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发展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局部的,任何活动和公共政策的制定都必须确立世界意识和人类意识。目前,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指向是人而不是物。而在艾滋病问题上反应出来的对人的关注,实际上也是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

  • 标签: 艾滋病 社会预防 国际模式 中国 评论 经验
  • 简介:中国现阶段的艾滋病社会预防主体模式不是一种由上而下发展起来的成熟模式,而是根据政府的工作计划,通过行政手段建构起来的。概括地说,该模式的特征就是“行政指令性强,实践可行性弱”。其缺陷表现为两个方面:

  • 标签: 社会预防 艾滋病 国家模式 中国 评论 行政手段
  • 简介:在艾滋病问题上,将基金制度纳入社会预防模式,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明显的。第一,基金制度可以为自然一人文一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平台,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互相渗透、相互交叉,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 标签: 社会预防 艾滋病 跨学科研究 中国 基金制度 社会科学
  • 简介:第三阶段/目前:中期模式与综合防治示范区模式的结合SARS以后,中国政府应对艾滋病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社会预防政策发生了标志性的转折。2003年10月,政府启动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程,卫生部首批54个示范区,覆盖11个重点省份,同时提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实行争营抗病春治疗: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社会预防 中国 综合防治 政府应对 预防政策
  • 简介:本文通过对比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的不同,分析婚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性,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从婚恋观念、婚恋行为、以及婚恋影响因素等三个侧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模式。依据调查数据资料,归纳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模式特点。同时把个人背景与流动经历作为解释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寻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模式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模式的建议。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婚恋模式 流动经历 再社会化
  • 简介:如果仅仅从艾滋病防治的工作职责上看,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是合乎艾滋病防治需求的合理模式。但是,一旦从机构设置上看,却不难发现它依然是政府已有工作模式的重复,只是在职责分配上强调了多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由于这些部门原来都有各自的运作模式,因此艾滋病预防任务作为附加的工作,很难被纳入各部门的工作框架,从而导致流于政令形式的合作。正是由于该模式没有摆脱传统的政府行政工作框架,没有充分考虑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社会预防行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因此,其缺陷是明显的: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综合防治 示范区 中国 艾滋病预防 艾滋病病毒
  • 简介:2004年7月,国家6部委下发了安全套推广实施意见,明确了在高危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的策略、方法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各级卫生防疫部门也成立了“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负责组织和开展对娱乐场所、吸毒人群、男性同性恋人群的预防干预工作。从艾滋病预防的角度来看,这一决策的进步性是显著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降低危害策略”的支持态度。

  • 标签: 艾滋病预防 社会预防 政府角色 价值冲突 中国 高危人群
  • 简介:本文使用2016年120县人口监测系统数据,结合山东省婚育政策变动,聚焦山东省户籍妇女的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变迁,通过计算1986-2016年详细的分孩次生育指标,以了解相关婚育政策对生育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一孩和二孩生育,因为这两个孩次合计占山东省出生人口的90%左右,并能够体现自1990年以来严格执行晚婚晚育和二孩间隔政策后人们生育时间和生育年龄方面的巨大转变。分析显示,山东省户籍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长期受严格的生育政策约束,不同时期主导性的政策类型不同,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晚婚晚育政策和二孩间隔政策的变动导致生育行为的年龄分布和平均生育年龄的本质变化及时期生育率剧烈波动。2013年以来相关政策调整后二孩生育率虽强势反弹,但其对提升时期总和生育率的贡献幅度,被同样迅速下降的一孩生育率部分抵消。当前山东省的生育模式仍不稳定,存在诸多进一步强化自愿推迟生育的影响因素,并将进一步降低时期生育水平。

  • 标签: 婚育政策 生育时机 生育水平 生育模式 山东省
  • 简介:为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网络健全、深入基层和农村,密切联系育龄群众的优势,积极开展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预防艾滋病,河南省人民政府对省人口和计生部门提出了5项职责: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新型避孕技术研究、阻断艾滋病毒母婴传播及医源性传播、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开展艾滋病、性病及其他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 标签: 河南 计划生育 生殖健康 艾滋病 预防模式
  • 简介:调研发现,'养儿防老'的反馈式家庭养老在上海市近郊农村难以维系,'以工养老'为核心内容的'自主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首先,东部地区近郊村快速就地工业化为当地低龄老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深度嵌入市场的近郊村家庭的家产快速货币化,父子分家而来的家庭财产个体化为老人自主分配提供了政治空间;最后,家庭结构核心化瓦解了传统家庭养老的代际伦理,理性化的新伦理为老人自我积累提供了内在动力.从而形成以低龄老人为养老主体的'以自己务工为基础、以自主分配为原则、以自我积累为目的'的养老新模式.

  • 标签: 东部地区 自主养老 半城市化 本地工业化 家产货币化
  • 简介:文章利用国家卫计委2016年福建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社会性别差异的视角动态考察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变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有44.34%的流动人口实现了向家庭化流动模式的转变,其中女性流动人口的转变程度更为突出。流动人口从独自流动演化至家庭化流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及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与居留意愿和生命历程变动等因素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分性别来看,在影响流动人口流动模式变动的诸多因素中,仅有婚姻状况变化,职业为自营劳动类别对流动模式变动的影响存在性别共性;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本次流动滞留时间、本地家庭月收入和流入地类型,以及成年状况变化对流动模式转变的显著影响作用仅限于男性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增强和子女数量的增加则仅对女性流动人口发生家庭化流动转变的概率有更明显的提升效用。

  • 标签: 流动模式变动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流动人口
  • 简介:少数民族地区光棍的产生有其独特机制。以黔东南B乡侗寨为考察对象,研究发现,族群认同、高密度亲缘“拉力”与传统婚姻规范共同形塑女性“逆外流化”,既成为强化本地通婚圈的力量,但也造成本地通婚圈内婚姻资源供需错位,婚姻“寻觅”被迫走向全国婚姻市场。悖论在于,在非积累型家计模式下,本地男性的家庭积累能力难以支付全国婚姻市场上的女性“要价”,且男性个体教育水平、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条件较差,难以与其他地区的男性竞争。在这种弱竞争力下,少数民族地区男性既无法从全国婚姻市场上获得婚配机会,又难以在本地通婚圈内获得充沛的婚姻资源,其婚配几率受到双重结构挤压,因而光棍产生具有结构必然性。缓解光棍压力及其社会后果,关键在于教育水平提升、破除婚姻禁忌及优化劳动力配置,提升婚姻竞争力。

  • 标签: 少数民族光棍 双重挤压 通婚圈 婚姻市场 代际合力
  • 简介: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课题组通过对不同城市的14家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采取半结构访谈的方式获取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在医养结合方面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并运用Nvivo11.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选址、规模及功能定位的养老机构对医养结合模式的偏好不同。因此,本文建议做强社区医疗;鼓励社区医疗与养老整合的制度创新;细化以养融医医保支付的项目清单;养老院+医院模式应将医院的诊疗模式转变为以慢病管理、健康数据管理为重点的医养融合模式

  • 标签: 选址 规模 功能定位 医养结合
  • 简介:近年来,“两头走”作为一种新的婚居模式开始在部分农村兴起。基于江汉平原的田野经验,发现“两头走”是农民的实用主义逻辑的折射,它由农民的家庭人口结构、人情维系之需要以及家计模式等多种因素共同塑造而成。“两头走”这种流动式婚居模式虽然呼应了母家庭的利益需求,并赋予了子代家庭以较大的自由,但实际上导致了代际关系失衡、家庭关系形式化、子代家庭负担加重以及父代养老风险增加等问题。

  • 标签: 两头走 婚居模式 流动性 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