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作为马寅初先生的同乡、同行、晚辈及其追随者,早在22年前——1980年,与其他同志一起,就在杭州和嵊州等地调查过马老的生平及其对人口问题的考察过程,并去北京马老家里访问过。在马老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合著《马寅初先生及其‘新人口论’的产生和证实》一文,提交中国人口学会第三次人口科学研讨会。今天,在马老诞辰120周年和逝世20周年以及《新人口论》发表45周年之际,拟以肤浅之见,谈谈马寅初品格和浙江精神

  • 标签: 马寅初 个人品格 《新人口论》 中国 人口学家 人口问题
  • 简介:<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由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胎政策的成功,使出生率下降、一胎率上升,致使优生优育在计划生育中的地位更显重要。为此,我们将病残儿童家庭的精神卫生问题作一较系统全面的调查,并报告如下:

  • 标签: 精神卫生 计划生育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 卫生问题 家庭
  • 简介:著名人口学者、我刊前任主编朱云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5月22日在加拿大逝世.噩耗传来,识者无不痛心,唁电从各地纷纷而至.痛哉悲哉!中国和广东省人口学界失去了一位资深人口学专家,后辈失去了一位值得尊敬的师长.

  • 标签: 成教 严谨治学 教授 主编 专家 广东
  • 简介:本文利用中国农村一城市移民调查(RUMIC)2008年和2009年两期的农村样本数据研究了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的影响.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了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并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估计结果表明,子女外出会对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年纪较大的、女性、只有一个孩子或者来自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群精神健康受子女外出务工影响更为显著.随着家庭规模变小、大量劳动力外流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令人担忧.

  • 标签: 留守老人 精神健康 外出务工
  • 简介:婚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伴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外出打工,留守妇女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夫妻长期分居,一些留守妻子出现精神出轨和行为出轨现象。这些留守妇女看似稳定的婚姻事实上已经处于失序状态,婚姻作为丈夫和妻子之间一种合约的作用受到削弱。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8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剖析,采用叙事性表达方式,深入揭示婚姻合约弱化的本质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护留守妇女婚姻合约、促进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留守妇女 精神出轨 行为出轨 婚姻合约
  • 简介:<正>经过修改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已于五月十七日经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六月一日公布执行。《条例》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把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政策具体化,是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对我省切实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修改《条例》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原《条例》是一九八○年二月省五届人大常务委

  • 标签: 实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 正确理解 条例 计划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
  • 简介:精神文化生活是老人幸福晚年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老人的物质需求关注和投入较多,对老人的精神需求则重视不够.许多事例说明,对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不够,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本文根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特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老人 精神文化生活
  • 简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发[2000]8号)的精神,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于6月13号下发了(粤发[2001]5号,以下简称).指出,今后十年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末,全省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3.5%;出生人口素质有明显提高;出生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必须坚持以下工作方针:(1)综合治理人口问题;(2)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3)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4)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指导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促进广东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广东省的实践看,笔者认为要认真贯彻落实的有关精神,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 标签: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低生育水平 广东 中共中央 《意见》 全方位
  • 简介:…自1994年中央、省委“两办”下发关于加强计生协会工作的通知以来,我省各级协会认真贯彻通知精神,以创建“一流协会”为目标,切实加强各级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五项”职能作用,全省协会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已迈入全国先进协会行列。

  • 标签: 中国 计划生育协会 工作条件 工作水平 社区建设
  • 简介:马寅初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在他诞辰120周年之际,国家人口学会、省人口学会、省计生委、省文化厅领导,马寅初研究的专家、学者、高校领导等30余人应邀与马老故乡——嵊州市党政领导、群众一起参加了纪念活动。

  • 标签: 马寅初 1882-2002年 纪念活动 人口学家 经济学家 嵊州市
  • 简介:<正>在十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召开的全国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伟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我国计划生育事业》的讲话。全文分七个部分:(一)对会议的估计;(二)深入学习《决议》;(三)总结经验,全面评估;(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计划生育的一项长期任务;(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引导群众更新生育观念;(六)团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 标签: 实行计划生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验交流会 计划生育工作 深入学习 生育观念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界对劳动力状况的研究呈现数量、结构、质量并重的局面。本文利用2012年CLDS数据,对中国劳动力群体进行了基于雇员、雇主、自雇、务农四种从业状态的人口学描述,并分析了四种从业状态的劳动力群体在人力资本、工作时间与场所、收入与社会保障、工作评价、工作价值观及社会阶层认同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相关劳动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标签: 劳动力 从业状态 差异
  • 简介:“空巢青年”现象近来受到热议,关于“空巢青年”健康状况与生活状态的观点不一.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估计与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空巢青年”与普通青年的健康状况与生活状态的差异.研究发现,“空巢青年”与普通青年的躯体健康状况并无明显不同,但在精神健康与生活状态方面,“空巢青年”的抑郁程度更高,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更低;群组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低学历和低收入的“空巢青年”与普通青年的精神健康和生活状态的差距更大;此外,文章还发现,除“空巢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比普通青年的孤独情绪略高外,个人预期与现状间的落差以及个人追求与父母期望间的矛盾也是“空巢青年”精神健康与生活状态低于普通青年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空巢青年” 健康状况 生活状态 倾向得分匹配
  • 简介:有些女性在每个月月经开始之前会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涉及几个互不相联的器官、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称之为经前期综合(一种综合),这些症状部分是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的。这些症状可以是身体或精神上的,可能包括:体重增加或感觉浮肿、紧张、焦虑、皮肤对于触摸敏感、特别想吃某种食物,如甜或成的食物,头痛、关节痛、胃寒、疲劳、沮丧、情绪波动以及易发脾气。不是所有的女性都会经历所有这些症状。症状因人而异,而且每个月也不同。避免过咸的食物、酒和咖啡因可能对预防某些症状会有所帮助。适度锻炼可能会有助于缓解紧张和腹部疼痛。

  • 标签: 综合症 前期 激素水平 情绪波动 症状 精神
  • 简介:<正>人口调查与人口普查给我们提供了有关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的一般数据,但这些数据所提供的只是某一个时点的横断的信息,人们很难从这些数据中找出各人口要素变化对家庭状态变化的影响程度,而家庭规模与结构是过去多年来各种人口、社会、经济等要素影响的综合效应。对此,曾毅教授所建立的适于中国情况的“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正可以发挥作用。家庭状态生命表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生命表类似,用于估算一批人在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的预期婚姻状态、胎次状态、存活子女数、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对幼年子女或未成年子女的抚育、对老年父母的赡养年数、以及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抚养负担的年数等,如果这批人遵

  • 标签: 生命表 湖南省 家庭规模 核心家庭 家庭结构 老年妇女
  • 简介:本文重点关注精准扶贫地区贫困人口个体特征对贫困状态的影响.基于海南省36个贫困村扶贫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更贫困发生概率与贫困人口教育水平及脱贫能力和意识等个人特征关系显著,同时与家庭人口结构、收入来源、社会组织、交通等家庭和社会特征有关.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时,要重视更贫困人口自觉、自发的脱贫努力在扶贫参与过程中起到的主体作用,使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同步提升,从根本上杜绝返贫现象发生.

  • 标签: 精准扶贫 贫困状态 影响因素 更贫困
  • 简介:农村贫困老年人作为现代社会一个传统的弱势群体,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社会位置。随着农村社会转型过程的加剧,该群体的贫困深度和范围均呈现扩大化趋势。本文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探析农村老年人贫困根源,构造弱化老年人遭遇排斥力度和向度的路径选择,对于提高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构建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 标签: 农村贫困老人 土地 社会排斥 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