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两次创新,两次转变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进行的七次大规模政府机构改革中,1987—1988年的第五次和1998—1999年的第七次,以机构改革为依托,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这个中心课题,并开展了政府创新活动,以政府创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1987—1988年进行的第一轮政府创新和职能转变,以理顺党政关系为中心来推进政府创新,并进而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一轮政府创新和职能转变,首先认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分开,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党的领导的内容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由于党的性质和政府的性质不同,故应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划清党组织和政府的职能、组织形式以及工作方式;此外,党中央对全国实行政治领导,各级地方党委对本地区实行政治领导并执行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指示。为达到这些方面的职能转变,进行政府创新所采取的举措有:党委不再设立不在政府任职但又分管政府工作的...
简介:一、19世纪的监督状况美国国会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具有充分能力的立法机构。19世纪的国会规模很小,议员的工作既非全日制亦非职业化,因而几乎没有能力对当时同样小规模的行政部门的运作进行审查。在当时,有几个因素制约了国会行使监督职责。例如:国会只是一个兼职性的机构;众院在其两年任期的头一年中,开会很少超过7个月;在第二年中很少超过4个月;交通、通讯、气候都严重影响众议员们及时汇聚到首都。委员会的工作当时也是临时性的。虽然参众两院的规则都授权委员会,无论是否处在国会的会期均可召开委员会会议;然而在国会休会后,议员们往往就迅速离开了首都,这就使得委员会难以保持必需的法定人数来举行会议。同时,国会只是在会期才提供给委员会最少的工作人员(通常每
简介:“精神交往”这一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写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在后来的一系列著作,如《论住宅问题》、《经济学手稿》中,也都给予了充分注意.简言之,精神交往就是指政治、法、道德、艺术、科学等精神产品(物化的和观念形态或服务形态的)相互影响、互相补充的过程.广义问精神交往,与意识、语言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它始自猿向人的转变过程中;狭义的精神交往则是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之后才出现的,即始自专业精神生产队伍的出现.本文试图对精神交往的作用作一探讨.
简介:正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将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减少至25个。这次改革,将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坚定推进一些重点领域的机构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保持国务院机构总体相对稳定。对有些长期存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