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责无旁贷要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融入党校教学培训的课堂。为了深入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提高党校教员在这一领域的教学科研水平,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于2014年1月10日召开了以“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小型研讨会,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委党校和广州市委党校的专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本刊现以笔谈的形式编辑部分专家在会上的发言,以期进一步推动这一学术话题的深入探讨。
简介:"人在旅途",可以用来概括今天中国人的一种生态。旅游热线罗天网地,节日游客数以亿计。官员们视察天下,僧道们云游四方,明星们"走穴","行走文学"也热门了。余秋雨从"苦"走到甜,欢叫着"行者无疆"……只可惜他忘了人总会老到走不动,而无处报销2000万美元车旅费,游太空也只能止于兴叹。"无疆"还是个梦。学者呢?印象中是好静的。寒窗孤灯,皓首穷经,三年不窥园,躲上小楼叫人抽掉梯子,"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还有心斋呀,坐忘呀,似乎是学者形象的定格。然而,这是一张老照片。在今天,你到课堂、研究室、实验室、书房,怕是很难找到你想找的学界名流了。他们也在"行走"中。
简介:本期主题涉及宪法哲学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宪法学追求科学品格的展开,宪法学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宪法哲学就是其中的命题之一。不过,尽管有学者提出了宪法哲学的命题,并已有相关研究,但是依然问题重重。本期编发的五篇文章主要围绕宪法哲学成立的可能性、宪法哲学的命题、英美宪法哲学和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对宪法知识的影响等展开论述。关于宪法哲学成立的可能性,前四篇论文承认了宪法哲学成立的正当性,但是角度各不相同,观点各异。关于宪法哲学的命题,有的提出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命题,有的认为基督伦理和自然法理论是宪法哲学的精神资源,有的则认为宪法哲学包含宪法的政治哲学和认识论哲学。至于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对西方宪法知识的影响,虽然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如何深入到具体的个案,最后一篇论文作了一点探索。其实,宪法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与其说是哲学问题,不如说是文化问题。希望本组论文能够引起学界的广泛探讨.
简介:如今学术抄袭事件不断被揭露,学术界存在的腐败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警惕,这无疑是件大好事儿.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在与学术界腐败做斗争时,还要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那就是要严防伪学术的蔓延.
简介:实地调查是社会科学家获取经验知识的重要来源,这种方法经常为学者们所采用。本期杂志组织了几位学者,他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实地调查研究方法涉及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李国武博士认为,实地调查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还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在进入实地的调查实践中,调查人员要调用自己的资本,和被调查者建立一种社会交换关系。刘能博士以对农村消费实践的研究为例,提出了在实地研究中“定性先行,定量跟进”的方法论主张。孙龙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探讨了焦点小组方法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樊欢欢博士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实地访谈中研究者和被访者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些是作者个人的观点。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个主题的讨论中来,以增进对实地研究方法的认识和应用。
简介:本期编发的一组文章,主要围绕财政宪法学的各个层面展开讨论。公共财政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从宪法学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却不多见。同时,在宪法学领域分工日益细致过程中,财政宪法学主题的提出也应时而生。本组笔谈中的前两篇论文侧重于对财政宪法学理论框架的描述,澄清了目前对该学科的误解,但作者的思考路径各有差异。第三篇则通过对预算法律说的辨析,提出预算在我国宪法中并不认为具有法律性质,但不影响其法律效力。后两篇则对税收原则进行了宪政解读,当然观点和论证有很大不同。由此,从学科到具体问题,财政宪法学的轮廓渐渐清晰。
简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已经14年了。这十四年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大放光彩的十四年。在14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抚今追昔,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在屈指可数的短暂岁月中之所以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在14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我们坚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而邓小平同志对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制定和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均做出了
简介: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