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就国内的经验看,“邻避”行动既非居民的情感宣泄,也不是单纯的经济分配不公的必然结果,不同类型的邻避行动有着迥异的生成机制。经济理性、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三种行动逻辑分别主导着污染类、风险集聚类、心理不悦类三种典型“邻避”行动的生成过程。而社区压力与从众心理、社会信任缺失与无效的风险沟通以及居民过度的风险想象等社会心理与文化因素的联合作用让孤立的“邻避”行动演化为群体性“邻避”冲突成为可能。有关部门要清晰界定经济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切实尊重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权利,逐步恢复社会信任,化解“邻避”冲突时更多地考虑并满足居民的价值与情感诉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简介:他者在邻避困境化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邻避冲突中的主体之一,他者的角色转换是影响邻避冲突走向的关键变量。在邻避政策制定过程中,他者空间上的在场与话语上的离场形成了巨大反差,使公众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此时,退出者和呼吁者的角色选择为他者表达不满和诉求提供了可能,而一旦这种身份转换失败,通常会引发剧烈的邻避冲突。要想走出邻避困境,公共部门提升自身治理能力是一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公共部门要学会主动走近他者,以协商沟通为桥梁,在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和程序上,创造条件让他者成为在场者,在构建他者对项目认知、程序认可、决策认同的基础上,引导他者最终成为公共政策的忠诚者。
简介: 来到里斯本,名闻遐迩的罗卡角是必到之地,这里是欧洲的"天涯海角",是航海家们对陆地的最后记忆.因为舟车劳顿,我出发时昏昏欲睡.朦胧中听见一位里斯本的朋友说:"前面就是罗卡角".……
简介:该书封底文字写道:“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制度的确立,经历了康熙六年(1667)偏沅巡抚周召南确定的销盐不行引、康熙十一年(1672)袁继善查盐后形成的领引办课、计丁派销等颇具地域色彩的制度变迁,直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才以招商认引方式纳入全国食盐专卖体系。自嘉道以降迄太平天国时期,又发生了谁粤之争、粤盐济湘等事件,复杂多变而又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的食盐专卖制度,围绕着国计民生问题,是在商人、士绅、各级官员、百姓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中形成的。表面上,制度给人们的感觉是规范且边界清晰的,实际上传统时期的制度运作却灵动多变且界限模糊,制度通过由种种利益关系引发的冲突、斗争与合作来实现,在《会典》《律例》等文献中看起来相当一致的朝廷的典章制度,在不同的地方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