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韩国公共外交主体多样化,其中政府是主导。在实施范围上,韩国公共外交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通过构建优质的国家品牌,韩国正在逐渐培育世界对韩国的“好感”,而通过不断扩大韩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则有利于引起他国民众的“共感”。但是,韩国公共外交也存在缺乏统一协调部门和面临他国民族主义及文化渗透等议题。

  • 标签: 公共外交 韩国 内容 亚洲地区 国家品牌 国际社会
  • 简介:1962年10月,中日举行“友好碑文交换大会”,“日中不再战”和“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两块碑文分别树立在中国杭州市和日本岐阜市.此举首开战后中日民间和平友好之先河,充分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祈愿中日世代友好的共同心愿.

  • 标签: 碑文 历史 和平友好 中日两国 杭州市 世代
  • 简介:《贝鲁特75》是叙利亚著名女作家嘉黛·萨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预言了黎巴嫩内战的爆发,是作家长期从事短篇小说创作后的结晶,也是其小说叙事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及对身份认同重新整理和界定的分水岭,是她正视过去、反省自我的开始,也是她逐渐开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明确主体意识并试图建构身份认同之路的第一步.

  • 标签: 嘉黛·萨曼 女性写作 主体 客体 身份认同
  • 简介:《伊斯兰、科学和来自历史的挑战》一书回顾了伊斯兰科学的历史及其对西方科学思想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它强调穆斯林学者——通过浩繁的翻译和注释,并且利用同时代的现实和可靠的科学知识来校验翻译过来的文献的正确性——在使希腊文化的遗产得以复苏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达拉勒这本书最显著的成就在于其对阿拉伯学者在最初接触希腊文化时的表现所做的研究,这项研究展现了阿拉伯学者富有创造性的一面,例如,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从事于机械的翻译过程;他们煞费苦心地改进、注疏并且更正了原材料。

  • 标签: 伊斯兰 科学 思想史
  • 简介:在早期伊斯兰史上,得益于著名的翻译运动,包括数学、哲学、医学、逻辑、天文等众多学科在内的科学知识被整合进了伊斯兰智识传统之中,在接下来的数百年中,科学的分支学科与宗教教育课程的结合不仅没有损害科学活动的自主性,反而使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纵观世界史,穆斯林科学实践的规模和深度都是空前的,这为后来西方现代科学的兴起也奠定了基础。伊斯兰史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到底如何,在认识论上又是否可以分离,都有待回到穆斯林智识史中加以再探析。

  • 标签: 伊斯兰科学史 科学与宗教 穆斯林社会
  • 简介:由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和上海美国学会联合召开的“中美关系——历史、现状及前景”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7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黄华,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爱泼斯坦专程前来上海参加。会议由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李寿葆主

  • 标签: 中美关系 中国 美国 外交关系 霸权主义
  • 简介:巨大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中美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决定了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文化适应.在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志愿者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在选拔阶段选拔出有这几方面能力的志愿者、并加强对其在这几方面的培训,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赴美志愿者在美的工作开展.

  • 标签: 志愿者工作 汉语教师 组织协调能力 文化适应能力 东西方文化差异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马木鲁克制度并不是仅仅出现于埃及的单一的历史现象,它深深根植于阿拉伯帝国尤其是阿拔斯王朝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中,同时与地区文明交汇往来的历史进程复杂交织.埃及马木鲁克统治与同时期阿拉伯帝国各个地区出现的马木鲁克政权统治有着相似的发生背景,又因埃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统治传统而与之相异.如果说马木鲁克制度在9世纪出现时仅仅是军事奴隶的引入和应用体系,那么到了13世纪马木鲁克势力在埃及的崛起则可看作马木鲁克制度向国家统治机制的成功转型.事实上,马木鲁克制度在阿拉伯帝国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当我们研究埃及马木鲁克制度的时候,更加关注的是埃及的马木鲁克群体和以之为主导的埃及政治统治模式.

  • 标签: 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贸易 马木鲁克制度 埃及
  • 简介:《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卢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一书,介绍了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本质内涵、形成历史、管理组织方式以及非营利机构如何参与公共政策和推动民间外交。该书论及的“民间外交”的内涵和由社会组织所承担的公共外交内涵大体相同。该书既可以深入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外交,又可以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非营利机构 民间外交 美国外交 公共外交 执行主体 力量
  • 简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逐步上升为中国外交全局的"重中之重"地位。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性新进展体现在推行了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主要包括倡议建设"命运共同体"、绘制"一带一路"新宏图、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主导创设"亚投行"四大战略性新措施;走出了中国周边外交新路径,主要包括提出"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实行中美两安全体系的"兼容共存"、构建与俄印日地区大国新型关系、推行"友邻外交"新特色、运用"底线思维"保障中国和平发展和统筹"六大板块"和"印太两洋"新路径;提出了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新课题,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的周边大国外交、谋划"大周边外交"顶层设计、明确中国周边争端国家和争端问题的战略定位、注重陆海统筹、海海统筹的布局和方略、大力推进周边外交人才工程建设等新课题。研究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战略、新路径和新课题,对于理解中国外交的发展全局和周边外交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周边外交 新战略 新路径 新课题
  • 简介:学生公共外交有着双重内涵.它带有鲜明的校园教育色彩,其发展体现出比较强烈的政治风向,而且面向未来的特色较为鲜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使得留学生公共外交对于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发展对外联系、维护意识形态和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利益日益重要.伴随着中国国际教育事业的进步,留学生公共外交可以在国家的整体公共外交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此,中国应当顺应潮流,从转变观念、改变体制、加强管理和优化操作等方面入手,推动留学生公共外交事业走上新台阶.

