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现代文学已经不能再被称为一个年轻的学科了,它和共和国一起,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20世纪90年代,樊骏先生在回顾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时候,欣喜地宣布“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正在走向成熟”,但同时,他也强调“不再年轻不是说原先的幼稚以及相应的种种不足,都已经完全克服;走向成熟更不是意味着已经成熟,登上科学的高峰。比之摆脱幼稚,达到真正的成熟,将是一个更为漫长更为艰难的历程”。汗牛充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在向人们展示这一学科的活力和繁荣的同时,也预示着一种巨大的危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长期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建国后常常成为政治的附庸,而对于文学史的研究也往往成为当时政治生态的注脚,严重限制了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的独立性和学术价值;
简介:"小文化"因其"小",可触摸、可咀嚼、可反刍,于是就格外容易给人一种肉糊糊、油腻腻、甜丝丝的感受,在小瞳孔、小视角、小胃口的"小"读者中也就格外容易叫卖,追成与"大文化"被冷落命运相反的种种热闹。且又特别能制造和推出"名家"、"大家"、"大师",反正"小文化"群落衡文、论人的标准在取线土也颇低。"小文化"处在朴实白在的存在状态的时候,因其无奢无华,不拔高、不膨胀,老老实实地绽芽、分蘖、悬花、作果,无论如何还是构成过一种美学存在的——尽管她只是一种小家碧玉式的美,小门小户的美。她一经进入"非自然"化的表演,无论表演的是"假大空"式的无忌膨
简介:《中国革命史》(试用本)是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织编写,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南开等七所大学八位教授执笔,又经过十来位教授、专家审议,应当是高水平的了。它于199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初版,迄今已印刷14次,印数达132万册,平均每年20万册,影响也不小。我拜读之后,感觉有些地方值得斟酌。因篇幅所限,只能举出数例来讨论。例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三小节"清朝中叶之后的衰败及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有这样一段: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的统治。严禁结党,大兴文字狱,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惩处一些犯有违忌言行的人,其凶狠严厉,超过清朝以前的历代封建王朝。例如……乾隆一朝类似这样的文字狱,有记载的即达70多起,乾隆之后,清朝在文化上的专制统治有增无减。这就必然使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沉寂。(第6页)
简介:十年动乱,各民族的作家、诗人和人民一道,用大山一样的情怀,默默承受着雨雪冰霜的摧残。灾难孕育着成熟。粉碎“四人帮”后,从历史的板结状态中走进新时期的各族作家、诗人,怀着再一次获得解放的心境,迅速投入解冻了的当代民族文学创作中去。这里要强调的是:文革前十七年的当代民族文学,是处于各个民族基本各自为阵的创作状态,自发地养育和造就了当代民族文学的成长。而新时期的当代民族文学,围绕普及、培养、提高的方针,在有组织、有步骤的发展壮大。1979年,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了民族文学委员会。1980年,召开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同年,专门刊登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刊物《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