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目前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常运转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国企、银行、社会公众之间盘根错节的债务链则成为束缚中国经济走出困境的枷锁。本文试图从剖析不良资产的成因出发,比较各种解决问题途径的利弊得失,以求为有效地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一、不良信贷资产的界定与成因通行的做法是将贷款分为正常贷款和不正常贷款两大类。其中不正常贷款又分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三小类。据统计,1998年初,这三类不良贷款占当时贷款总额的25%。笔者认为,这种以是否超过原贷款期限为标志所进行的贷款分类是不科学、不全面的,不利于真正认清实际工作中存在的
简介: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大都是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分布假定下、根据VaR风险度量方法给出资本需求(风险准备金),这一理论方法的基础是假定分布。然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准备金往往又是一个基本确定的数值或需求区间,这就给风险准备金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否则将为商业银行操作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故根据分区多目标风险方法度量操作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信息熵的理论给出最优的资本需求(风险准备金)及其模型,其方法的优点是灵活简单,但要求初始密度函数的极值分布收敛于耿贝尔类型。为此给出实证分析,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方法可以为监管部门的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简介: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提高商业银行效率、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界及银行管理部门研究的重点课题。构建多层线性发展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资本积累率等财务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提高存在显著的影响;人均利润率、营业费用率和流动比率与银行规模效率的斜率无直接关系。同时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现状,提出提高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简介:精益六西格玛理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在全球制造企业中被经常使用,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该理论渐渐地开始拓展到了金融、医疗、政府服务等领域。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利差空间的逐步缩小,低资本消耗、较高综合收益的资产托管业务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谋求转型发展的热门领域,券商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也纷纷涉足,竞争的不断加剧促使商业银行从多方面着手提高自身资产托管业务运营能力,力求塑造该项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精益六西格玛方法论在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作用明显,本文主要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理论视角下阐述该理论如何提升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运营能力。