  • 标签: 公共外交 留学生 校园教育 面向未来 经济发展 对外联系
  • 简介:历史上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大战略取向转型有四种表现形式,即战略重心、攻防政策、制衡倾向、联盟战略,其中,战略重心的转型居于主导地位。影响陆海复合型国家战略转型的要素有6个:战略地理结构、攻防平衡、地缘威胁、资源汲取、战略学说、战略决策。笔者依托上述6个因素,分析了德国(1890-1918年)与苏联(1962-1982年)的战略转型成因和历史经验教训。笔者分析了中国战略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限制:地缘威胁的双重易受伤害性导致海陆资源分配分散化问题;先天地理条件的限制;联盟的可获性和有效性较低;避免过度扩张倾向;保持战略决策的连贯性。中国的战略转型最容易克服的可能是技术革新,最难克服的是战略决策和威胁判断中国要保持经济建设与国防投入、内政与外交、海权与陆权、大战略手段和目的等之间的平衡协作,注重防御性和威慑性的战略取向,加强危机管控,兼顾海权的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属性。

  • 标签: 海权 陆权 大战略转型 陆海复合型强国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1954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向整个亚洲和全世界.21世纪初,中国提出的“合作共赢”新理念,将成为新环境下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初期 和平共处 世界大国 合作共赢 历史性 成长
  • 简介: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扬州早在隋唐时期已是中国城市对外交往的先行者.近几年来,扬州地方政府公共外交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开发历史名人资源方面独具特色.以鉴真、崔致远、马可·波罗、普哈丁四位历史名人为“品牌”,开展了扬州与日本、韩国、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活动.为此,本刊编辑部专访了扬州市政协主席洪锦华.

  • 标签: 历史名人 名人资源 政协主席 公共外交 扬州市 开发
  • 简介:中国高层在对外交往中,尤其是在与邻近国家的交往中常常援引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例,以求说明中国与外部世界和平共处与友好交往的传统。笔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在行为性质、时代背景、出使目的、客观效果和历史影响等方面颇多负面资产,并不符合当前我国对外交往合作的诉求与目的,援引此事作为中国与他国和平友谊的象征,恐难起到预期的作用。丝绸之路则在长期历史中以正能量为主,体现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世界眼光、开阔胸怀、进取精神和务实态度,与今天的中国外交诉求有更多契合。因此,在我国对外交往中不妨少提郑和,多谈丝路。

  • 标签: 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历史认知 对外交往
  • 简介:本文是当代英语纪伯伦传记代表作《哈利勒·纪伯伦:他的生活和世界》中译本的译者序,总结了纪伯伦生命的历史、思想和文化意义,也概述了这部传记的主要内容.首先,纪伯伦的个人成长史,是一部早期阿拉伯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史,他的移民动因、经历和生活是20世纪上半叶阿拉伯裔美国人境遇的缩影.其次,纪伯伦的生命存在本身,便标志了一种思想、一种文学、一种艺术,是现代主义的注解.最后,在文化的意义上,纪伯伦的人生、文学与艺术,交相辉映着西方人对“圣经所述”之“东方”既熟悉又遥远的怀恋与好奇,这一经久不息的文化想象,在根本上成就了纪伯伦的人生、文学和艺术.

  • 标签: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他的生活和世界》阿拉伯裔美国人 现代主义 东方想象
  • 简介:阿拉伯半岛和中国的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地理、经济、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两个地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相互交流、融合的必然性,两地的交流往来自公元651年正式开始以来便从未间断.本文以阿拉伯文、中文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伊斯兰教兴起至20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和中国往来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中国一海湾关系在最近十年的有力恢复是双方关系的一种常态.

  • 标签: 阿拉伯半岛 中阿关系 文明对话 伊斯兰文化
  • 简介:阿拉伯半岛和中国间的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地理、经济、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两个地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相互交流、融合的必然性,两地的交流往来自公元651年正式开始以来便从未间断。本文以阿拉伯文、中文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伊斯兰教兴起至20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和中国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中国一海湾关系在最近十年的有力恢复是双方关系的一种常态。

  • 标签: 阿拉伯半岛 中阿关系 文明对话 伊斯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