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任何组织要保持旺盛生命力,必然包括内部运行系统和外部交换系统这两个部分。胡献忠博士在其《社会变革中的共青团》一书中,将党-共青团-青年的变量关系作为外部交换系统的机制,将共青团作为内部结构,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考察,指出,社会环境变化导致了党的任务和青年群体的变化,由此导致共青团发生变化。同时,社会变迁对共青团组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共青团的时代使命、组织形态、意识形态、服务角色、维权空间、干部成长等6个要素而发挥作用的。当然,在过去形成的机制和规律,要能够创造性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有效运用,还需要共青团实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从整体来看,共青团的发展之所以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其原因在于共青团内在地存在着保证自我创新和适应环境的机制。
简介:对于作为人性教育的一环的“道德治愈”的讨论,必须以对“道德性”和心理或性格问题的关系的理解为前提。所以,本文首先考察心理学上的性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长处和短处,同时把最近流行的“意义治疗”当作道德治愈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有必要对儒家思想进行关注。儒学把很好地控制自己并且向道德本性回归作为最终目标,所以非常重视使人能以真实的自我去生活的修养方法。把儒家的修养论用现代的学术用语去表达,可以叫做哲学性治疗或心理咨询。实际上,儒学内部也曾在治疗的角度上解读修身,并且可以找到通过治愈学习者的内心实现恢复人的道德本性的事例。儒学中说的“心病”,其含义是和身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截然不同的,是把它理解为道德本性的丧失,并把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自我,并且恢复真实自我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本文中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讨论了“道德治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