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行业政策参与已然成为中国政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有研究中国行业政策参与的文献大多集中于中国大企业或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关系”方式进行政策参与以实现利益诉求,少有文献关注代表民营中小企业利益的地方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基于浙江、江苏两个民营经济大省146份地方行业协会商会的问卷数据研究发现:相较于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的单一化与消极性,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行业协会商会表现出较强的政策影响力与政策参与积极性、具有多样化的政策参与目标对象和政策参与路径、更多地采取正式渠道展开政策参与,进而呈现出地方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的多元化与制度化特征。地方行业协会商会因政治资源有限、代表民营企业利益与竞争性环境等原因而呈现出不同于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的政策参与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行业协会商会政策参与实际上存在着国家与地方的重要分野。
简介:民营经济与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同步同调、相互促进。受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引发的民营经济风波和中美贸易战等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处于特殊时期,需要作为特殊角色的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特殊作用。作为联系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商会应超越原有的经济服务角色和职能,承担起特殊时期发起政策倡导、监督政策执行、解决贸易纠纷、制定贸易规则与国际标准等特殊角色。同时,特殊时期的行业协会商会也要发挥其特殊作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构筑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包括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交易与展贸平台以及产学研平台;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包括传统产业向创意产业转型、“大数据”引领行业内部产业链生态圈以及行业集群发展与品牌建设;拓展民营经济国际市场,包括组织抱团国际展贸、提升行业国际化进程以及占据国际高端市场。
简介:行业协会在我国目前行业管理及行业自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从非营利组织特征出发的研究往往忽视了其作为经济领域内中介组织的特殊方面.从政治学的法团主义思想、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社会学的专业化运动理论和新公共管理学所提出的治理理论中等多个理论视角分析了行业协会的组织性质,得出四个方面的观点,即行业协会是经济团体之利益表达的结合体、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民间自治组织、以服务为主导方向的专业社会组织及公共事务治理的居间载体.在我国目前应对行政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下,对行业协会的正确认识将有助于如何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发展.
简介:关于行业协会的职能角色学界已有大量讨论,并形成“依附工具”、“桥梁纽带”和“互益组织”三大主流学说,但这些观点在诠释后脱钩时代行业协会的功能定位时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尝试提出“共益组织”概念来构建后脱钩时代行业协会发展的理想类型。行业协会的“共益性”,是指在为会员企业提供俱乐部产品的同时生产行业公共品以促进行业整体发展。在文献评述基础上探讨了共益组织与传统概念(尤其是“互益组织”)的联系和区别,并从俱乐部产品与行业公共品的互补性、内部治理机制的调适、拓展经营性业务等角度论证了行业协会转向共益组织的路径。共益组织的兴起,似乎蕴含着今后我国政会关系走向混合主义的可能性。
简介:在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进程中,行业协会商会的价值得到多方主张,但多数行业协会商会在传统发展环境下形成了依赖行政机关的生存发展逻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作为重构政会关系的政策安排已经历“三脱钩”、“四脱钩”、“五分离、五规范”三个阶段,执行进程冗长迟缓。模糊冲突模型,以辨析政策特征为核心,通过研究政策的模糊性、冲突性,考察脱钩各阶段政策及其执行过程取向,提供了从政策执行视角解读政会脱钩改革的新框架。长期以来,政会职能脱钩都是主要难点,当前脱钩呈现一种“低模糊、高冲突”为特征的“政治执行”取向。对政府而言,深化脱钩改革的关键在于厘清政会职能关系和运用权力推进职能脱钩,实现“政治执行”向“行政执行”的转变,进而疏通政会脱钩的执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