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司法解释首次明确电信诈骗的定罪标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可以以诈骗追究刑事责任。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标签: 定罪标准 诈骗罪 电信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若干问题
  • 简介:我院二审少年法庭自一九八六年底成立至今,共事结各类未成年刑事案件218件。共判处未成年人373名,维持的为80.6%,改判的为19.4%,计48件发回更审的6件。

  • 标签: 未成年人 定罪量刑 少年法庭 刑事案件 二审 判处
  • 简介:在4月上旬的伦敦20国集团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在品尝了英国首相府名厨的晚宴后,向世界作出一项承诺:联手打击国际“避税天堂”。据称,这是此次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之一。

  • 标签: 天堂 避税 20国集团 英国首相 领导人 峰会
  • 简介: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其在依法严厉惩治贪污腐败、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多方面都做出相应调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原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中增加了一款作为第五款,即'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变化可能令我们许多公安民

  • 标签: 罪远 袭警罪
  • 简介:<正>在检察机关的审查批捕工作中,如何掌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和批捕条件,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保护原则,是实践中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为了体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原则,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和批捕条件,应与成年人不同,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定罪标准 批准逮捕 奸淫幼女罪 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严重性
  • 简介:作为我国案发率连年最高的罪名,盗窃是司法实务中最为常见的罪名,也是刑法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部分。本文从盗窃的概念、特征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对盗窃的犯罪构成及法律适用进行详细的剖析。本文第一部分写了盗窃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地位,特征。第二部分主要写了盗窃的犯罪构成并着重探讨了盗窃的几种特殊表现形式。本文第三部分中结合具体案例,写了盗窃的特殊情形及定性,总结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一部分就目前涌现出的新类型盗窃的理论之争提出笔者的观点及完善建议。

  • 标签: 多次盗窃 入户盗窃 携带凶器 扒窃 新类型盗窃
  • 简介:鲁下品(化名,下同),男,21岁;伍厚学,男,20岁,重庆市涪陵区某办事处居民;兰国珲,男,20岁,重庆市巴南区某镇农民。2006年8月25日,重庆的施笑华、郑开思因承接工程向鲁下品借了人民币4万元,双方约定:“1万元月息2000元,半个月后还本付息。”结果工程未做成,施笑华、郑开思未能按时还钱。

  • 标签: 非法拘禁罪 重庆市 还本付息 办事处 涪陵区 巴南区
  • 简介:妨害司法和其他部分罪名存在着法条竞合关系,能否正确区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司法水平。由于法律体系复杂,而我国的法律尚不完善,存在着罪名难以区分的情况。本文先分析了妨害司法中的妨害作证和窝藏、包庇、妨碍监管与相关罪名间的区分,然后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妨害司法罪 妨碍作证罪 妨害监管 包庇罪
  • 简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是我国刑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罪名。经过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客观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客观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危害行为的具体表现,列举并分析了两种较为常见的走私方式。第二部分为危害结果的分析,阐述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给国家主权、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和后果。

  • 标签: 走私 普通货物、物品 客观方面
  • 简介:2004年8月3日晚上11时许,来自广西上林县、17岁的张某在广州市白云山一偏僻处持刀胁迫正在谈恋爱的李某、何某,要求他们立刻拿钱出来给他,遭到了李某的拒绝与反抗,气恼的张某即持刀朝李某的腹部捅了一刀,然后立刻逃跑。李某被捅伤后被送往医院抢救,花去医疗费13500多元,但保住了性命,经法医签定,李某构成重伤。

  • 标签: 抢劫罪 上林县 白云山 广州市 犯罪构成
  • 简介:虚报注册资本拥有特定的立法目的与时代背景。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不断发生着改变与革新,但是虚报注册资本一直处于'法律虚设'的局面。为此,本文将针对虚报注册资本的非犯罪化进行分析与探讨。

  • 标签: 虚报注册资本罪 非犯罪化 分析与探讨
  • 简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罪犯在总体数量和比率上逐年下降,但是出现了低龄化、暴力化等倾向,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究其原因,道德教育不力是重要的一方面,具体表现在:道德认知欠缺凸显道德教育“缺位”,道德情感低俗凸显道德教育“错位”,道德行为偏差凸显道德教育“无位”。基于此,笔者在借鉴美国的品格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认为,通过夯实道德认知基础、激发道德情感动力、落实道德行为目标等途径对涉未成年人进行道德重塑。

  • 标签: 涉罪未成年人 道德偏差 道德教育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网络的高速流通,公民个人信息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价值。两高的司法解释列明了一些涉公民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财产状态等。但是实践中,其他信息如IP地址、设备ID等信息是否可以认定为涉案信息,以及属于哪类信息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就从实际案例出发,对出售车辆违章信息是否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浅析。

  • 标签: 车辆违章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刑事责任
  •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是将本属于共同犯罪中的帮助行为独立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理解适用以对"明知"的解读为前提。新增条文中"明知"的内容概括性强,主观性强。对比司法解释对于"明知"规定的发展脉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中的"明知"应该理解为"知道"。在司法实务中应该恪守推论的方式,综合主、客观证据搭建证据链排除合理怀疑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立法是重刑主义的体现,在实务适用中应该严格入路径而从宽出路径,以求打击犯罪与权益保障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平衡。

  • 标签: 刑法修正案(九)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 司法适用
  • 简介:恢复性司法程序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倡导的用以替代刑事审判的刑事司法新模式。其核心理念与我国"教育、感化、挽救"涉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宗旨如出一辙。然而,单纯的恢复性司法程序偏重社会关系的修复,而忽略了对涉未成年人内在思想的修复及外在行为的再社会化,因此未从根本上化解其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将心理辅导机制纳入恢复性司法程序的具体实施中,能够更好地帮助涉未成年人形成健康心理、顺利回归社会。当前,对涉未成年人的心理修复已具备可行性,但尚未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需从参与主体、流程设计、辅导形式等角度进一步构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机制。

  • 标签: 涉罪未成年人 恢复性司法程序 心理辅导机制
  • 简介:在网站与电商平台上批量恶意注册账号,是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预备行为,但因互联网时空的阻隔,难以认定意思联络,无法按照共同犯罪处理。批量恶意注册,妨害了网站和电商的业务,但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妨害业务。在信息时代,应当对破坏生产经营进行客观和扩张解释:破坏不等于毁坏,妨害也是一种破坏;生产经营不仅包括生产活动,还包括组织管理活动,生产经营可以包括业务。因此,破坏生产经营可以包容妨害业务,进而打击恶意注册行为。

  • 标签: 破坏生产经营罪 恶意注册 妨害业务行为
  • 简介:本文从犯罪系统论的角度较全面探讨了《刑法修正案(九)》强制猥亵的犯罪构成问题,着重从新法基于社会观念的进步而施加于特定法益之保护不同于旧法的突出特点,对强制猥亵的主客观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厘定,旨在为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罪与非、此与彼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强制猥亵罪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系统论
  • 简介:本文从解释依据、刑事政策的合理性两个角度对最高院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出化解释进行探讨。解释出的类型包括不符合犯罪构成的出和轻微型出。前者通过对刑法条文的文理解释实现,后者通过适用刑法第十三条但书实现。但是,未成年人的转化型抢劫行为的出化解释并不符合刑事政策的要求。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出罪化解释 刑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