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规定出台到今年已有六个年头。为了推测社会各层公民对残疾人事业有关知识的了解及对残疾人进行帮助所持的态度,以便我们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我们北京特教师资培训中心制定了《对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认识与态度》的调查问卷,组织我校特教专业班的120名学生到社会去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00份,收回563份,占总数的94%。被调查的对象有教师、学生、干部、医护工作者等20
简介:我们残联的日常工作,包括核发和管理残疾人证,处理残疾人的来信来访,现在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向残疾人及其家属宣传残联不是残疾人的"政府",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同为我国的平等公民,有困难依然要找政府职能部门解决,残联的存在使残疾人多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变了一条途径。为了能更深入、细致、全面地开展工作,我阅读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残疾人工作概论》、《残疾人工作者必读》、邓朴方主席的重要讲话,对残联同政府的关系、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作用、残联的工作目标、残联的工作方法这几方面的内容反复看了几遍,得出一个结论:残联是残疾人的代表组织,代表残疾人向党和政府反映他们的困
简介:四年一届的国际残疾人奥运会,自1960年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开始举办以来,到2008年北京残奥会已是第13届。残奥会的起源可追溯到二战后的欧洲。当时为了让在战争中因脊髓受损导致下肢瘫痪的士兵尽快康复,1948年在伦敦举办第14届奥运会期间,英国的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一些热衷残疾人事业的知名人士为一批轮椅运动员组织
简介:社区康复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倡导,是相对传统康复途径的一种新的康复服务理念,即统筹利用康复资源,充分发挥康复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主动性,在城乡社区和家庭,为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和其他需要康复的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全面康复服务。社区康复具有经济、有效、可行的特点,尤其适合在发展中国家推广。20世纪90年代,社区康复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实践成果逐步积累,社区康复的概念、管理框架、技术要素、监测评估等不断完善。进入21世纪,《残疾人权利公约》、《社区康复指南》等残障领域重大国际文献的出台,使得社区康复在国际社会得到进一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