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1996和1997两年在厦门地区举行的城乡老年人日常生活及供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描述城区和农村两地老年人的背景特征,探讨老有所养、所医、所为和所乐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这些差别的几点对策.

  • 标签: 老年人 生活状况 农村 城市
  • 简介:生育政策调整时机的选择折射了一国政府对人口内在规律的把握程度。本研究详细分析了深陷超低生育水平的欧洲和东亚国家生育政策调整时间与本国生育水平、人口惯性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生育率持续20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引起足够重视,鼓励生育的政策需要较长时期执行才能显示出效果,而人口惯性为各国政府变革生育政策提供了判断的预警线,人口惯性为1.15进行调整比较理想。“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构建友好型生育政策体系、提高生育率的战略窗口期,否则将面临生育率失去弹性、人口负增长惯性强化的双重危机。

  • 标签: 人口惯性 生育政策 低生育率
  • 简介:我国城乡生育水平、发展趋势及差异程度的对比研究对于人口发展问题意义重大。首先通过运算,得出了城乡总和生育率指标数值,呈现出2000年以来十年间城乡生育状况,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十年中生育水平呈现波动状态,但农村总和生育率一直都低于1.8,城镇则低于1.3,差异近几年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城乡生育水平差异主要来自二孩生育率的差异,二孩生育率近十年来有微弱上升趋势;一孩生育率受民俗等因素影响较大,城镇波动大于农村;平均生育年龄推迟现象在城镇、农村一直都在缓慢持续。

  • 标签: 生育水平 发展趋势 总和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 简介:<正>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基本属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类型。1949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54167万,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1987年总人口增至108073万,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8.5岁。38年间人口近乎翻了一番。除1959—1961年困难时期死亡率急剧回升外,1949年到1981年,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在高出生率持续稳定,死亡率下降的条件下,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是我国第一次及第二次生育高峰中大部分年份的显

  • 标签: 生育高峰期 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问题
  • 简介:“代耕农”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特殊贡献。他们面临着相同的社会问题与发展困境,但在经济收入,人际交往,入户问题,征地补偿,利益诉求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制定解决“代耕农”问题的方案与措施时,既要注意普遍适用性,更要考虑地方差异性,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针对性方略。

  • 标签: 代耕农 农业流动人口 区域性差异 珠三角
  • 简介:宫内节育器是常用的节育方法之一,我国育龄妇女约有二分之一配带节育器。随着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了解宫内节育器的配带趋势,配带人群分布,以及配带后出现的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市5512名、乡镇2605名接受B超查孕查环查病服务的育龄妇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城乡育龄妇女 宫内节育器 避孕方法 计划生育 知情选择
  • 简介:<正>广东作为全国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如何把人口问题纳进去,这是全省人民当前都要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十年来,广东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了建国以来发展生机最旺盛,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黄金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广东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果。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到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相适

  • 标签: 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管理 经济发展 有利因素 计生工作 广东省
  • 简介:精神文化生活是老人幸福晚年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老人的物质需求关注和投入较多,对老人的精神需求则重视不够.许多事例说明,对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不够,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本文根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特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老人 精神文化生活
  • 简介: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固然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但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总量和比重不断增长,给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广泛的影响。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萧山区 老龄事业 人口年龄结构 老年人 养老模式
  • 简介:1949年末,全国(不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总人口为54167万人,出生率为36%o,死亡率为20%o,自然增长率为16%o,总和生育率为6.14。1953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1953年6月30日24时,中国总人口为60193.8万人。

  • 标签: 中国 生育政策 人口普查 人口数量
  • 简介: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男女工问题逐渐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调查数据,对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男女工的概况、绩效、贡献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近代女工在行业性和地域性上更为集中,女工的工资明显低于男工;从整体上看,男工对绩效的影响大于女工,但是随着女工占比的增加,女工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越来越接近于男工甚至超过男工;同样的,整体上女工对经济的贡献率小于男工,但在行业间隔程度低的行业,女工贡献率超过了男工。

  • 标签: 工业化 男工 女工 绩效 贡献率
  • 简介:近年来,江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摆上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统筹发展,突出做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情关爱和强力制约三篇文章,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取得了初步成效。

  • 标签: 统筹发展 文章 出生人口性别比 关爱女孩行动 科学发展观 性别比失调
  • 简介:<正>“两种生产一起抓”,即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是我国当前的两大工作重点。整个80年代,这两项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经济面貌和人口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这10年里,我省的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1981—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2.5%,位居全国榜首,与此同时,虽然人口控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22.82‰降至1989年的20.2‰,自然增长率由17.34‰降至1989年的14.54‰,但同其他省、市相比,我省的人口生育仍处于较高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高速度发展,而人口生育难以降低的现象呢?这里,笔者试图从我省的经济发展现状中找出影响人口生育的一方面原因。

  • 标签: 人口生育 经济发展现状 两种生产 高度重视 人口出生率 广东
  • 简介:<正>自从中央对海南岛提出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尤其是确立将海南岛建设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实行比其他特区更特殊的政策以来,海南岛的开发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了加速开发海南岛的丰富资源,实现经济腾飞,应科学地制定全岛的统一开发战略。本文仅就如何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 标签: 海南岛 开发建设 经济特区 年均增长率 海南经济发展 人口城镇化水平
  • 简介:<正>中国是个团结、统一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国家。因此,实施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和民族人口政策,以及重视民族人口研究,便成为时代的需要。80年代揭开了民族人口研究的新篇章。进入90年代,由于国内各民族的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更加显露、国际民族气候的发展和国内民族人口研究人

  • 标签: 民族人口研究 少数民族人口 中国少数民族 民族繁荣 婴儿死亡率 平均期望寿命
  • 简介:与“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国近期正在广大农村推动村庄合并,这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不久前中国对于乡镇实行合并之后的又一农村重大变革。“大村庄制”将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改的新目标。

  • 标签: 农村发展 农村规模化 "大村庄"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
  • 简介: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非集约化必将制约小城镇的长期发展,给日益增长的人口带来巨大的供养风险.必须对小城镇重点发展战略重新进行理性思考,只有重点发展部分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心镇,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为此有关政策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 标签: 小城镇 土地利用 政策调整
  • 简介:“人口瓶颈”使“人口过多仍是我国的首要问题”,节欲的、小规模的、“远离平衡态”的人口是摆脱人类困境的唯一选择。长期坚持低生育水平,为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历史使命,而贯彻稳定低生育水平。则须消除一系列认识上的障碍。

  • 标签: 低生育水平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思想认识 人口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