步;二是州际贸易条款的确为最高法院的转向提供了空间,"实质性影响"标准是贸易条款无法剥离的含义,而且未从根本上违背联邦主义原则。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一项"应然性"启示是,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问题上,我们不应该死守一条想象中的僵化的界线,而应该尊重立法实验的结果。

  • 标签: 中央与地方关系 审查标准 立法实验
  • 简介:1978年中国开启的新法律进程,通常被称为'法律移植':以西方法律,主要是美国法律为模版进行的大规模复制工程。'法律移植'是新自由主义在法律领域的具体主张,深受自由主义者欢迎。'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口号也应运而生,法律移植与市场改革携手并进。但是,法律移植也被本土主义者批评为法律殖民主义,是一场'没有殖民者的殖民运动',一场自我殖民。这场运

  • 标签: 东方主义 中国美国 主义中国
  • 简介:数智化时代的技术加持、智能手机APP的飞速发展,使得重混创作的用户生成内容持续迸发出勃勃活力.合理界定重混创作的用户生成内容并分析其引发的相关著作权问题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和知识创新.虽然可以采用"差异化独创性标准"对重混创作进行保护,但重混创作毕竟要利用在先作品,因此必须要明确是否构成侵权或者合理使用,采用"转换性使用"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将其纳入合理使用兜底性条款开创了判断重混创作的用户生成内容构成合理使用的新路径.从保障公众参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用户"使用者权",以积极性权利激发用户重混创作的活力;从保障著作权人固有正当利益的角度建议设置"选择退出"的消极许可模式,从而更好地调和著作权人与用户的关系,推动文化市场的扩展和文化价值的传播;从技术赋能的角度促使重混创作UGC平台服务者在事前阶段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以营造...Abstract:With the support of technology in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rt phone APP,the user-generated-content created by remixing continues to burst into full vitality.Reasonably defining the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analyzing the related copyright problems caused by it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Although can use"differentiation originality standard"to protect remix cre-ation,remix creation needs to use prior works,so the judgments of infringement and reasonable use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e converted use standard be included in the bottom term of reasonable use creates a new path to judge the remixed user-generat.

  • 标签: 重混创作UGC转换性使用使用者权选择退出模式平台义务
  • 简介:《法律东方主义》-书是美国学者络德睦近年来的-部比较法论著,翻译成中文后引起了中国法学界的高度关注,此书将前人“东方主义”中国中心论”等理论应用于法律领域,提出了“法律东方主义”的概念,虽然理论的原创性不算太强,但也对不同文化比较中的自我与他者的认知进行了反思,这种反思对于西方人对世界的重新认知,尤其是对“东方”的重新认知具有很强的警醒作用,对于东方世界存在的“自我东方化”现象同样有警醒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不能夸大,更不能政治化,在特殊的社会情境中成为“政治消费品”.因此,对此书在中国的讨论和可能的“政治化”应该保持警惕.

  • 标签: 法律东方主义 自我东方化 认知 他者
  • 简介:丙申初冬,一股寒流自北而下,使南昌这座江南名城一下子进入了湿冷的冬季。

  • 标签: 书画创作 同行 江西 赣江
  • 简介:中国古代鬼故事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传播经历了文史结合以及文史分离的过程,其传播特点是传播者以史官、文学家居多。在宋代以前,这些鬼故事直接显示当时的现实;宋代及以后,知识分子的理性思想成长较快,开始借鬼故事来折射社会生活,批判现实,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显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造力。

  • 标签: 中国 古代 鬼故事 传播
  • 简介:正来先生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有没有一个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法学讨论与批评的一大热点。然而,综观正来对中国法学去向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到,他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哲学理据,以反思与批判我国对现代化范式集体'无意识'的法现象为前提;确立了他的建构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的情怀和主旨;并最终认为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其实存在于'达成某种‘重叠共识’的过程'中。所以,正来学者'无知'地'建构'的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应该是程序主义法律范式——现代性的、中国主体'在场'的、民主的法律愿景。

  • 标签: 法律 理想图景 程序主义法律范式
  • 简介:就宪法未列举权利保障而言,从美国宪法第九条修正案的文本表达与其解释传统以及历史沿革的分离来看,该条修正案似乎并未提供一个理想的参照。国内对美国宪法第九条修正案的既有相关研究存在诸多误解。若要为我国宪法未列举权利的保障提供可靠的借鉴基础,我们必须在正确理解美国宪法第九条修正案的同时,还要借助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有益经验加以补强。那么,通过对我国宪法"人权条款"的合理化解释以及实施路径的选择,我国宪法未列举权利的保障也并非不可能。

  • 标签: 美国宪法第九条修正案 “限制权力” 宪法未列举权利 “人权条款” 合理化解释 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