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1日入主克里姆林宫6年来,为了'变革'苏联社会设计了一套套的改革方案,或侧重抓经改,或侧重抓政改,或两者同时并举;或要'完善'社会主义,或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改革思路大致经历了3次重大转变。第一次:把'加速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1985年4月~1986年12月)苏共中央1985年4月全会提出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 标签: 苏共中央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设计 部长会议主席 战略方针 苏维埃制度
  • 简介:十六、十七世纪大量华人移居东南亚,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其原因除了传统的各种因素以及明末清初政治性集团移民而外,主要是由于西方殖民者开发南洋对华人移民的需求和明后期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所造成的.在这一移民潮当中,中国对东南亚

  • 标签: 华人移民 十七世纪 西方殖民者 明后期 海外贸易 红溪惨案
  • 简介: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苏全球战略的重点。苏联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防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进攻、颠覆和渗透,实施纵深防御战略,将东欧作为空间防御的缓冲地带,并通过成立华约控制东欧与北约相抗衡。70年代以来,苏为同美争夺军事优势和欧洲霸权地位,竭尽全力,扩充军备,美苏双方在欧洲部署了数以万计的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相互威慑,致使东西方'冷战'局面延续达40年之久。欧洲局势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当选苏共总书记后,提出对外政策'新思维',力求根本改善同西

  • 标签: 纵深防御战略 空间防御 华约 霸权地位 缓冲地带 对外政策
  • 简介:十六世纪后期,西班牙殖民者占据了菲律宾群岛,在马尼拉开辟了通往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以把中国的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南美各地。此时在中国,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商申请文引出海贸易,于是,数以千计的中国海外贸易船满载着各种货物涌向马尼拉,使中国与马尼拉的海上贸易遽然达到了繁盛时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中国与马尼拉海上贸易的发展情

  • 标签: 海上贸易 十六世纪 海外贸易 阿卡普尔科 十七世纪 明朝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