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网络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让网络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表征。譬如智能手机技术的进化,蜕离了单纯的记录功能,更多地从事用户的个性化生产。由此衍生的美图软件,更是让青年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自身设定的亚文化风格虚像视图中,产生满足与认同。而这种再造身体的时尚表征实质是让青年借助想象产生"虚假认同"。在营造的幻像中,青年群体消费情色、表演奔溃、并被操纵实践,最终导致主体性自我的迷失。由此,重申网络亚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价值,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美图文化 青年群体 日常审美 消费迷失
  • 简介:通过对一家明星所开的潮流店内售货员的劳动过程进行研究,揭示了"粉丝经济"的"符号特征"及此经济形式下售货员的"审美劳动"过程、劳动控制的机制。明星所开潮流店是"粉丝经济"的衍生品,而"粉丝经济"的本质是对"符号"的生产、交换与消费。明星及其所在的公司生产"符号",而粉丝们消费"符号",公司内售货员则被要求在劳动中体现"符号"。这不仅表现在招聘过程中对他们形象的强调,还表现在管理中也利用了粉丝对偶像的崇拜。但繁重的工作考核和无处不在的监督机制都给身为粉丝的售货员带来了重重压力,从而瓦解了他们对偶像的崇拜之情。

  • 标签: 粉丝经济 审美劳动 符号
  • 简介:电影产生于十九世纪,繁荣和发展于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已经成为深具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艺术类型,对青少年观众的审美教育影响深远。传统的影院观影,因为存在"审美距离",所以均是"观赏型观影",青少年观众的"审美体验"受制于编剧和导演的"审美叙述",形成青少年观众与编剧和导演之间的"审美主体间性对话",青少年观众可以获得较为完整和稳定的审美体验。"VR电影"的发展打破了"审美距离",在"现实世界"、"想象世界"之外新创了"虚拟现实",青少年观众"深度浸入",甚至参与"VR电影的审美叙述",形成更为复杂的"审美主体间性互动"。同时,因青少年观众自身主体构建的"未完成性"和"波动性"等,也容易带来部分青少年观众审美体验过程中的"情感亏空"以及"价值偏离"和"伦理混乱"等问题。因此,未来的VR电影创作者如何在保证VR电影的美学和伦理学的底线和边界的前提下,重新创立一整套适应VR电影的电影叙事语法和生产法则势在必行。

  • 标签: 审美距离 审美体验 审美教育 VR电影观赏浸入
  • 简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以作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的教育工具和宣传手段,其功用被认为只是调动青年群体的政治热情、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局,却削弱了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阻碍了青年对真善关的追求。新时期,如何从新的理论视野中汲取营养,深入挖掘审美思想的教育内涵,重视审美理念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以此丰富和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度和信度,对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现代化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审美 功能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